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网友投稿  2008-04-15  互联网

江苏省农机局 张耀春

农机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只有积极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力争使得农机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协调,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并重,真正将农业机械化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至少应有“七个转变”:

一、从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财政、信贷、保险等综合扶持政策转变

我国及各省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是一种补偿性、维持性、稳定性、引导性的财政政策,应属于保护性反哺,其目的是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逐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作业的条件,短期之内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有所选择,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补贴的模式来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同时,国家有必要尽快制定农机购置补贴的相关法规,将其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熏以保证农机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节约每年政策制定、动员、宣传和执行的成本。

农机购置财政补贴政策,不是一种有利于农业市场长期发展的市场行为。因此,要积极向财政、信贷、保险等综合扶持政策转变。一是信贷。要尽快出台配套的低息或贴息、购机贷款担保等政府优惠贷款政策,对农机购置补贴以外的费用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二是燃油补贴。对农业机械作业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完善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三是保险。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农机保险制度,支持农机保险业务的开展,鼓励农民参加农机保险,对参保的农机户可享受优先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

二、从注重农机安全生产过程监管向农机安全全面发展转变

农机安全生产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过去我们更多地注重农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 “管、审、批”,今后应把工作任务集中到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上来,积极向 “扶、帮、助”的农机安全全面发展转变。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二是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完善监管的体制机制。四是加快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装备建设。五是建立精干的执法队伍。

三、从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向主要农作物、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并重转变

在注重增加农机装备总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加强宏观引导,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继续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推广步伐,扩大油菜机直播技术试验示范,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确保油菜机械化生产实现实质性突破。加快特种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步伐。

四、从以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为主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转变

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把农机科技创新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农机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择优培养一批重点农机科技型企业,全面提升生产制造能力和水平,打造知名农机科技型企业和名牌农机产品。对引进重大装备及承担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农机企业与高等学校、农机科研机构、推广部门建立利益紧密联结的开放式农机科技创新,产、学、研之间通过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互通、信息共享。

五、从农机以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产后延伸的新型多元化、社会化农机服务转变

大力发展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机械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市场发展,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努力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创建农机服务产业品牌,推进农机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实农机跨区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机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六、从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向区域间相互促进、共促发展转变

在进一步发挥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作用的同时,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项目,根据不同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机械化技术试点示范,促进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的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引进来”,“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化技术合作和交流,走有各自特色的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

七、从农机粗放使用向农机节能减排环保转变

农机化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节能减排,要降低农机对石油产品等能源的依存度,减少经济和技术风险,应在节水、节电、节油、节地上做文章,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大力引导和促进节能的农机和以电能、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农机的科研、生产和推广,出台奖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从事科研、生产、推广节能环保农机、非石油能源农机的组织和单位有利可图,让燃油利用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农机生产厂家转向节能环保农机、非石油能源农机的生产或者被市场淘汰。



http://farm.00-net.com/nz/nj/2008-4-15/nj_7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