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苏溧阳:农机事业阔步走百姓乐享新农村(图)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3-09  互联网

杨鸿博

 

               调查组考察南渡镇财荣合作社的机具库棚

 

2月26日,本报记者来到江苏溧阳市,随同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率领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江苏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进行跟踪采访。溧阳地处江苏省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是有名的“电梯之乡”“白茶之乡”,也是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溧阳的农机化事业也未曾落后,不但水稻机插秧等农机化先进技术的普及水平领先江苏全省,农机合作社建设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溧阳农村的村容村貌和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机插秧水平领先江苏

赴江苏调查期间,宗锦耀司长一直心系江苏省的水稻机插秧和小麦机条播水平。调查组每到一处,宗锦耀司长都会向当地村干部、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询问水稻机插秧的情况。

然而一路走来,结果却颇令人揪心。调查组了解到,2010年,江苏全省水稻机插秧比例达到了54%,但在徐州、宿迁、连云港、泰州、常州等市的许多地方,难以保证产量和质量的稻麦撒播等播种方式仍然比较普遍,宿迁市小麦撒播的比例高达90%以上,江苏省产粮第一大县兴化的水稻机插秧比例只有35%。

在经济以建材、食品加工、林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溧阳市,推广稻麦机械化的不利因素同样存在。

溧阳“地块小、人均少,土地分散”的矛盾比徐州、宿迁等苏北地区城市更为突出。“溧阳全市人口78.1万,其中农村人口39.1万,而耕地面积却只有83.74万亩,其中60万亩左右种植水稻,平均下来,每个农民手里的稻田面积不足2亩。”溧阳市农机局局长王建生说。

对溧阳市来说,地处经济高度发达的苏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还面临着另一个现实困难——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在跟随调查组进行“百乡万户”调查的5天里,记者发现溧阳市的几个村子见到的几乎只有老人、妇女和小孩,年纪在20至50岁之间的,除了几个村干部,就是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合作社负责人。

“苏南人生性勤快,脑子也比较‘活’一点。”溧阳市南渡镇钱家圩村支部书记马冬清说,“年轻人在外面包工程、做生意的比较多,差一点的也都在外打工挣钱,成年劳力基本上很少有在家种地的。”

照此推论,溧阳的稻麦机械化水平也不会很高。不过这次,调查组却收获了满意的答案。

“2010年,我自己一共流转了1600亩地,种植水稻和小麦。目前水稻全部实现机插秧。小麦方面,由于溧阳土质黏性大,无法实行机条播,但也已经实现了机器开沟、人工播种、机械收割。”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标兵、觉清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汤觉清对调查组说,“合作社的32台插秧机,除了给自己流转经营的土地插秧以外,还在全市好几个乡镇提供机插秧作业服务,今年服务面积达到了1.2万亩。”

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作业服务使留守农村的老弱农民变得轻松起来,“自己种粮自己吃”的溧阳市溧城镇方里村57岁的村民庄国敏,也享受到了机插秧的好处。“1981年我家一共分了7亩地,现在4亩半包给人家开鱼塘,剩下2亩半地自己种点口粮。”,庄国敏说,“说是自己种,其实都是找别人作业,机器插秧机器收,掏点作业费就行了,一点不辛苦。”

据了解,溧阳早在2008年就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2010年,溧阳市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2162台,其中乘座式插秧机139台,实现水稻机插秧面积48.45万亩,机直播面积4.6万亩,机插秧水平高达84%,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91%。

“近几年,溧阳农机部门通过政策激励、财政投入、培训帮扶和技术指导,溧阳的稻麦机械化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溧阳市副市长夏国浩说,“经过市政府、农机局、各级农机工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溧阳的农机化发展终于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果。”

农机合作社成种粮主力军

2月27日上午,调查组一行来到了溧阳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除了同合作社成员进行座谈,顺便还参观了海斌合作社。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这里除了普通农机合作社里常见的农机库棚、机具和办公楼外,还有好几间粮食加工厂房和库房,以及稻米加工、包装、运输等一批设备。

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斌告诉调查组,自己从2002年开始涉足农机,2006年联合村里27名农户组建了“海滨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他却发现,单靠农机作业吃饭的专业合作社,路子越走越窄,后劲不足。

“合作社要生存,必须找到新出路。”王海斌说,“两年前,我发现溧阳市稻米产量虽然很高,却没有一家当地品牌的稻米。经过一段时间了解之后,2010年,合作社投资300万元,引进了这条精米加工流水生产线。”

目前,海斌农机合作社已专门拿出500亩流转土地,种植有机大米,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

大米加工每年能为海斌合作社创造收入300多万元,占合作社总收入的30%以上。此外,海斌合作社还流转经营土地2600多亩,并为别桥、溧城两个镇10多个行政村的农户提供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达1.15万亩。

海斌合作社还只是溧阳市合作社建设中的一个普通案例。在溧阳调查期间,调查组走访的海清、觉清、财荣等几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均前景十足,各有特色。溧阳的农机合作社更是实现了统一推进,全面发展。

“目前,溧阳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了48家,总注册资本达到了5980万元,参社社员共1435人,各种农业机械总数达2226台套,社会化服务面积累计达765万亩/次,农机服务总收入累计超过5000万元。”王建生说,“近几年,溧阳市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也优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全市60%新增加的大中型拖拉机、50%新增的插秧机和40%新增加的植保机都是农机合作社购买的。”

合作社发展也为溧阳探索出了几条土地流转经营的路子。2010年,溧阳市有42家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经营权租赁的方式,直接与农民签订土地承包经营租赁合同,流转土地22.6万亩;通过携土地承包经营权参股的方式,实现8261户农民携带34680亩土地到合作社入股;通过土地经营托管的方式,实现了合作社对51682亩土地的托管经营。

同时,可进行规模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量采用精量播种、机插秧、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等先进生产方式,实现了节种、节水、节肥、节药的高效生产方式,减少了污染。据统计,土地规模经营后,溧阳市的农机合作社作业效率比农户自种普遍提高了15%,每亩粮食生产收益也提高了20%左右,实现了规模效益。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质变

在溧阳调查时,调查组注意到很多村子的村口不远处都伫立着一座两米多高的绿色小亭子,很像城里道路两旁的公交车站。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是溧阳市的“村村通”公交站。从一个车站上车,就可以到达全市任何一个行政村、镇,十分方便。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溧阳市投入了13.68亿元,修建农村公路2275公里,改造桥梁645座,使全市所有人口在150人以上的自然村都通上了公路。同时,溧阳市政府还于2008年底选择社渚、竹箦两个镇进行村镇公交试运营,并于2010年底投放140多辆农村公交,开通79条线路,在全市10个镇135个行政村实现了公交“村村通”,票价只需1元钱,60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享受半价,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乘车。

溧阳诸镇殷桥村农民汪金华说:“我家住在茅山老区,以前进一次城要换3次车,起个大早出来,天擦黑了才能回家,来回需要一整天。如今,上午8点从村里乘公交车出发,再从集镇换乘市镇公交,票价都是1元,到溧阳城里办完事,还可早早回家吃中饭。公路修到家门口,公交车开到村里头,农民出行和城里人一样方便,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除了交通更方便,农民出行也有了很大改观。在别桥、南渡、溧城几个镇,村里的硬化路面修到了各家各户门前,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民“土里来、泥里去”的出行状态。

“过去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进进出出都是泥,回到家第一件事是先冲冲脚。现在村里都铺上了柏油路、水泥路,人、车进出都方便多了。”溧城镇方里村62岁的庄浏富老人说。

农村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流经南渡镇钱家圩村村口的一条小河,两岸干干净净,河水清澈见底。然而就在几年前,这却是条村里人都不愿靠近的“臭水河”。

“过去河面上飘着卫生纸和废塑料袋,岸边堆着数不清的生活垃圾,一到夏天,河里散发着恶臭,几米之内都没人过去。”钱家圩村村民王海根说,“村里环境也很差,垃圾到处都是,池塘里面什么都有,整个村子臭气熏天。”

如今,溧阳市实施了以清垃圾、清粪污、清河塘和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一绿”工程,对农村垃圾进行源头治理,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日常管理原则,在村内建立垃圾房、垃圾桶、垃圾箱,成立农村保洁队,在乡镇建立运转站,送到市里统一处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扭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农村跟过去大不一样了。”谈起溧阳农村生产生活的变化,59岁的方里村村民史庆坤大为感慨,“以前种地要交税,现在种地给补贴。九十年代,农民抢着把地往外转,现在争着往回要。种田时有人下来指导,开塘养鱼也有优惠。使上了农机,种地不再那么累了,产量也稳了,粮价也高了,真希望更多领导下来看看我们新农村。”

 

                   调查组在海斌合作社了解有关信息

 

     溧城镇蒋店村村民葛九如给宗锦耀司长展示他的涉农补贴存折

 



http://farm.00-net.com/nz/nj/2011-3-9/nj_7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