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麦收“四变”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7-30  互联网

张洪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在农机战线上工作了30余年的农机人来说,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很深的情愫。回想农机发展的历程,从昔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牛耕肩挑落后的生产劳作中,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年复一年的麦收。

上世纪70年代,我正在念初中,那时候的麦收季节,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天刚放亮,生产队长哨子一吹,社员们便拿上镰刀,头戴笼帽,肩搭毛巾,开始一天的上工。割麦开始,三人一垄,一个割麦好手,腰系草绳子在前面带头割,后面一边一个跟。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大伙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但谁也不甘落后,渴了喝碗冰凉的糖精水(用地里的井水加点糖精),一直割到地头,在树荫下,或坐或躺地小憩一会儿,从早到晚,两头不见太阳,一日三餐吃在坡里,整个麦收如同马拉松。全生产队百多亩麦子,要割上7、8天,社员们累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麦子割倒了,还要一个个的捆好,青年劳力用马车或手推车往场院里送,每天要运十多趟,妇女们则要在场院里劳作,他们用铡刀逐捆将麦穗铡下,反复暴晒几晌后,再用毛驴拉着石头碌碡,转圈碾压,经过几次反复地翻场、晒压、将小麦秸秆碾压成麦壤,垛成垛,余下的带麦糠的麦子再经过3-5人的扬场,最终才能看到金灿灿的麦粒。这时,农村小学生在麦收期间则要放麦假,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着《我是公社的小社员》在田间拾麦穗。整个麦收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记得有一年遇上连阴天,乡亲们只能眼看着快到嘴的麦子发黑变霉…….

进入80年代,麦收使用上了农业机械,拖拉机装上割晒机,将一片片小麦整齐的摆放倒麦田里,人们高兴地用拖拉机、马车将捆好的小麦运到场院里。那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麦场是集中在一起的,一家连着一家,一垛连着一垛,有的麦场稍大点,就借着中午用拖拉机拖着镇压器,在场里一遍一遍地旋转、碾压。有的农户人口少,乡亲们往往是两三家合伙,用电动机或拖拉机拉着三清、四清脱粒机连夜进行脱粒,打完一家再打帮忙的另一家,随着一声声机器轰鸣,黄灿灿的麦粒便哗哗流淌下来,堆放麦场在上,之后,乡亲们就可以翻晒脱粒好的麦粒了。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麦收进度,社员们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到了90年代中期,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先进适用的联合收割机进入农村市场,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摆脱陈旧观念,纷纷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依靠科技致富。麦收期间,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自走式的、背负式的、履带式的这些庞然大物把一片片小麦“吞”下去,到了地头把金黄的麦粒“吐”入农用车斗,或流入口袋内,一台车一天能收几十亩,多的能收100多亩,眨眼工夫大片片的小麦就不见了,整个麦收仅用3-5天就完成。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步认识到依靠农机也能发家致富,开始纷纷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走依靠农机致富的路子。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协会、农机大村、农机专业村、农机专业户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县农机局的组织带领下,利用小麦成熟时间差,开展小麦联合收割“南征北战”、“西进东征”跨区机收作业,一台收割机一季下来纯挣3万多元,跨区机收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首选。

现如今,那些在当年麦收季节挥汗如雨、龙口夺麦的老农们,已然清闲地坐在树荫下家门口喝茶、聊天,回味着当年割麦竞赛的壮举,享受着当下丰收的喜悦。虽然当年那把立过战功的“麦镰”已锈迹斑斑,但老农们眉宇间透出的是一种穿越岁月的坚强。是啊,虽然不同年代人们割麦的方式不一样,但亘古不变的是那种全心投入的拼搏和与天争粮的豪迈!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7-30/nj_7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