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专家解读:农机农具保养维修市场潜力大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0-30  互联网

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购机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加大,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30亿元,6年翻了近8番,实施范围由66个县拓宽到所有的农牧业县。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广大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4~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农机补贴资金达到121.6亿元,受益农户225万户。今年预计各级财政投入农机补贴资金将达到150亿元,受益农户200万户。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22亿千瓦,比2003年增长36.1%,年均增长6.1%。大马力拖拉机、高性能农业机械、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

随着农村农业机械化扎实推进,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市场持续火爆,农机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广泛大量使用也带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发展,然而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大型农机具快速增长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农机化已有中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跨越,而农机维修服务行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满足农机化快速发展对农机维修服务要求。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是在自发和无序中发展,发育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

(1)农机维修(厂)点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目前,农机维修(厂)点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大多数是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零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专项维修点又以电气焊、补胎充气等专项修理为主。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修理的维修(厂)点很少。

(2)经济效益差。很多维修点属于微利状态下维持经营,不少乡村维修点属于季节性维修点,农忙季节营业,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歇业。有些维修网点为了创造规模效益,维持维修点的正常运转,采取了维修与配件兼营的经营方式。

(3)维修服务质量不高,维修人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相当一部分维修点设施简陋,在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维修设备的条件下从事农机维修服务,维修工艺简单,维修服务质量差。有的把换件修理作为主要修理工艺,有的超技术能力承揽维修业务,造成新的机械故障,引发维修质量纠纷。有相当一部分农机修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对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接受能力差,接受渠道也窄。特别是近几年高新农机具的普及使用,对维修技术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维修行业低水平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服务要求。

(4)农机维修市场还处于分散化、简单化的初级阶段。个体维修(厂)点规模小,基本上都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还没形成专业化、集团化和分工协作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农机维修市场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近两年,少数乡镇出现了农民自愿结合的农机维修合作组织,但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规模合作组织。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10-30/nj_3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