编者按双季稻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水稻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却是不争的事实。7月28—29日,全国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讨会在广西贵港市召开,来自农机、农艺和国土等部门的领导专家汇聚一堂,把脉双季稻机械化的工程模式。本次会议对今后我国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摘录了部分专家和农机部门领导的专题发言,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罗锡文:
优化技术路线 促进水稻机械化当前,在我国双季稻机械化生产中,固定行距的插秧技术和机具(乘坐式和手扶式)已经基本成熟,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宽窄行距的插秧技术和机具取得重大进展;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和机具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具体实践中,适应晚稻大苗的插秧技术和机具的研究亟待加强;适应杂交稻和超级稻的插秧技术和机具的研究有待加强;插秧机零部件价格高的问题亟待解决,还应进一步提高制造质量和售后服务。
技术路线的研究对于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应加强育秧基质的研究;加强适应不同品种(常规稻、杂交稻、超级稻),不同茬口(早稻、晚稻),不同地区育秧播种排种器的研究;加强适应晚稻大苗插秧技术和机具的研究;加强适应杂交稻和超级稻插秧技术和机具的研究;加强水稻插秧机同步施肥机构的研究。还应制定适应不同品种(常规稻、杂交稻、超级稻),不同茬口(早稻、晚稻),不同地区机械化育插秧的标准和工艺规程。此外,农机部门还应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政策。
目前,双季稻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育秧中心或基地用地无人审批,拿不到用地;育秧设施(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塑料小棚、育秧生产线等)没有补贴,或补贴不到位,或补贴没有标准;作业机手普遍希望柴油补贴能直接补到他们手中;育插秧机械化作业补贴标准亟需建立起来,并设立育插秧机械化作业风险基金等。因此,不仅仅是农机部门,还包括农业、国土等有关部门,都应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我国双季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力度。只有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制定我国双季稻区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模式,优化相应的技术路线,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才能集中攻克制约我国双季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先进适用的机具和装备。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丽:
全程机械化需相应的组织配套双季稻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近几年机械化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然非常薄弱,提高双季稻区的机械化水平,将有助于我国水稻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相比于北方和长江中下游的单季稻区,双季稻区的机械化基础较差,独特的种植制度使该地区更难实现机械化作业,应该重点关注。
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为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育秧和稻谷干燥还以人工为主。由于双季稻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倒春寒、寒露风、台风、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育插秧、烘干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需求非常迫切。由于育秧设施和烘干设备投资大,一般农户无法承受,要实现机械化应从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建设上寻求突破。
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相配套,应大力发展以产业为导向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机合作社,合作社可以通过组织内部或者相互合作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工作人员数量不够、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缺乏是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缺乏配合也制约着机插秧等关键农机技术的推广。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和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此外,过于细碎的田块制约了机械的使用和推广,目前水田流转程度不高,有约一半的农田机耕道建设不好,尤其是丘陵山区由于道路建设不完善,大型机械经常无法进入田块作业。近40%的散户和30%的合作社没有场库棚,机具不能很好地停放和维护,所以需改善土地和基础设施的状况,为模式的优化创造条件。
中国水稻研究所副主任金千瑜:
农机农艺融合 促进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我国双季稻主要分布在两大块区域,种植面积为1.8亿亩,历史上曾经达到2亿多亩。其中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包括湖南3900万亩,江西3800万亩以及湖北、安徽和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华南双季稻区包括广东3000万亩,广西3200万亩,福建和海南以及云南省南部的部分地区。双季稻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水热同期区,是水稻生长对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合理的地区,也是我国最悠久的水稻种植区,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最大。
双季稻生产的种植特点是生产季节紧张,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双抢”时节,农时紧、劳力缺。水稻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种植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农艺方面,水稻品种安排难,有赖于培育;水稻生产早发不易,秧苗素质有赖于提高;秧龄延长困难,有赖于中大苗机插技术突破;密度调控不易,有赖于提高群体质量;机插装备已基本解决,但与农艺配套尚需完善。
同时,双季稻品种的生育期要相对较短;分蘖能力要相对较强;穗型要相对较大;在耐低温能力方面,早稻要求苗期耐低温,晚稻要求穗期耐低温;品种的秧龄弹性和日产量是重要指标。机插双季稻的品种搭配有多重模式,如早稻长、晚稻中或短;早稻中或短、晚稻中或长。当然,最理想的模式是早稻长、晚稻也长,但这只有在解决了大苗机插技术之后方可实现。
因为育秧床土取土、制作、运输和储运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床土培肥、调酸、灭菌等不易做到均匀一致,床土质量很难保证,甚至造成育秧参差不齐。此外,育秧取土破坏了农田或林地的耕作层,甚至会耗竭土壤资源,最后造成无土可取。因此,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发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机插秧主要的育秧基质包括泥炭、作物秸秆、农杂肥、沼渣和其他一些基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以有机废弃物、天然膨化剂、吸水剂和粘合剂等为原料研制的无土有机质育秧基质正在研发当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双季早晚稻的肥水管理措施也非常重要,应结合耕整地和浅水灌溉,重施基面肥和分蘖肥;在孕穗拔节期,适当施穗肥,以水带肥;在灌浆结实期,应以水调肥。
此外,收割适时与否,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特别是杂交稻。收割过早,不仅青米多,产量低,而且轧米时碎米增多,质量降低;收获过迟,主穗成熟时间早,造成穗上发芽和落粒,影响产量和质量,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一般应掌握在大约90%的谷壳和穗轴、枝梗都变成黄色时收割为好。
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
已无对双季稻机械化推广的质疑声湖南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大的,2013年产量达600亿斤,其中双季稻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但双季稻机插秧率仅有4.77%,列全国倒数第一。机插秧率与双季稻种植面积形成鲜明对照,农机部门工作压力很大,必须努力推进。因此,农机部门下了狠劲,成为湖南省双季稻机械化插秧工作的主导者和主力军,当前形势很好,全省各地出现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态势,大势已成,势不可挡。
如果大家来到湖南省考察双季稻机械化情况,可以站着看——一望二三里;可以走着看——烟村四五家;也可以坐车看——八九十枝花。全省有好几个县双季稻机插面积都突破了30万亩。农业部门在全省定了32个试验示范点,在测产时,与人工手插秧和抛秧相比,有30个试验示范点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只有2个试验示范点出现了小幅下降。所以农民也逐渐认识到,机插秧不仅在单季稻生产中是靠得住的,同时也适用于双季稻生产。今年早稻已经增产,晚稻目前长势喜人,社会上已经没有对此的质疑声。
那么湖南省推行双季稻机插秧是否是依靠行政命令呢?答案是否定的。湖南省推行双季稻机插秧主要有三大措施:一是主攻为机育秧,用秧盘来培育毯状秧,无论大棚、小棚、大田等方法均可,例如在一些县,小拱棚育秧效果就很好,在一个村里的小范围集中育秧不会对土壤造成太大的影响,且不必动用叉车等运输工具,减少了成本。2012年,湖南省投入200万元进行试验,之后出台了《育秧插秧技术标准》,取得很好的成效,全省范围内基本没有出现问题。二是力推大幅插秧机。三是逐级办点示范。湖南全省一共只有128个县级行政区划,2012年设立了60个双季稻机插秧示范县,今年增至70个。最偏远的湘西自治州都到处可见机插秧,在山区丘陵地带也有。
下一步,湖南省农机部门将在进一步推进双季稻机插秧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机耕、机植保、机烘干等全程机械化作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局长黄铭福:
工厂化育秧在广西发展迅速我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农业、行政和农机工作,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局长的岗位上也工作好几年了,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有不少体会。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三留”问题日益严峻,“谁来种田,田怎么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水稻生产中,机插秧推进缓慢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这一问题也突出表现在广西。近年来,广西水稻耕作机械化和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0%和80%左右,但机插秧水平还是很低,主要就是因为育秧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从2012年开始,广西在连续两年大搞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其中在贵港市建立的示范区面积达10万亩,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这其中,工厂化育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厂化育秧能够解决农民体面、有尊严地劳动的问题,不仅实现增产增收,还为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有眼光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发展的方向。放眼我们的邻国,不仅日本、韩国大力推进工厂化育秧,就连泰国也是如此。据实验数据表明,工厂化育秧带来的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田块平均增产8%—10%。例如贵港市目前几个合作社建立的育秧工厂每季可满足3000亩大田机械栽插标准化秧苗的需求,预计机械化育插秧水稻单季亩增产100斤以上。
此外,工厂化育秧中心的竣工投产,还有力地促进了水稻烘干生产线的建设。仍以贵港市为例,2013年全市共有水稻烘干生产线52台(套),日烘干量达700多吨,其中,日烘干量在120吨以上的有3台(套)。因此,工厂化育秧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下一步,我们还要引导工厂化育秧向企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并且要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大力探索推动合作社“代育秧、代整田、代插秧、代收割、统一田间管理”的订单作业模式,实现全托管或半托管,加快集约规模经营,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