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杜老万”的农机致富路

网友投稿  2008-07-07  互联网

易冬青

初识杜金海,是我到兖州市大安镇农机站工作的第三天。

那天,我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听到敲门声,我抬起了头。一位50多岁身材结实的男子,站长叫他金海。他声音洪亮的问站长,补贴政策下来没有。站长说还要等一等,到时通知他。寒暄几句,他便起身走了。

没过几天,我在市局领到了一份荣誉证书。打开一看,正是济宁市农机局奖给农机大户杜金海的。原来拥有数台农业机械的杜金海正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定驾驶技术的杜金海就承包、租赁了村集体的一台泰山25型拖拉机。除农田作业外,基本闲置。为寻求出路,他与大安镇粮所签定运输合同,负责运输粮食,兼做其他运输工作。在当地人还都不富裕的情况下,杜金海成为当地第一个万元户,外号“杜老万”。

通过十几年的辛勤劳作,在党的“兴机富农”政策指导下,杜金海从以租赁、承包集体的拖拉机到1994年购买第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完成了白手起家、原始积累的过程。当时小麦联合收割机还未曾普及,辛苦几辈子的人们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减轻麦收负担,争相机收。加之当时机收成本低,经济效益很好,当年即可收回小麦联合收割机成本。

尝到甜头的杜金海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扩大规模。几年间从向明、南通,再到大丰,小麦联合收割机就已淘汰了3台。他说:“如果要干好,必须更新快,落后就要被淘汰。”简单而深刻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一个有知识、懂技术、会维修的新兴农民的基本认识。

由于杜金海接触农机较早,通过十几年的摸索研究,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家中所有机具,大小毛病,完全自拆自装,自修,自己保养。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资金,还锻炼了技术。

大安镇近2000多亩耕地,其中1/3由杜金海承包耕耙播收一体化机械作业。每年“三夏”之后,就将机具整修、保养,以备“三秋”;刚热热闹闹的过完年,就准备春耕。750多亩地,杜金海带领他的农机作业队,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着,从未延误农时。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丰收的喜悦带给大家。如果谁家暂时困难,交不上机收款,老杜从不上门催要。少则欠一年,多则两到三年,到时算算,连成本也不够。可老杜却说:“谁家没有困难呢!帮人怎么都是帮,交不上钱,总不能让麦子在地里站着吧!没有收成不就更穷吗?咱富了,不能忘了还穷着的人家。”质朴的话语,金子一样的心。为此,他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入镇农机合作组织,以富带贫,共同致富。

安居才能乐业,沿着兴安大道,到大安镇往西200米路南,就是杜金海的家。一座镶嵌白色瓷砖的二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中间,格外醒目。红砖铺就的地面沿着公路一直通到门口,干净整洁。楼外停放着两台上海50型,一台山拖80型,一台山拖25型拖拉机。两台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农具一应俱全。走进屋去,宽敞明亮。完全不像想象中的农机户那样配件乱放,各处黑乎乎,油腻腻的样子。靠北墙一面工作台,上面整齐码放了各种修理工具,一些替换零配件也擦拭干净,分类放置。

老杜是个爱车的人,他宁愿把十几万买的现代轿车露天停放,也不愿让为他立过汗马功劳的农业机械遭受风吹雨淋。为此他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多次协商,总算争取到了一块60m2的空地,盖起了车库,把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请了进去,一颗心才安定下来。

过去,人们都为“三夏”愁白了头,农村甚至有“麦急”之说 。为抢收小麦,有的人累的腰直不起来。现在,在每购买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给予3000元政策的鼓舞下,大安镇今年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49台,极大缓解了小麦机收需求。杜金海也在原有农业机械的基础上,新购山拖80型拖拉机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台,共获国家补贴4万多元。

在享受购买补贴之际,老杜又遇到新问题。由于更新设备,投入较大,资金一时不能到位。镇农机站得知情况,及时上报,镇政府紧急部署,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老杜感激地说:“镇领导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努力让群众满意,我们做老百姓的,还有什么日子过不好呢!”朴实的话语发自内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三夏”期间,老杜组织的附近5个村,近1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农机跨区作业队,远赴安徽砀山进行小麦收割。短短5天时间,收割小麦近4000亩,创造经济效益20多万元。大伙一个个喜笑颜开,都夸党的政策好,夸“杜老万”的信息灵。

几年来,杜金海获得荣誉无数,可他从不居功自傲。面对各种赞誉,老杜总是说:“我所做的,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本分。我就想用现代化的耕作机械取代古老落后的耕作模式,带着大伙尽快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农机局) 



http://farm.00-net.com/nz/nj/2008-7-7/nj_7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