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十年,我与农机化改革同行(二)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6-13  互联网

郭子超

农机化的呼唤与呐喊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翻阅了一下已发表的文章,提出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经济扶持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1996年春。

1995年9月,安徽省东至县七里湖乡顺风口村农民王文江、袁由理两户合作投资30万元,购买了1台日本产“洋马”联合收割机。30万元,对两户农民来说是一笔巨资。这30万元由15万元贷款加两家的积蓄再加上亲友的借款。第二年春,我去调研,座谈会上,农民想买先进适用的机械而又买不起的无可奈何的场景久久地印在我的脑海,我要下决心帮他们呼吁。在形成的调查报告中,我提出,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政府要制定实施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帮助和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

重提这项政策建议是1999年,源于水稻跨区作业调查。地处皖南山区的广德县毗邻江苏、浙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从1996年开始,该县从江苏和浙江引入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1998年引入机械超过300台。1999年春,我到这个县作专题调查,总结“引机入广”现象的主因有二:一是有市场,机收价格低,减轻了农民作业强度,农民欢迎;二是江苏、浙江的机械多,正向外省找活干、寻钱挣。而江苏、浙江联合收割机多的原因是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各级财政都有补贴。政府补贴买农机,农民多挣钱、机械化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一举多得。

我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特别是大中型复合作业机械的需求很大,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缺乏有力度的财政、信贷扶持政策,农民想买买不起。一台收割机就是一个赢利的流动型乡镇企业。要学习推广江苏、浙江经验,在财政、信贷、项目建设上对购置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或其他先进作业机械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补助。调查认为,这是一项预期效益明显、强农富民的重要举措。补贴农民,补贴农机服务组织购机,就是提高农业现代装备水平,强壮农业筋骨,就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1999年4月8日,《中国农机化报》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时任安徽省副省长的张平同志批示道:“水稻机械化一直是个难点,广德县摸索了一些经验,希望不断总结,改进发现的问题,闯出一条新路。”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从此购机补贴政策在全国实施,补贴规模越来越大,补贴的机具种类越来越多,补贴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

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后,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但是,如何进一步细化政策,提高政策的效率,让农民感到公平公正,是摆在农机部门面前的新问题。我把研究并促进问题的解决作为自己调查研究的新课题。从2004年2月到11月,我走遍了全省享受中央补贴的所有县市,跑农机局、进乡镇、到村组,开座谈会、走访农民,总结归纳了普惠政策与在小范围内实施的矛盾;全面发展农机化与限制机型的矛盾;项目区补贴资金充足与非项目区无补贴的矛盾;农机部门工作量骤然加大与无相应工作经费的矛盾;中标产品与农民选购机型不符的矛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低门槛、普惠制,扩机型、选重点,尊民意、重引导,定项目、配经费等解决方案。随后把它们写成调查报告。2004年11月13日,《经济日报》刊登了这个报告,并加了编者按。

在不久之后召开的全国农机补贴工作座谈会上,我就调查了解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发了言。参加会议的财政部农业司卢贵敏副司长拿着刊登有我的调查报告的《经济日报》,他认为我的调查研究很深、很细,开出的“方子”可以补充和完善购机补贴政策。

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人,或许就是这样,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相关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总有一种特别的关心和关注,总希望她能沿着康庄大道顺利进行。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为农民鼓与呼,为农机化鼓与呼,竭力为农机化发展清阻力除障碍。

1981年,我省的农用柴油供应紧张起来,农机户买不到油。他们说,“没有铁牛想铁牛,有了铁牛没有油,有油胜过十条牛,无油铁牛变死牛”。我根据调查的情况,写了篇《农用柴油供不应求,农民对此呼声强烈》的调查报告,登在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内参上,但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为了把群众的呼声反映上去,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更深入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了解到农用柴油供应紧张除了供应量下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用柴油的管理、分配混乱,有关部门之间扯皮,分工不合理,农机部门管机不管油,石油部门管油不管机,管机与管油脱钩。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以后,进行分析研究。于是,又写了第二篇调查报告——《农民有机买油难》,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分析油料管理混乱的情况和原因,以及给农民带来的麻烦。由于切中了时弊,很快被新华社《内部参考》采用。问题一下子捅到了中央,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胡乔木同志把这篇调查报告批给了当时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张劲夫同志。省委、省政府对此极为重视,省政府办公厅把我找去谈情况,提建议,并由我以省商业厅、供销社、农机局三家的名义代拟《关于加强农机供油用油管理工作的报告》。省政府批转了这个报告,并决定农机部门参与农用柴油分配。从此,管机械的同时又管油料,使千家万户的农机有了“基本口粮”。当时农机部的同志们说,全国这个问题都未解决,安徽率先解决了,立了一大功。

凤阳县是“大包干”的发祥地,在实行大包干的第二年,就出现了空前的农机热。1983年9月以后,农机热突然凉了下来。次年1月,我到该县调查农机管理机构改革的情况。就在这次调查中,了解到这个情况。究其原因,是拖拉机的税多、费多、关卡多,货少、油少、利润少,走得是高价路,烧得是高价油,不但富不了,连本也难保。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之后,我写了《凤阳的农机热为什么凉了?》的调查报告,刊登在1月26日《中国农民报》第一版上。随后光明日报社办的《文摘报》和安徽日报社办的《文摘周刊》同时转载了这篇调查报告。

在调查过程中,能不能写,怎么写?老实讲我思想上是有斗争的。有人劝我写这样的东西要慎重,搞得不好会惹一身臊,劝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座谈会上农民们那一张张义愤的面孔,那五花八门的发票、收据,既无文头,又无公章,凭着一张白纸条,农民就不明不白地被敲了竹杠。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召开几年了,农民仍然心有余悸,不敢致富。我觉得,这些问题不揭露出来,不解决,党的富民政策就难以落实到基层,农机化的好形势就得不到巩固。我抛开了顾虑,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文章发表后,在凤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关部门对此十分恼火,他们要追查郭子超是什么人?怎么到凤阳专找茬儿?断言此人是反对“大包干”的,并且对调查报告列举的事例重新进行了核实。县委书记王予新同志十分重视这件事,立即召开了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决定撤消全县各种自立的收税、收费项目,并采取税费大包干的办法,妥善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来,县里又几次打电话,请我再去看一下新的变化。时年正月初四,我又赶到凤阳进行第二次调查。县委第一书记陈庭元同志一见面就说:“老郭,你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设关卡、收税费的部门都有上面的红头文件,我们正愁着不好下手,你一篇调查报告,使我们下了决心”。不久,我又写了第二篇调查报告——《凤阳的农机热又起来了!》,仍然登在《中国农民报》的第一版上。这篇调查报告同样引起了反响,《中国农机化报》曾发表内蒙古大青县一位读者的来信:“这个调查,广大群众无不称赞,很多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着这类问题,建议各地向凤阳学习。”

几十年来,我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还写了《农民运输难》、《一些地方向农民乱收费》、《农民办机械化的积极性应当保护》、《不要把包袱卸给农机公司》、《这个包袱不能再让企业背下去了》、《不该挤占农机培训基地》、《拖拉机养路费征收办法非改不可》等调查报告,分别发表在省委、国家农牧渔业部、光明日报、安徽日报内参上,多数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讴歌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反映新趋势,是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能。我的一些调查报告,准确地预测了农机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走向。

东至县七里湖乡顺风口村农民王文江、袁由理两户合作投资30万元购买“洋马”联合收割机的事最初见之于一家报纸刊的短讯。我感到这个事实有潜在的推广价值,立即前往调查。我们在机主所在的乡政府召开了由机主、乡政府和县农机局负责人参加的调查会、座谈会。调查报告从2户农民筹巨资,购买高档、洋品牌联合收割机开始跨区作业的事实出发,预测我省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用市场的办法,通过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机化走集约发展之路。报告送到省政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批示说:“材料写得很精彩,道出了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问题是,要大力因势引导,给予积极的扶植和服务,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省委政研室主办的《安徽工作》杂志全文刊登这篇调查报告。

1997年省政府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通知》)提出,“九五”期间,要对农机化发展作结构性调整,实行两个转移:在区域上,由北方平原向南方丘陵山区转移,在作业对象上,由小麦机械化向水稻生产和特色产品生产加工转移。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农机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协会是现代农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机协会是走中国特色农机化道路的必然。2002年,我在调研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时,重点调研了农机协会建设。

东至县农机使用者协会是我省成立最早、运转最好的民办农机服务组织。我的调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为什么要办农机协会?农机协会成长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协会是一种什么关系?

东至县是个农业县。大包干以后,农民们普遍感到,要致富,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广大农民节衣缩食,筹措资金,购买和使用农机,农机成为致富和增收的重要手段。然而,农机部门和农民普遍感到,农民每家每户购买农机,投资大,效率低,一台拖拉机一年也只能使用一两个月。特别是许多农民购买了农机之后,只能在自家承包田里耕作,无法利用自己的机械创造更高的效益,而一些缺乏劳动力的无机户,又无机械可用,″有机户闲″与″无机户难″并存。农机化发展遇到了新问题。县农机局在广泛调查研究后决定,把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机使用者协会,实现″有机户有活干、有钱挣,无机户有机用、少花钱″,有机农户既当使用者,又当经营者,同时参与管理,探索一条民办民用民管的新路子。于是,农机使用者协会便应运而生了。

农机协会是由农机户自觉自愿参加的,一些有威望的机手被选为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这些人参加农机协会以后,积极主动与周围其他农机户联系,机手与机手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随着会员的大量增加,各乡镇又成立了分会,农机户形成一种网络。协会承担了原来农机部门想办办不了或者无力办的事。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们凝聚在一起呢?我接连开了几个由协会会员和机手参加的座谈会,试图探索里面深层次的奥秘。结果回答很简单:利益。讲究实惠的农民之所以自愿加入协会,重要的因素是能够从中得到实惠,这才是他们积极加入协会的根本目的。

协会的主管部门是县农机局。县农机局专门抽出一名副局长做协会工作。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协会的成立不是农机局职能的替代或转移,而是一种加强和落实。只有走行政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路子,民办机械化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协会与农机主管部门的这种结合,产生了默契和共鸣,两者相得益彰。过去农机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现在是依据法规和协会订立的章程为模式,实行依法管机与机手自治相结合。我在与机手们座谈时,他们说,大家马,大家骑,有一个章程约束着大家,大家都照此办理。所以,协会要开展一项工作,只要招呼一声,便自觉行动起来。

通过调研,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农机协会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农机协会既保证了民办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又强化了农机的使用管理,更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和农机户的经济效益,应当大力提倡,加快发展。

多年来,围绕着农机化的发展,我写了不少登在内部参考上的调查报告。我认识到,只有思想上确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心里想着群众的疾苦,才能把发生在基层的问题及时地反映上去,把群众不敢说、不肯说或者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反映出来,这也是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应尽的职责。(完) 



http://farm.00-net.com/nz/nj/2008-6-13/nj_7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