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补贴政策要实现多方共赢

网友投稿  2008-12-22  互联网

郝建荣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计财处处长兼陕西省购机补贴项目办主任,面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农机补贴产品成本调查,分析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农机用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情况,不同类型农机具成本上涨情况,农机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的主要做法,并对农机各类生产原料的上涨做出了预测,提出了在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中进一步统筹考虑农机生产企业的措施。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客观上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的大幅度涨价,造成农机补贴产品成本相应上升,给农机补贴产品生产企业造成很大压力,直接影响了农机补贴产品的供应和企业的再生产。

原材料涨价因素给农机生产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钢材价格波动趋势分析 据调查,自2007年初到2008年6月,钢材市场价格成全面上涨态势,尤其是2007年10月份以后,上涨幅度较大。今年上半年,受需求拉动、成本上升、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价格持续攀升。上半年主要钢材品种全国平均价格为5593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5.56%。其中,建材、板材、管材、型材平均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50.15%、25.66%、26.23%、47.49%。

从具体走势来看,上半年钢材价格以持续上涨走势为主。6月下旬以来,钢材价格出现小幅调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价格回落,汽车、家用电器等耗钢产品生产增速明显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增速减缓、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影响,以钢铁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也随之出现明显回落,近期以来价格呈现下降趋势,PPI增幅进一步回落,有利于农机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

因此,综合分析影响价格的国内外环境、成本、需求及进出口等因素,总体判断,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将逐步呈现稳中有降、逐步回落的走势。

铸铁、有色金属、橡胶价格波动趋势分析 2007~2008年5月份炼纲和铸造用生铁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截至今年5月底,分别比2007年初高出1580元/吨和2880元/吨,上涨幅度达79%和112.9%。今年以来,市场价格将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价格出现上涨态势。

在有色金属方面,2007~2008年5月份铝的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走势,价格没有大的变动。但是,铜和铅的价格上涨猛烈,尤其是生产电瓶用的铅价格上涨55.46%。

2007年2月至4月份,因市场对铜的需求量上升过快,资源供不应求,价格快速上涨,上涨幅度达到2万元/吨,特别是4月中旬,铜价达到了最高的7万元/吨。自5月份开始,随着资源增多,市场价格开始逐步下滑。到2007年12月底,铜价再次出现回升,随着需求增加,市场价格有所上涨,目前价位在6.3万元/吨左右,比2007年12月底上涨7785元/吨,上涨幅度达8.2%。

铅的价格也是一波三折。去年6月份,因为内蒙古等部分矿产企业因环保问题停产,国内铅精粉矿供求矛盾愈加明显,铅矿产量只能满足三分之一冶炼企业的精炼需求,导致铅价大幅上涨。12月份,由于大量下游厂家停产,市场成交量萎缩,铅价有所下滑。进入2008年以来,随着需求变化,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今年1~5月份平均价位在2.05万元/吨,比2007年底上涨497元/吨,上涨幅度达2.5%。

天然橡胶走势波动较大,从2007年9月份以来,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价格在2.56万元/吨,比2007年1月上涨6412元/吨,上涨幅度达33.6%。由此导致今年的轮胎价格在1-6月份上涨16%-18%。

运输成本上涨情况分析 运输成本的上涨,主要影响原因为油料的紧缺与价格上涨,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持续高位徘徊,国内炼油成本高涨。为此,国家综合分析宏观调控与国内外经济因素,采取补贴、提价等措施,截至6月底,0#柴油价格为7870元/吨,较年初上涨1270元/吨,增幅19.2%。据调查企业测算,一般运输费用涨幅在5%~19%,其中,小型企业因运输批量小,一般增幅较大。

分析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因金融危机导致需求预期增长减缓及前期投机资本获利出逃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降,预计后期难以出现较大上涨。因此,国内油价将呈现平稳态势,运输成本上涨压力减小,将平稳运行。

人力成本上涨情况分析 由于从2008年1月1日起,新颁布《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般企业用工成本上涨为2%~20%。其中,大型企业用工成本因其前期用工制度健全,养老金等均已完善,增加在2%~5%;中小型企业因其前期用工未办理养老保险等,《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随着补办等因素,用工成本增加在10%~20%。

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沿着预定目标进行,一些资源消耗型、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低效加工型企业生存困难,一些企业倒闭。CPI、PPI进一步减小,国内就业压力增加,将进一步减小企业的工资上涨压力,企业用工成本将在短缺内逐步稳定。

推动农机产品价格上涨情况分析 原材料等涨价因素,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给企业生产经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负面影响,推动了农机产品成本增长,在招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造成了部分企业一定的亏损。如:拖拉机生产企业福田雷沃重工反映,受多重因素影响,欧豹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一般机型亏损1%~5%,亏损较大的机型可以达到7%。中国一拖股份公司反映,由于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各类农机产品的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主机产品的成本平均涨幅近21%,导致利润水平及利润率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东方红中轮拖MS系列、350、400系列,东方红MG系列,700、750系列产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分析,其在陕西补贴销售的250型拖拉机不计运费已出现价格倒挂,300型计算运费后也出现倒挂,企业难以供货,经销商无利可图会造成服务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其他型号产品也基本上是类似情况。另外,据部分果园机械、饲草加工机械、畜牧机械、玉米收获机械、茶叶机械及其它配套机具生产企业分析,产品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石家庄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旋播机厂等一些企业的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压力较大。

此外,一些企业在补贴产品推广中的费用支出,也是其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压力 企业积极应对

在2008年农机补贴产品供应中,面对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带来的压力,各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产品供应。一是充分利用库存原材料,压低采购成本。二是降低经销商返利。三是积极“节约挖潜、节支增收”。许多企业并未将产品成本的增量全部转嫁市场和用户,而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等手段,承担了40%以上的成本增量。2008年面对原材料的上涨,世界性的高油价带来的物流成本增加,电价调整导致的加工费用增加,原材料供需矛盾使个别资源紧张,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福田、中国一拖等许多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节能挖潜、节支增收计划和指标,把堵漏与治本相结合,改善和强管相结合,奖励和考核相结合,消除一点一滴的浪费,用精细化的管理,在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指标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补贴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补贴产品价格在政策落实期内与产品实际成本变化的严重背离,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供货能力受到影响,企业再生产难以为继,直接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补贴政策落实时期集中,与企业的正常均衡生产冲突较大,影响了补贴产品的正常供应,造成购机农民与生产企业及经销企业间的矛盾。

差价款的不及时汇交,补贴资金的定期结算,各种名目的演示、发车仪式活动,不当的推广费用支出,使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增加,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建立农机补贴产品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探索建立与产品成本波动挂钩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价格控制机制。针对近两年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补贴目录价格一旦招标确定,在年度政策落实中不能变动,给企业和农机管理部门在产品招标(选型)报价、核准产品价格造成很大困难的实际情况,建议一是建立年度农机补贴产品成本预测制度,在年度补贴产品招标(选型)中,依据上年产品成本变动的分析,科学预测年度产品成本变化的预期值,进行年度产品价格的有效控制;二是可探索按照产品成本变动的实际定期调整产品价格的制度。即在年度补贴产品目录确定后,农机管理部门可在补贴产品成本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适时进行补贴产品价格的必要调整,公开补贴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和期限。

年度补贴政策计划的落实,可按照各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需要出发,建立常年落实机制,以避免因政策落实时限导致补贴产品的集中供货。

建立严格的差价款汇交和补贴资金预付制度。农户购置补贴产品的差价款直接由农户汇交供货企业,禁止农机部门代收代交,对补贴产品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经申请给予一定额度补贴资金预付。

省市农机部门集中管理补贴产品展示、演示会,杜绝县级重复举办补贴产品展示、演示会、发车仪式等,以减轻企业负担。

扩大农机补贴“超市”试点。2008年,陕西省首家推出了农机购置补贴超市,公正、公开、透明、政策性强,为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既方便了用户购机,维护了购机户权益,又减少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推广费用支出,应继续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并加大试点力度和实施范围。

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以便规范农机市场,包括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制造企业的门槛在申报《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目录》已经有所体现;流通企业的门槛既要考虑服务的能力,也要考虑购机补贴全覆盖后的区域服务效率问题。按照企业的实力分为一级供货企业和二级供货企业,前者面向全省服务,后者面向区域服务。



http://farm.00-net.com/nz/nj/2008-12-22/nj_7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