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黑龙江垦区着力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0-09  互联网

:谢振华 高长利

金秋的北大荒,大豆摇铃,稻谷飘香,到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黑龙江垦区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装备和科技优势,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档次,战胜了春旱、夏涝等历史罕见的多重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据省农垦总局统计局实际测产显示,今年垦区粮食总产达330.5亿斤,比上年增加46.4亿斤,增长16.3%,创造了4年增产粮食130亿斤的奇迹;粮食商品率为92.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粮食商品量达305.1亿斤,首次突破300亿斤大关,可保障全国一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

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60多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累计生产粮食3922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065亿斤。目前,黑龙江垦区用全国四十五分之一的耕地保障了全国十三分之一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

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告诉记者:“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黑龙江省考察时要求垦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这是党中央对垦区今后发展发出的新号令,提出的新期待。当前,垦区上下正在全面掀起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努力提高垦区农业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垦区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垦区由农业机械化逐步迈向农机现代化

北大荒60多年的开发建设史,也是一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目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装备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拥有农机资产总值87.52亿元,农机总动力达564.3万千瓦,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被誉为“中国农机化事业的排头兵”。

今后3年(2010—2012年),黑龙江垦区计划投资58.51亿元,从国外引进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6337台件,再新建200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5万亩/个),对近年来已装备的256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进行补齐配套,购置一批经济作物机械及农用飞机。“到那时,我们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将突破650万千瓦、农机化率达到98%,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发展水平保持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说。

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插上了翅膀

黑龙江垦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现代化大农业支撑能力。近年来,垦区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

“十五”以来,垦区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课题)216个,有1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8项科技成果获省部奖励。目前,垦区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黑龙江垦区拥有一支由15个科研院所,9个技术推广中心,103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和7万多科技人员组成的庞大科技支撑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垦区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领直接到人”。

为让新技术快速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垦区大力推进科技示范战略,实施了百亩试验地、千亩示范田和万亩展示区的“百、千、万”工程。目前,垦区建立和完善科技示范园区60个,科技示范带2700多公里,示范面积600多万亩。并开展了“六大”作物高产攻关活动,培育了一批水稻和玉米单产超1800斤、大豆超520斤的高产典型。健全农业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跨越

自开发建设以来,黑龙江垦区始终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为己任,坚持不懈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三次跨越,即由1978年的不到50亿斤,到1995年达到100亿斤;到2005年突破200亿斤;到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330.5亿斤。

多年来,黑龙江垦区把提高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作为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突破口,不断加强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建设。目前,垦区已经建立物流、种业、保险等大型专业化公司,服务范围覆盖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部环节,种子加工、水稻育秧、粮食处理全部实现了工厂化。

黑龙江垦区历史上一直是以麦豆种植为主,多数年份是丰产不丰收,平均亩产只有200多斤。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几代北大荒人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压缩小麦、大豆播种面积,实施“以稻治涝”战略,彻底改变了多年单一麦豆生产模式,积极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垦区今年通过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新增粮食18.9亿斤;通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新增粮食17.3亿斤。

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为解决产业断层,抗风险能力不强问题,黑龙江垦区建立起了“贸易为龙头、加工为中轴、种养业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证”的现代农业体系,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共同推进快速发展态势。

站在与国际竞争的大市场平台上,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依托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培育和打造了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等15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油、米、面、薯、乳、肉等十大主导产业,并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中国驰名品牌。

目前,垦区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处理鲜奶能力77万吨,生猪屠宰能力500万头,粮豆、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70%和100%。这些企业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龙头反哺基地等利益联结机制,在龙头与基地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有效保护了种粮职工的积极性。垦区在做大龙头企业的同时,着力在“做强”上下功夫,企业每年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以上。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相继投产,提升了企业的产业层次,推进了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拓宽和延长了产业链条。如今的北大荒,彻底告别了原字号农产品。目前,黑龙江垦区已拥有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乳珍、冻干粉针等20多项在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

隋凤富向记者描述了黑龙江垦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垦区优势,着力做强五大产业,完善四大支撑体系,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以贸易为龙头,以加工为中轴,以种养业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涵盖整个农业经济链条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化超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示范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维护边疆繁荣稳定作出新贡献。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10-9/nj_3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