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5-22  互联网

白人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三提高”的重要内容,强调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关系,有足够的清醒认识。

一、促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首要条件

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六用”、“三提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为什么把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列为“六用”之首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从理论分析,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首要条件。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代替传统经验技术和落后的人力手工工具、畜力农具,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特别指出,“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只是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的劳动资料更能显示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204页)所以,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器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工具,是用现代生产要素代替传统生产要素,使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场革命。正如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点一样,这场农业发展史上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革命,起点是农业机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423页)现代农业机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人力手工工具或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使农业生产技术由凭经验生产转变为科学生产,必然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使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得到很大提高。因而,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首要条件,应列为“六用”之首。进一步说,“六用”中之其他“五用”,也需要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支持。二是从实证分析,世界上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毫无例外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前都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一般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要早20~30年。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因素而不是同步因素,农业现代化是在农业机械化基础上的更高发展阶段。所以,世界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也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三是法治分析,我国已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立法目的就开宗明义的规定是“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因此,从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是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必然要求,是使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走上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法治轨道的必然要求。

二、认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机遇,顺应规律,抓住机遇,努力推进发展

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体上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进入高级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初级阶段迈向中级阶段的跨越期。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发展阶段。从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发展到中级阶段,常常表现出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格局变化、整体素质提高三大特征。

发展速度加快是中级阶段的显著特征。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初级阶段发展较缓慢,而中级阶段发展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才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进入中级阶段后,由于已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与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都已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得到多数农民认可,农业机械普及加速规律的作用成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的内在基础,这种内生成长的发展动力是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认识规律、顺应规律,就可以健康地、事半功倍地加快发展。如今,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努力,大约还要奋斗20年左右,可以完成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历史使命。也就是说,中国可望在本世纪20年代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奠定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基础。那时,世界上第一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由中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中国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前进。因此,这20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黄金发展期,农机人大有可为,我们必须为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不懈努力。

发展格局变化,整体素质提高,意味着农业机械化由初级阶段发展到中级阶段,不仅有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有质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机作业格局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并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种植业机械化主攻重点由初期的耕整、排灌、植保机械化向种植、收获、收后处理、加工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新增长点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向各地优势农产品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机化发展新格局;农业机械装备向技术含量提高,功能增多,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系列化发展,现代农业装备逐渐形成系列产品、成套设备、机器体系;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由资源开发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提升,为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提供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撑。把大量占用、消耗人力和自然资源,对自然依赖很大,劳动生产率很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农业装备,节约人力和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农业素质和农业机械投资效益;农机经营格局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农机服务使农机户和受服务农民双赢,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由传统要素向现代要素转变。活劳动大量被物化劳动替代,劳动资料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机器装备代替传统的人力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农业劳动者数量大幅度减少,素质大幅度提高,形成增机减人、育人、转人的发展格局,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发展已进入增机减人的新时代;机械化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由辅助地位向主导地位演变,农村面貌呈现三新(新装备、新农民、新生产方式),使农业素质、效益提高和竞争力增强,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缩小。农机户成为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农机手成为农村有文化、技术,科技素质高,热心从事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和热心为大家服务,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从发展环境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对农机化需求日益迫切,农机市场供求两旺,农机工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决定了这一时期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业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扶持引导力度,财政补贴连续几年翻番增长,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内容不断拓展。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在关键时期解决好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三、推进农机化,发展现代农业,要抓好重点和着力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强化“五大支撑”,提供“两个保障”。五大支撑:一是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支撑,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特别提到发展新型农用工业,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尽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二是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撑。特别提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三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支撑。特别强调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材料供给、就业增长、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四是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特别提到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五是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特别提到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两个保障: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提到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二是深化改革,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特别提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联系农业机械化实际,把强化“五大支撑”,提供“两个保障”的有关工作抓紧抓好。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国家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的政策引导下,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时,坚持发挥市场在农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丝毫不能减弱,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更要着重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形成农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用好投入,提高投入效益上下功夫。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农民欢迎的原则,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抓好推进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和为有优势有特色的主导农产品提供农机化支撑,把主攻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与推进优势农产品机械化、产业化结合起来,抓好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新增长点,形成各地特色,提高农机化效益。同时,要抓好农机作业服务和流通服务,大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利用效率,走符合国情的农机共同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真正做到兴机富农,利国利民。

总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顺应趋势,符合规律,引领发展的重大任务,农机战线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在新阶段取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为在中国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farm.00-net.com/nz/nj/2007-5-22/nj_7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