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南省民权县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7-08  互联网

张增峰

为全面掌握民权县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情况,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河南省农机局《关于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调研的通知》精神,按照上级农机部门要求,2009年7月2日至4日,民权县农机局从农机校、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站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队,深入到民权县王桥、龙塘、花园等多个乡镇开展了调研活动,并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农机化教育培训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民权县农机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河南省民权县地处黄河故道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县;下辖18个乡(镇),525个行政村,总人口85.2万人,全县耕地113万亩,有农业人口67.8万人,农村劳动力在50万人左右。拥有各类拖拉机2.74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80台,联合收割机2147台,农用运输车3.723万台。民权县农机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以县农机校为主,该校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补贴形式,现有教职员工总人数27人,教师总人数15人,但正式编制教师人数仅有11名(财政全额供给),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2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人;从年龄机构看,31至45岁人数较多,有15人,45岁以上5人,30岁以下7人,教职员工年龄结构明显趋于老化。

硬件设施及教学设备方面,该校占地面积1亩左右,拥有建筑面积180平米,其中教室面积100平米,有教学电脑一台,教学设备(含教板、模型、挂图等教学仪器)资产在1万元左右,教练车辆及配套农机具暂无(原有的一台教练拖拉机已损坏)。

民权县农机化培训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回顾民权县农机化培训历程,走过了曲折的道路。长期以来,民权县农机校一直承担着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农机行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承担着全县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的培训工作,经过农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培养了大量的农机管理、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现在,民权县农机校年培训农机手及农机从业人员人数仍在2000人次左右,生源主要是来自基层农村的农民。

二、民权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民权县农机校是县农机局下属的二级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于国家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政府确实在财政供给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从目前民权县情况看,农机校经费预算管理虽然属全额拨款单位,但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用民权农机校教师彭辉的话说“能发下来工资,刚够‘吃饭’”;办公、教学经费的短缺造成培训工作乏力,缺少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实物教具、教练机具,成为制约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

(二)教职员工年龄趋于老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已不能适应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一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农”字头的行业苦、累,社会待遇低,对农业工作嗤之以鼻、敬而远之,造成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后继无人,年轻化、知识化的青年教职干部较少。另外,受资金条件的限制,农机校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机会较少,造成教师知识更新和新技术缺乏也是一个紧要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生源严重不足,成为当前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大难题。目前,民权县在农机校报名参农机培训的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已造成生源严重不足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道路交通法》颁布实施后,农用运输车、三轮车移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失去了很多业务;另一方面由于农机监理部门无权上路查车,使无证驾驶农机现象泛滥,拖拉机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且机手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办理驾驶执照;再者,农机校本身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培训工作适应性不强,缺乏有力的组织手段,对生源的吸收力较差,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诱因。

(四)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待遇较低,教师脱离本职工作情况严重。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工作量大、苦、累,且待遇水平低,一些教师教看不到教学培训工作的美好前景,不愿继续从事教学工作,造成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师资力量的匮乏。就民权县农机校来说,教职员工共27人,但目前在岗的还不到10人,教师离职离岗现象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阻碍农机化培训教育工作事业的发展,制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解决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应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也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和农机化的发展对农机培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锐意进取,不断深化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改革,才能使此项工作更加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得到长足进步。

(一)多方协调,争取得到政府重视和支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化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农机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机驾驶、农机操作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影响到农村的稳定,所以应当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农机部门应该据理力争,将现实情况向政府汇报,争取在政策、财政经费上得到政府的支持。

(二)以人为本,顺应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落实,一些高效、节能的新型农业机械逐渐在农村普及,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要根据农机化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把培训重点直接面向新型机械驾驶人,面向社会需要,积极加强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民权县龙塘镇龙东村的张齐光为例,该机手今年43岁,2008年通过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购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并在农机校参加了培训,取得了拖拉机驾驶证和初级职业资格证书;2009年,该机手到江苏镇江打工,因为有驾驶证和职业资格证,在建筑工地找到一个开拖拉机的工作,一年中比同去打工的老乡多挣了1万多元。

根据农机化发展水平,我们应把培育新型农机化专业人才作为发展方向和突破口。目前,民权县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制定的初步目标是,到2015年的5年内,争取教育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才最少在10000以上,其中要使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总人数的20%以上,以适应社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要求。

(三)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格局。要使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起来,仅凭农机校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当前,农业机械已逐步向集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代表的小、旧、老的机械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节能、高效的一些大中型农业机械,而经营这些机械的大多是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以这些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为依托,利用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的组织力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像民权县王桥乡的先中农机合作社,该社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凡是申请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散户,该社要求必须是经县农机校培训后取得驾驶证和职业资格证的机主;在农忙时节来临前,该社还主动邀请县农机校的教师实地讲解驾驶、维修、保养等常识,该社的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目前,民权县已建成26家农机合作社,2家农机协会,今后,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的快速推进势必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要把这项资源优势好好利用起来,将进基层、进组织的教育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下去。

(四)适应发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师资力量水平。农机培训工作必须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适应农业生产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教育培训措施,提高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同时,要重视农机教职员工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所起到的关键性因素,争取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待遇,想方设法把人才留住,并积极吸收一些有学识、有水平的年轻教职员工,带领农机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迈进。

(五)多措并举,顺应社会需求,积极招纳生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日趋高涨,农机驾驶操作、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以购置补贴政策为依托,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教育培训。另外,农机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向连接企业和农民的信息中介方向发展,开展农机修理工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乡(镇)劳务输出部门协调,多与南方发达城市签订用工劳务合同,引导机手走上务工致富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生员源源不断招纳进来。

四、结束语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是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基础建设,是确保农机化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保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机教育培训部门只有立足现实、锐意创新,围绕服务“三农”、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跳出怪圈,走出目前的窘境,才能走出新路子,做出新成就。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7-8/nj_7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