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风采录(一)

网友投稿  2013-01-14  互联网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风采录(一)

     

发布日期:2013年1月14日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

2012年底,农业部对当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表彰,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和农机大户共88人获得殊荣,他们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为我国农机化事业和粮食产量“九连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报从本期开始将对部分典型个人材料予以编辑、摘登,以邀广大农机系统工作者共同学习、总结经验,共促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朱良:立足岗位 衷心为农

朱良,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农机试验鉴定、农业机械化相关政策研究、农机科技项目研究及技术管理工作,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确保粮食生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被评为对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农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下基层 查农情 为农机化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朱良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组织开展补贴机具的质量督导、跨区机收督导、防洪抗旱督导等工作,以了解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其提出的“关于建立农机试验鉴定法规体系框架的提议”等建议被吸收采纳。《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是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关键环节,作为《目录》管理的主要参与人,朱良对农机企业和农机产品质量状况认真调研,在目录的产生、日常管理和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跟踪总结《目录》产品申报评审等工作的基础上,又参与起草了《目录》申报指南、评审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搭建网上申报系统的框架,建立了用户网上查询系统,确保目录产生的公开、公平、公正。

抓创新 促发展 为农机试验鉴定理论体系劳心劳力

朱良注重创新和发展,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践行以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评价为核心的农机试验鉴定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突破了“产品检验”模式,构建了农机鉴定理论基础,突出了农机鉴定的特色。首次制定了《农机鉴定术语》标准、《农业机械分类》标准、《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通则等技术法规;完成了“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之“农业装备可靠性检测技术的试验方法研究”子课题,提出了负载换挡传动系试验方法、典型农业装备可靠性通用参数试验方法、农业装备田间测试规范等标准草案;作为首席专家,朱良于2009年组织成功申报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机适用性评价技术集成研究》项目,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农机适用性评价技术理论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狠抓队伍建设 规范鉴定行为树“农机鉴定人”新形象

作为连续多年分管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副站长,朱良充分发挥“双肩挑”作用和自身的技术、管理等综合优势,采取系列措施,着力规范农机试验鉴定行为。他主导提出了总站试验室建设技术规划,组织构建了拖拉机高低温试验室、排放试验室、节水灌溉机具试验室,研发了挤奶设备、喷灌、微滴灌试验装置;组织修订了相关产品的试验方法;指导农机鉴定系统试验室能力建设,组织完善农机鉴定的管理体系,构建农机鉴定技术法规体系和农机鉴定系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提升行业管理规范性,强化鉴定行为的一致性,有效降低农机鉴定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廉政风险,不断提高农机鉴定质量水平。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朱良主动奔赴灾区一线,帮助、指导灾区修复受损农机。在平时工作中,他注重加强农机试验鉴定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轮岗锻炼等多种途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鉴定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农机鉴定系统风清气正、廉洁从业,树立“农机鉴定人”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农机管理和技术专家,朱良在田间地头和试验室,都留下了忙碌的背影和辛劳的足迹,他用自己的行动唱响了一曲“立足岗位、衷心为农”的奉献之歌。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

李俊:广袤黑土地无垠“农机心”

李俊,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他对这片黑土地情深,他对农机推广意切。

自1977年1月参加工作以来,李俊始终为农机化发展殚精竭虑。2000年6月,他出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十二年间为农机化发展和粮食生产及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垦区农机化发展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垦区农机化水平达到9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多个百分点。黑龙江垦区已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李俊在垦区积极推进农机更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科学技术为保障,为垦区粮食生产抗灾保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累计更新农机5万余台件、总投入3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新建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29个,使垦区现代农机装备区总数达到380个,基本实现了旱田耕地面积的全覆盖;在水稻全程机械化方面,从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到高性能插秧机和收获机,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使水稻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水稻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同时大力推广高新技术,使航化作业面积达到1660万亩。

2012年春,垦区发生了严重干旱,给春播保苗带来巨大困难。李俊利用自身农机知识,组织引导农机人员积极对现有播种机械进行了抗旱改装,收效良好。秋季,受台风影响,垦区阴雨连绵,中东部农场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多近1倍,部分农场达到历年同期的3倍多。秋收时,大型水稻收获机如果没有选配安装“后驱动”和“半链轨”装置很难进地作业,打滑、陷车十分严重,收获进度缓慢。李俊对此十分敏感,他提前研判,提出办法,使总局在“十一”前就下发了紧急通知,挽回了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十一”期间,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生产一线指挥,带领垦区农机系统采取超常规措施,积极抗灾救灾。他提出并推广的农机“改”、“买”、“引”方案在抗秋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对农垦提前研判、措施得力,充分发挥农机的抗灾作用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不但使垦区在大灾之年依然丰产丰收,粮食颗粒归仓,也为农业部指挥全国秋收,特别是东北省份抗秋涝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12年,李俊带领垦区农机系统大力推广应用农机化“十大新技术”和新机械,节本提质、增产增收总计达1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推广了保护性耕作、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灯等新技术、新机械,为夺取2012年粮食大丰收,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2012年8月,黑龙江省肇东等地和吉林省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玉米粘虫灾害,李俊积极协调农垦北大荒通航公司执行紧急灭虫任务,经过7天奋战,灭虫作业面积100多万亩,充分发挥了农用飞机作业及时、作业效率高、质量好的关键作用,为“防虫保粮粘虫歼灭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二年来,李俊始终坚持加强农机培训,建设了一支“技术高、能吃苦,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北大荒农机队伍,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抗灾夺丰收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他不断加大农机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如七星农场“北大荒农业农机精准中心”等现代化的农机管理指挥调度中心,总结推广了“全、齐、净、垫、涂、松、卸、封、美、好”的十字农机管理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垦区农机管理水平,也充分发挥了农垦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2年9月,李俊应邀参加了农业部在北京“农博会”期间举办的“农机科技创新论坛”并发言,广受好评。此外,他还多次应邀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总局党校、管理局分别给在校生、处级后备干部和基层农业农机干部及技术人员讲课,作专题报告。先后出访到美国、加拿大学习考察和交流农业航空与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情况,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积极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情况同国外专家交流并宣传,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往来。

2012年黑龙江垦区农业大灾之年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总产达到430亿斤、亩产超1000斤、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冠”,李俊带领垦区农机系统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张启新:永不了却的农机梦

“上农大、学农机、做推广,让我的亲人和乡亲摆脱沉重的体力劳动!”——这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张启新年少时的梦想。

张启新生长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民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让他矢志不渝地在农机推广岗位坚守了32年。自1984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分配到荆州市农机局后,张启新去工厂、到企业、进学校、下农村,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农机推广第一线。

收割机粮箱里的“一线指挥官”

张启新对待工作从来都是不假思索地承担,不折不扣地完成,对于农机统计、农机安全管理、农机投诉、农机维修管理等繁重、琐碎,甚至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张启新从不推诿,他用行动描绘了先进农机工作者扎扎实实工作、勤勤勉勉为民的形象。

湖北荆州粮食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占当地农作物总面积的一半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田劳动力越来越紧张,甚至一度出现了抛荒地。

作为一名农机人,张启新深感传统种植业必须实行机械化,粮食生产才有保障。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荆州市在湖北率先从北方引进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机收,同时组织本地机械到北方机收作业。为了掌握一线情况,张启新带领跨区作业服务队,跟车到河南、山东和湖北各粮食产区巡回跨区作业,吃的是农民百家饭、住的是地铺、土炕,由于作业紧张,张启新经常一天只吃一餐,晚上还要加班到深夜,累了就把麦草铺在田埂上休息一会。为了节约资金和方便路途车队转移指挥,他就坐在收割机的粮箱里,一坐就是数千里。通过带着车队走南闯北,张启新学习到了北方麦产区的机械收割基层组织和管理的先进经验,也为荆州农民通过购买联合收割机后跨区作业赚钱进行了亲身示范,荆州水稻收获在5年时间内迅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是湖北乃至南方水稻产区率先实行水稻机械化收割的地区。

巧用电视电话 成就“农机警察”

近年来,荆州联合收割机达到饱和、机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张启新的工作重点又从推广转到了机收市场管理服务上。为了了解不良人员控制机收市场,强迫机手作业、收取“保护费”等农民投诉问题,他多次顶着酷暑,和当地电视台记者一起对外地机车进行跟踪暗访,对调查出来的问题在电视台公开曝光,并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及时跟进处置,引起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荆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1月29日发布《荆州市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政府令,规范跨区机收市场管理,荆州的粮食机收市场管理也日趋规范。2005年,以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等部委组成的全国跨区机收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了张启新“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为了维护机手权益,张启新建议领导在他的办公室设立了“农机110”热线电话,方便农民投诉。粮食收获旺季,经常半夜2-3点接到跨区作业机手的投诉和求助,张启新从来都不厌其烦地予以答复。

粮食收割的问题解决了,但要让乡亲们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必须用机械插秧替代人工插秧!”这成了张启新心里更重的担子。他积极参加培训班学习技术,虚心向农艺专家请教水稻生长知识和种植技术,并在实验示范基地反复实验验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组织编辑和参加编印了《机插秧技术手册》、《跨区机收服务指南》等培训和宣传教材,亲自为农民授课辅导。

为了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插技术,张启新再次利用电视,制作了一批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机插秧宣传节目,实况直播“机插秧人机大赛”等优秀节目,深受百姓喜爱,达到了较好的宣传目的,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成功推广了插秧机4000余台,作业面积超过100万亩,使荆州市机插秧推广工作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张国义:让“铁牛”耕耘希望的田野

河南省罗山县有120万亩耕地,常年种植水稻96万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一直是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补上这块“短板”,罗山县农机局局长张国义深入农户调研走访,查找原因,经过精心组织,2007年5月,罗山县成功举办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会,尽管豫南早春乍暖还寒,但仍有近500名农民到现场观摩。当时,农艺师出身的张国义赤脚下田,亲自指挥操作。年近80的农民老顾激动地说“老汉我活了79,还是头一次看到插秧往前走。”

“农机再好,农民不用,等于没用。”张国义认为农机推广是关键,利用农机让百姓收益才是目的。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而农机又能省时、省钱、高效、增产,实实在在的效果和张国义带头所做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开始逐步接触农机、使用农机甚至依赖农机。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罗山县共发放补贴资金3840万元,补贴各类机械2051台。截至目前,罗山县机插秧面积达16万亩,每亩节约成本36.5元,亩均增产33.8公斤,全县节本增效1500万元,种粮农民尝到了农机带来的“甜头儿。”

张国义还抓住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机遇,大力引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深入调研,了解农民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制定发展规划,并从省、市、县跑资金、争项目,投入资金近300万元,以奖代补,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同时,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依托县农机局成立罗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在政府、合作社与农户间架起丰收桥梁,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截至2012年底,罗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8家,其中省、市级示范社18家,入社人数2850人,拥有各类农机具4277台(套),固定资产1.7亿元,承包流转土地5.6万亩,服务农户14.5万户,年完成农机化作业收入2亿元,实现纯利2000万元。合作社年完成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280万亩,县粮食产量连续9年实现稳增长,这对于罗山这样的山区县、农民工输出大县来说,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功不可没。

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拖拉机、旋耕施肥播种机、开沟机、风干机、插秧机、油菜收割机等农业机械32台,流转土地5300多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合作社理事长陈贵权的两个儿子、媳妇原本都在南方务工,现在看到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势头好,挣钱多,便都回到了罗山县,他们说:“是张局长带着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也解了亲人难见的相思苦啊!”

“如果没有创新,水稻机插就实现不了;如果没有创新,农机合作社就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张国义提及创新,深有感触。其实,罗山水稻机插秧技术早在八十年代就引进示范推广过,但因为在育秧过程中没有创新,没能使新技术和机械、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最终被搁置。

为提高创新意识,张国义带领罗山农机局,不断加强学习,把新型农机的性能参数、作业环境及作业适应性等牢记心中,请厂家技术工程师来县讲课,确保引进的农机能与罗山县本地特点相结合。同时,创新农机服务,创建农机作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种作业信息,让农户购机后能融入罗山大农机的“圈子”,有活干,能挣钱。

干练、务实的性格和作风让张国义深受百姓爱戴,罗山县在他的带领下,农机总动力五年增长一倍,达到68.02万千瓦;联合收割机十年增长18倍,达到1545台;大中型拖拉机十年增长近3倍,达到2236台;机耕、机播(插)、机收面积连年翻倍增长,特别是机播(插)面积是十年前的6倍。在罗山,传统耕牛已被“铁牛”完全代替,农村几乎看不到耕牛的踪影……

 

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谢新明:田间护航者

他24年如一日,把所有精力都投放于“三农”工作中。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奋战在农业生产工作最前沿,坚守在“三农”工作的一线;他坚持科学发展观,树新风、促安全、抓项目,积极推进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他为粮食生产工作殚精竭虑,开创了粮食生产工作新篇章;他被农民兄弟亲切地称为“田间护航者”,他就是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农机局局长谢新明。

2008年,不管是对阜阳市还是对谢新明来说都是一个多事之年。

麦收期间,阜阳出现了连续阴雨的恶劣天气,而小麦的收获工作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及时归仓,将严重影响全区的粮食生产工作。就在这紧要关头,谢新明临危不乱,迅速成立“抢收”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区委、区政府全面调度,指导小麦抢收工作。他积极协调六安、宿松等兄弟县市的农机帮助抢收,在农机跨区作业经过的每一个路口都设立了接待处,以最快的速度将农机送往抢收工作第一线。

为确保抢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谢新明连续四夜身居一线,蹲守灾害最严重的苏集乡,饿了就以方便面充饥,累了就随便找一户农家休息片刻,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小麦颗粒归仓。由于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他的肾结石病情严重恶化,胃病也趁虚而入,最终因体力不支,住进了医院。

初冬的一场雪灾让阜阳的粮食生产工作再次举步维艰。而谢新明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抗击第一线,在他的领导下,农民兄弟一年的辛苦劳作再次得到了保障,谢新明再次为粮食生产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过去的几年中,哪里出现旱灾了,我们会在旱情最严重的地方第一时间看到他指挥抗旱的身影;哪里需要引进新技术了,我们也会在交流培训会上看到他熟悉的身影;哪里出现洪涝灾害了,也不会少了这个熟悉的身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谢新明总是出现在农民兄弟最需要的地方,深入基层,踏入田间,为民做事,为田护航。

2012年4、5月份,阜阳的气温出现了异常波动,颍泉区的农民发现自家地里的小麦大面积蜷缩,白粉病、蚜虫病接踵而至,田里的小麦危在旦夕。

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爆发,如果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谢新明得知情况后,迅速成立了“三喷一防”小组,积极与农委、经销企业及生产厂家联系,保障充足供应优质防虫害机具;抽调业务人员进驻各镇村,现场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成立技术服务队,抽调人员成立3支技术指导服务队,深入各镇指导农民使用机具。通过一个星期的现场指挥,连续奋战,终于,在麦收前打赢了抗虫害这场硬仗,有力保障了全区小麦生产工作。

每年“双抢”时期,谢新明都及时带领全局组织农机作业,开展科技会战,一旦碰到阴雨天,更是身先士卒,亲自指导作业,尽最大努力完成“双抢”工作。2012年麦收时期,全区在短时间内组织投入各类拖拉机5000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其中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1600台)、机动割晒机800台、脱粒机600台、农用机动三轮车2200辆,确保了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谢新明自2003年任颍泉区农机局局长至今,一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秉公办事,严格执法,使颍泉区农机化工作蒸蒸日上,已连续8年获省农机化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2年获市农机化工作综合先进单位,谢新明本人也在2012年被市委授予“争先创优”优秀党员称号。

 

文字根据岳伟等通讯员汇报的评选材料编辑整理



http://farm.00-net.com/nz/nj/2013-1-14/nj_7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