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青岛:农机强市“十一五”再展鸿图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9-18  互联网

记者 杨 雪 通讯员 任洪珍

到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20万千瓦,是2000年的1.3倍;全市农业机械总值38亿元,是2000年的1.42倍,全市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72%和54%,其中,小麦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均达到98%以上,实现了生产环节的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收率达到25%,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22个百分点,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了生产进度,“三夏”变“两夏”,由过去的一个月左右缩短到6—7天,“三秋”“两增收”,生产时间缩短了一半;2005年农机服务总产值32.3亿元、农机增加值23.75亿元,农机化为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30元,贡献率为7.4%……

6项全国先进、6项全省先进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全国农业机械化管理先进单位,农机化发展水平的24项具体指标对比中,有13项居全国第一位、两项居第二位、4项居第三位,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机强市……

这就是青岛市农机系统向我们交上的一份“十五”农机化发展的答卷。成绩是傲人的,但也来之不易,它凝聚了青岛农机人的智慧与汗水,也凝聚了青岛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还凝聚了青岛市政府领导人对农机化发展工作投入的巨大热情。下一个五年,青岛农机人将以更大的热情与投入谋划一个更恢宏的农机化发展鸿图。

各地发展有高招

在青岛各地,农机人都在你追我赶的为农机化发展谱写新篇章。

为保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顺利进行,即墨市成立了跨区作业领导小组,农机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科室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协会和农机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建农机服务联合体,将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编成组,配备指挥调度车、技术保障车,加强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并为每名机手发放了作业路线图、联络信息表,使整个跨区作业的指挥、服务机构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组合、行动统一的整体。去年,即墨市农机局组织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等2480台农业机械,在豫、皖、苏等省内外9个作业地点开展了三夏、三秋、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跨区作业,为农民增收4800多万元。

胶州市则围绕服务“三农”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实践。他们注意实行市场化运作,注重发挥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农机合作经济组织捕捉信息快、机动灵活的优势,实行内“统”外“联”,组织“公司+农户”联姻发展,即农机合作组织对内把机械统一组织起来,对外以签订合同的方式集中联系承揽作业任务。去年全市共签订麦草购销合同15万亩,签订玉米秸秆购销合同10万亩。目前胶州的农机“一条龙”服务的领域已经由“三夏”扩展到了“三秋”、“冬春”农业生产以及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形成了“三夏”“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打捆)-麦草运输-玉米精播”、“三秋”“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秸秆还田(青贮)-旋耕播种-粮草运输”、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械挖掘-装载-搬运-推平”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机“一条龙”作业模式。全市农机“一条龙”作业面积已占整个作业面积的60%以上。

平度市农机部门又在培训上做起了文章。在全市大力推行了“一训三证”组合式培训模式,积极开展了职业教育和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组织了多次劳动力转移培训会议,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组织筹备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培训东西部合作洽谈会”,在机电工程学校还与韩国圣德大学结为姊妹学校,计划每年为对方输送出国留学生100人,并成立了亚洲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还有莱西打造的“平安农机”、胶南实行的“兴机富民”、崂山的秸秆综合利用……青岛各地农机化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政府领导再谋农机大规划

在日前召开的青岛市农机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上,青岛市委副书记王文华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既为农机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以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前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

王文华指出,在“十五”的开局之年,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机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落实。青岛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要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把推进农机化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机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各区市要制定“十一五”农机发展规划,把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建立和完善检查考核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心管理、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用好补贴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切实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扶持。要多渠道增加农机化投入,扩大补贴规模,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要将购机补贴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使青岛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一个较大提高;要做到购机、用机、管机相结合,保证机具质量、数量及时到位,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推进农机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新思路,不断创新农机化发展的新模式;要加强管理与指导,搞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市场的信息发布和传递工作,为群众架起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

青岛市副市长张元福也强调,目前青岛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比较低,体现在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不高。影响青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因此青岛农机补贴的范围就要紧紧围绕玉米、花生、茶叶收获机械的10个项目实施。从2005年开始,加上“十一五”,青岛要争取利用六年的时间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另一个薄弱环节是农机协会的发展问题。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农业生产的组织主要是靠协会,特别是台湾的农业协会办的很好,值得借鉴。针对这两个问题,青岛市农机系统一定要好好研究。

山东农机办林建华主任肯定了过去的五年是青岛市农机化工作突破最大、亮点最多、发展最快的五年。青岛市作为全省农机化发展的龙头,有条件、有能力在农机强省建设中先行一步。希望青岛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推动全市农机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继续为全省农机化工作提供经验,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农机人描绘“十一五”新鸿图

青岛农机人没有满足于过去五年的成绩,在未来的五年,青岛农机化还会实现新的飞跃。青岛市农机管理局局长黄聿颂为青岛“十一五”的农机化画出了新鸿图。

“十一五”期间,青岛农机化发展具体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农机化总量显著增长。到2010年,农业机械总值达到50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750万千瓦;全市农机总动力、农机总值比2005年分别增加31%、36%;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二是农机化发展质量显著改善。到2010年,玉米、花生、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在小麦生产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力争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0%,率先在全国全省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水产养殖机械化程度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三是农机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逐步健全销售、维修、作业、运输“四大市场”,农机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农机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各级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到800个;全市农机从业人员达到48万人,从业人员比2005年增长21%。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达到30亿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黄聿颂指出,围绕实现“十一五”全市农机化发展目标,青岛市农机部门将突出“三大重点”,即全力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活动、深化创建“兴机富民”服务品牌活动。实施“三大战略”,即创新示范战略,大力推进农机“一条龙”服务;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人才兴机战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四个体系”,即加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对农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黄聿颂提出,今年青岛市农机系统要重点提升“十大水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二是全面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年内玉米机收率达到1/3,争取达到35%,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三是大力推行农机作业“一条龙”,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化水平。四是搞好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水平。五是组织好农机“三大跨区作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六是加强农机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组织化水平。重点发展三种类型:各级农机管理服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领办的农机合作社、村两委与农机大户合办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创办的农机合作社。争取建立农机合作经济服务组织100个以上,抓好10个示范典型,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七是继续加强“平安农机”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八是强化农机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水平。九是加强农机法规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依法行政水平。十是深入开展“兴机富民”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工作水平。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一五”期间,青岛农机人还会为我们展现更加美好的农机化发展鸿图。



http://farm.00-net.com/nz/nj/2006-9-18/nj_7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