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河北农机化精彩片断回眸 |
|
网友投稿 2008-10-16 互联网 |
|
河北省农机局 郭恒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是小麦和玉米大宗粮食作物的主产区。1978年之前农业机械化在农田灌溉、土地耕整、小麦机播作业上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之后,几代农机人自强不息,围绕粮食生产,主攻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努力实现节本增效,多项农机化工作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可观的工作成绩,走在全国农机化工作的前列。跨区机收小麦是河北省农机部门主抓的品牌工程之一。河北省小麦机械化收获始于80年代初期。1978年河北省农机年报统计资料显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零,小麦机收只有1%。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富裕起来的农民自主经营农业机械,到1986年,全省联合收割机发展到587台,割晒机20254台,机收小麦达到618.58万亩。1986-1992年,出现了由农机部门组织的短距离跨行政区域作业。为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1986年,石家庄市和获鹿县(现为鹿泉市)农机管理部门与山西祁县农机管理部门签订相互支援机收小麦作业合同,组织本地联合收割机在完成小麦收获之后,赴山西祁县易地机收小麦。由于作业期延长,农民收回购机成本的期限大为缩短。利益的驱使,促进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到1992年,全省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到4442台,比1986年增加6.6倍,割晒机84148台,机收小麦2282.1万亩。小麦收获呈现联合收获和半机械化收割共存局面。1993-2000年是河北小麦联合收获发展高峰期。在机具选型上,1993年河北省农机局和藁城市农机局合资引进并组织生产新疆-2型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了12个方面的改进,年产量迅速达到2000台,使新疆-2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成为小麦机收和长距离跨区作业的主力机型。连续4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小麦联合收获现场会。各级农机部门大力培育小麦机收作业市场。省农机部门加大小麦跨区作业组织力度,充分利用豫、冀、内蒙古南北15个纬度差所形成的小麦成熟梯度,组织联合收割机南下北上,机收小麦的时间拉长到2个月。为组织好跨区作业,县级农机部门组织人员到外省联系和考察作业地点,并为跨区作业队配备了维修服务人员,携带配件跟踪服务。河北省农机局组织与河北毗邻的豫、晋、蒙农机部门,举办了四省区跨区作业协作会,保证供需双方的利益。小麦跨区机收作业这项活动在部门推动、利益驱动双重作用下,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最高收入达到6万元,联合收割机一度出现脱销,出现了供不应求和农民过年持币购买联合收割机的现象。参加出省作业的机具逐年增加,1995年到河南省机收小麦的联合收割机达到3000台,1997年上升到5300台。1998年出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一跃达到1.2万台,河北省成为全国小麦机收跨区会战的主力军,中原大地每两台联合收割机中就有一台来自河北省。“九五”期间,河北小麦收获实现大突破和大发展,共组织近7万台(次)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其中赴省外作业数量近4.4万台(次),累计完成省外作业面积1650万亩,作业收入4.3亿元;减少粮食损失和增加作业收入两项累计39亿元。2000年,联合收割机发展到41941台,拉动小麦联合收割机增长近3万台;省内累计完成小麦联合收获面积1.02亿亩,全省小麦联合收获水平提高到70.8%。冀中大地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三夏’挥镰汗流淌”的状况,已经被“乘树凉,喝啤酒,跟着麦袋往家走”的新景象所替代。沿用千年的打麦场和碌碡,在小麦主产区已难得一见。2001-2007年,河北省依然是全国小麦机收跨区会战的主力军和主战场。为做好小麦机收和跨区机收工作,河北省政府每年都要发出通知和通告,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责成农业(农机)、公安、交通、石油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力保障小麦机收和跨区机收工作顺利进行。每年出省参战的联合收割机均在1.2-1.4万台,引进的联合收割机6000-8000台。组织小麦跨区作业逐渐由农机部门转向经纪人和农机合作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增长速度趋缓,跨区作业效益趋平。2007年,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59900台,机收小麦3432万亩,小麦机收面积达到96%。小麦联合收获面积由2000年的70.8%上升到90%,全省基本实现联合收割机收获,割晒机退出历史舞台。跨区机收适应了市场,解决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农机分散到千家万户之间的矛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这一创举,满足了农民对机械收获作业的需求,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取得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重大突破是河北省农机工作的又一个亮点。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农民,不再将玉米秸秆作为燃料。由于秸秆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农民将大量秸秆就地焚烧,狼烟四起,遮天避日,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一大“公害”。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尽快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给秸秆找出路。省农机局提出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方案,成为行之有效、技术成熟、可实现市场化、商品化的秸秆利用途径,得到省政府主管领导充分肯定。1998年,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为河北省农业发展十大工程项目之一首批启动。1999年河北省政府提出以机械化秸秆还田为主要途径,利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问题的总体目标。河北省农机局制定了工程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建设环京津、环省会、环机场和高速公路两侧、铁路沿线48个重点县(市、区)核心项目区,辐射和带动全省机械化秸秆还田发展。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河北省农机局健全农机化投资体制,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制定秸秆还田机具补贴目录,全面推行国补资金封闭运行、以物代补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投资的积极性,拉动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机械化秸秆还田装备水平。三年中,农业部和省财政投资2230万元,以政府补贴形式拉动农民和农村集体自筹资金7.5亿元,是政府总投资的33倍,全省共增加大中型秸秆还田机1.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2.7万台,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由1998年的800万亩增加到1400万亩。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补贴以来,机械化秸秆还田继续作为补贴项目鼓励发展。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断拓宽,由原来的单纯秸秆还田拓展到压块饲料、打捆、揉丝、青贮等多途径。2007年秸秆还田机达到8.02万台,完成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2512万亩,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54.3%。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技术在创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河北省开始试验一年两熟地区 “小麦秸秆覆盖玉米免耕播种配套技术”,即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试验到示范推广,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已趋于成熟。河北省夏玉米免耕播种机达到11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6万台,推广面积占到玉米播种面积的76%,并获得了农业部丰收计划奖,一年两熟地区基本实现了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小麦秸秆覆盖玉米免耕播种配套技术,改变了传统手工和半机械化小麦收获方式,以及“大耕大种”、夏玉米人工点种方式,配合优良品种使用、机械化肥深施技术和麦秸覆盖保墒节水技术应用,夏收、夏种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半个月,缩短到目前1、2天,为玉米生长抢得了积温、延长了生长期,提高了产量。小麦秸秆覆盖玉米免耕播种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玉米生产由传统耕作向现代耕作制度的转变。新世纪之初,河北省农机局围绕机制和技术的创新,将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玉米机收作为重点农机化技术进行研究。按照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利益为纽带,集科研、生产、推广、使用为一体,联合科研、修造、企业等单位,组建了省农机化产业开发联合体,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开展机具质量攻关。经多次试验对比、综合评价筛选机型,引进乌克兰玉米收获机与上海650型拖拉机技术对接,整合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样机,进行了中试并批量生产;研制出了2BMFS型小麦玉米两用免耕覆盖播种机, 从2000年第一代样机开始,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努力解决保护性耕作机具质量问题,研究改进方案,先后推出了5代机型,使改进后的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河北省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在全省不同区域18个县启动,几年来进行了多项田间作业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节本增效明显的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技术路线。新的技术模式与传统种植相比较,蓄水保墒效果好,成穗率高,千粒穗重,在抗旱、防冻等方面的抗逆性强,平均亩增产23公斤,增幅为6.3%,每亩可减少农机作业费30—40元,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技术节本增效趋势明显。到2007年,全省累计实施面积达到559.54万亩。
|
|
http://farm.00-net.com/nz/nj/2008-10-16/nj_74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