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铁牛遍布黑龙江省 农业生产如虎添翼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18  互联网

我们伟大祖国走过的辉煌的60年,也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突飞猛进的60年。6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从建国初期采用的笨重的锄头、牛马犁,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四轮拖拉机,到今天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那些先进的、全自动的智能化大农机正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为增加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黑龙江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粮食产量从60年前的100亿斤提高到2008年的800亿斤,近5年又实现连续5年大丰收,商品粮输出量居全国首位,这其中黑龙江省高达85%的农业机械化率功不可没。

60年来,黑龙江省围绕三大主栽作物田间生产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251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了111.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和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分别达到了42.4万台和4741台。而在1949年,黑龙江省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只有225台。到1970年,黑龙江省机械化耕地程度仅为58%。现在,全省农村机耕、机播和机收程度分别达到95.2%、85.6%和44%,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85%,居全国第一位,这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农业也因此被誉为骑在铁牛背上的农业。

大农机带动大农业

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产粮大省,建国60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之所以连攀高峰,农业机械化发挥了关键的“火车头”的作用,其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已达30%以上。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一直是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农业机械化从根本上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发展。

变革农业生产方式 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原来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转变,它改变了农民完全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

建国初期,农民种地靠“三弯”(弯钩犁、锄、镰),“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非常低。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小型拖拉机虽然出现了,但由于配套农具严重不足,农民只好用拖拉机牵引旧农具,人扶着犁跟在后面跑,这种现象被农民戏称为“犁后喘”。如今,种地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那些先进的大农机都是全自动的,操作者只要坐在驾驶室里按动电钮就行了。据测算,如今,在全省的种植业生产中,机械整地占90%以上,旱田机械播种占85%以上,机械深施肥占85%以上,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达到80%,农业机械化承担了全省农业劳动总量的85%,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力。

农业机械化将农民从笨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缩短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降低了费用。比如水稻插秧,如果靠人力来做,它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投入又高,一般一个农民一天只能完成1亩水稻的插秧工作,而1亩水稻的插秧费就高达75元。近两年,黑龙江省重点发展了水稻插秧机械化,基本解决了水稻插秧作业环节农时紧、劳动力紧张的难题。水稻机械插秧省工省时,其作业效率比人工插秧高出18—20倍,更重要的是使广大稻农实现了水稻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据测算,机械插秧亩成本平均比人工插秧降低40%,亩均增产10%。机械还插秧可以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期,有利于集中防治水稻病害。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农民离开土地拓富路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大、地势平坦、耕地连片,实现农业机械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适合大型现代农业设备作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变了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土地的现状,有力地推进了土地集中连片,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使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在龙江大地上出现。据粗略统计,现在全省土地连片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

海伦市海北镇4个村连在一起的深松整地地块面积达18000亩,是目前全省农村最大的连片地块,其面积大概相当于168个标准的足球场。连片深松整地,使大农机发挥了用武之地。大农机能够实现规模作业,减少空耗油,降低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使深松整地都达到了标准。

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黑龙江省建立了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主导,以农机大户为补充,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农机服务组织格局。目前,全省农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已有1.8万个。合作社所在村80%的耕地都实现了统一种植、连片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黑龙江省开始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已成为全省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动机”。目前,1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就已完成土地流转44.2万亩,每个试点平均规模经营土地4.02万亩,试点中千亩以上连片耕地多达91块。今年黑龙江省将利用北欧贷款组建30个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覆盖耕地150万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已不满足单一的种地收入,近几年农村的一些劳动力开始向大中城市及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使农忙季节劳动力出现不足。农业机械化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机作业服务的建立和发展,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加快了农村内部分工分业。外出务工农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在土地收入不减的同时,又增加了务工收入。一些农民也开始购买农业机械为其他农户开展代耕服务,这样既解除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农机作业合作社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租赁的形式,将1.3万亩耕地由农机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将全村85%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畜牧养殖、木材加工和发展劳务经济,目前全村外出打工人员就达128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70%。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机作业合作社所在村劳动力转移已近10万人人均年增收都达到5000元以上。

    抗灾保丰收 大农机抢农时夺积温     随着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抢农时增积温、抗灾害增肥效、效率高用工少、标准高耗能低、增产多损失小等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春旱发生频率达80%,全省具有灌溉能力的耕地不足20%。因此加强深松整地,建立土壤水库,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土壤耕作制度,坚持松、浅,免三年轮耕,推进小麦、水稻、大豆秸秆还田和玉米根茬还田,通过秋季深松整地,使秋雨春用,春旱秋防,建立“土壤水库”,蓄水保墒,抗旱防洪,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和提高。同时,大型农业机械在春季实行连片机械化播种,起到了抢农时、夺积温的作用,确保了黑龙江省农业抗灾夺丰收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春天黑龙江省遇到了近年少有的春季低温,播期普遍拖后,但由于有各类农机装备的保障,全省春季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因此加快了整地和春播进度,做到“地等时”而不是“籽等地”,实现了农机化生产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证了春播生产的及时完成和标准到位。实现了起步晚结束不晚的目标,各种作物都种在丰产期,农机作业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春季全省农村共完成机械整地6815.2万亩,其中标准化整地5711万亩;机播面积达到13817万亩,机械浇灌面积1430万亩,共投入各类农机具112.78万台(套)。    由于春季低温,今年双城市春整地推迟了10天。为抢抓农时,双城市就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新购进100马力以上拖拉机115台,并为每台机车配套一台多功能整地机。3月20日,这些新购置的机具已全部到位,并投入春耕整地。农机部门同时从哈尔滨市一大型农机公司引进多功能整地机20台,解决了一些乡镇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不足的问题,使这些乡镇按时完成了春整地任务。    这样经过努力,双城市的农民将低温贻误的农时抢了回来。虽然今春的播期拖后了,但春播的结束期并未拖后。4月18日,全市春整地全部结束。28日,280万亩玉米播种任务全部完成,比往年提前了3—4天,为农业增产增收创造了先决条件。     与此同时,今春,很多农民采用先进的农机具进行机械精量保墒播种,并实行坐滤水种,提高技术标准,确保一次播种出全苗。以往农民春天播种前只对土地进行灭茬,今年农民开始使用旋耕机,将灭茬、起垄和播种三项作业一次完成,这样就保证了播种质量。双城市幸福满族乡玉米播种已全部采用播种机,该乡共有175台玉米播种机,一天能播种近1万亩地。今春,农民不到10天就完成了全部玉米播种任务。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测算,通过大农机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加深土壤耕层,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起宏大的“土壤水库”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可使粮食增产15%。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为13%。    农业增产除了先进的农艺技术外,更需要农机技术的实施。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良种与良法结合、农机与农艺结合,把单项技术组装配套。广泛实施的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水稻稀植技术,大豆垄三栽培、行间覆膜和窄行密植技术等多项优质高效适用技术,都是以农机化技术为载体加以实施,既推动了农业节本增效,又实现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通过农机标准化作业大豆、玉米、水稻分别亩增产20公斤、100公斤和50公斤。    黑龙江省水稻产区通过使用机械插秧,使广大稻农实现了水稻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据测算,机械插秧亩成本平均比人工插秧降低40%,亩均增产10%。机械还插秧可以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期,有利于集中防治水稻病害,其用水量是常规育秧用水和灌溉用水的7/10,苗期用量也可下降2/3,因此机械插秧能省药、节水、节种。在水稻主产区庆安县,政府引导农民在耕、播、收过程实行全程机械化,亩均增产近百斤。    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完成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1230万亩;玉米密植精播机械化技术完成480万亩;水稻节本增效耕作栽培技术完成365万亩;大豆窄行密植机械化技术完成270万亩;亚麻机械化技术完成65万亩;马铃薯机械化节本降耗技术完成56万亩,并在保护性耕作、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又执行了三项农机科技示范项目: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项目、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农业机械的科技载体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全面启动农机化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大型农机化发展道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龙江农业机械化三大亮点    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    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是黑龙江省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上的自主创新,现在它已是黑龙江省农机化事业的一面旗帜,也成了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    早在2003年,为探索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黑龙江省政府投资1800万元在克山、海伦、呼兰、富锦4个县(市)18个村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试点。此后3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其数量也由两位数发展到了三位数。到2008年,全省农机作业合作社总量已达到1216个,每个合作社投资100万元。    2008年,黑龙江省启动了以农机化为牵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每个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当年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这些合作社技术先进、机制灵活,全部装备现代化的农机具。并组织土地连片,规模作业,做到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探索有效的人、机、地结合方式。从此,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开始提档升级。投资由过去的1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建设规模也相应扩大,农机装备由以国产农机具为主,发展到大部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农机具。今年上半年,又分别在哈尔滨市的呼兰区、兰西县、宾县、肇东市、甘南县新组建了一个大型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招标采购的国内外农机装备191台(套)已全部到位。    与此同时,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构建符合实际的整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黑龙江省开始在富锦市和北安市以县为单位组建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整县推进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方案已确定,合作社的选址和布局也已完成。其进口农机装备已陆续到位,总共采购进口农机262台套,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将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为装备农机合作社,备战今年的秋收与秋整地,目前,黑龙江省近年来最大一单农机采购项目招标工作已经开始,此次采购项目金额达到1亿美元。采购的机型主要为21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大型联合收获机和大型植保机械,部分设备还将配备卫星定位系统。早在2001年,省政府就集中采购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以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工作。近几年,采购规模逐年扩大,节资额不断提高。从2001年至今,采购金额总计48.7亿元。今年的采购规模更是前所未有,仅今年前8个月就达到20亿元。     现在,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正如一列不断提速的火车。今年,黑龙江省再出创新之举,开始探索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农机化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上半年,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已分别在嫩江县、依安县、宝清县等10个县建设3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其总投资规模为5700多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亿多元),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为150万亩耕地实行标准化作业服务。    由于农机合作社多是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整地、播种、施肥、收获,一环扣一环,因此提高了农业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田作业全面实现了标准化,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平台和纽带,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而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农机合作社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全省标准化农机作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16个。五年来,农机作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和农业开发办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农机作业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

    跨区作业——农垦和农村互利双赢    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场县共建、跨区作业”是又一个可贵的创举。多年来,通过“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利用农垦系统富余的大型农机具到地方农村进行跨区作业,既为农场大型农机具提供作业市场,又为农村解决生产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不仅更好地发挥了农垦大型机械的潜力和农业生产技术优势,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壤耕作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高了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开始于2002年。在“场县共建、跨区作业”之初,黑龙江省农机跨区作业只是在整地和收获作业环节上,近两年已扩展到整地、起垄、精播、大豆行间覆膜和收获等多项作业;从大田农机作业扩展到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从利用农场的剩余机械力量为农村服务,扩展到向农村传播农垦系统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场县共建、跨区作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进了农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农村传统的种地方式是翻地、破垄等,在以往的种地过程中小四轮拖拉机一遍遍的下地,耕地只能达到20厘米厚,并且使土壤板结,形成大约5厘米的犁底层,土壤不透气、不透水。而农场是采用大型农机具深松整地,整地深度可达35厘米,而且深松、平整、细碎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减少机械下地次数,使土壤形成天然水库,属于保护性耕作。另外,大豆“深窄密”、“双行覆膜”、旋耕和超深松等先进的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在跨区作业地区广泛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开展“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的地方不仅使农场养机户增加了收入,也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农户普遍反映,使用大型气吸式播种机可节省种肥10%左右,机械收获可减少损失3%左右,农垦机械深松整地大豆亩增产25公斤以上。    2008年,黑龙江省“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又有新突破, 农垦部门充分发挥农场先进大农机的作用,共出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近5600多台到地方作业,全省共完成农机跨区作业面积1771万亩,比去年扩大了370多万亩。    深松整地——传统耕作制度的“黑色革命”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黑龙江省的土壤耕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全省深松整地面积逐年扩大,已由2000年的2563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5500万亩,基本上翻了一番,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降雨量小,土壤粘重,旱涝灾害频繁。深松整地是增强农业抵御旱涝灾害能力的一项治本性措施。据测试,松土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的地块,每亩能够增加70多吨的蓄水能力,这样可以明显缓解旱情。而在洪涝灾害发生时,深松整地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又能起到除涝的作用。另据比较,深松整地开展得比较好的农垦区域,小麦、大豆、玉米、水稻亩产分别要比土地未深松的农村高50、100、150和200公斤。这意味着,如果全省深松整地都达到垦区水平,粮食总产将增加近百亿公斤。    为此,2007年,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始实行深松整地补助政策,并将这一政策持续实施了两年,每年投入7500万元资金对深松作业进行补贴,以调动广大农民进行深松整地的积极性。    回顾多年来整地的历程,大致经过了牛马犁、“小四轮”和大农机三个阶段。整地的深度也相应的由10厘米、15厘米,到如今的35厘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尤其在2007年秋季全省深松整地的过程中,先进的大农机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此对大农机、对农业机械化、标准化,以至对农业现代化也都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四小机械化”得到大发展。即家家都养小四轮拖拉机,整地用小型整地机浅翻,播种用小型播种机,收获用一次只能收两三根垄的小型收获机。深松整地让农民认识到,并不是有了小农机就是实现了机械化。真正的农业机械化是采用先进的大农机,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要整地,大马力。”与小农机相比,大农机的作业效率能增加10倍以上。很多农民都表示,宁可多花钱,也要用大马力农机深松整地。    通过几年来的秋季深松整地,各地普遍认识到了深松整地的意义,纷纷加大了秋整地特别是深松整地工作的推进力度,对深松整地补助进行了全额配套。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匹配额度,提高了补助标准。通过对比,农民直接体会到了深松整地的好处。因此,近两年,广大农民深松整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地方的深松作业机械被农民“扣”下,农民在路上“截”拖拉机,要求安排深松整地的事情时有发生。    2008年深松整地的作业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作业连片规模扩大,条条趟趟零星整地明显减少。据统计,全省农村连片整地面积4628.7万亩,占秋整地面积的5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而且各地都注意了灭茬、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进行,目前,全省农村秋整地达到待播状态的6001万亩,占秋整地面积的77.8%,比上年增加了270万亩。

抗灾保丰收 大农机抢农时夺积温

随着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抢农时增积温、抗灾害增肥效、效率高用工少、标准高耗能低、增产多损失小等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春旱发生频率达80%,全省具有灌溉能力的耕地不足20%。因此加强深松整地,建立土壤水库,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土壤耕作制度,坚持松、浅,免三年轮耕,推进小麦、水稻、大豆秸秆还田和玉米根茬还田,通过秋季深松整地,使秋雨春用,春旱秋防,建立“土壤水库”,蓄水保墒,抗旱防洪,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和提高。同时,大型农业机械在春季实行连片机械化播种,起到了抢农时、夺积温的作用,确保了黑龙江省农业抗灾夺丰收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春天黑龙江省遇到了近年少有的春季低温,播期普遍拖后,但由于有各类农机装备的保障,全省春季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因此加快了整地和春播进度,做到“地等时”而不是“籽等地”,实现了农机化生产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证了春播生产的及时完成和标准到位。实现了起步晚结束不晚的目标,各种作物都种在丰产期,农机作业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春季全省农村共完成机械整地6815.2万亩,其中标准化整地5711万亩;机播面积达到13817万亩,机械浇灌面积1430万亩,共投入各类农机具112.78万台(套)。

由于春季低温,今年双城市春整地推迟了10天。为抢抓农时,双城市就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新购进100马力以上拖拉机115台,并为每台机车配套一台多功能整地机。3月20日,这些新购置的机具已全部到位,并投入春耕整地。农机部门同时从哈尔滨市一大型农机公司引进多功能整地机20台,解决了一些乡镇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不足的问题,使这些乡镇按时完成了春整地任务。

这样经过努力,双城市的农民将低温贻误的农时抢了回来。虽然今春的播期拖后了,但春播的结束期并未拖后。4月18日,全市春整地全部结束。28日,280万亩玉米播种任务全部完成,比往年提前了3—4天,为农业增产增收创造了先决条件。

与此同时,今春,很多农民采用先进的农机具进行机械精量保墒播种,并实行坐滤水种,提高技术标准,确保一次播种出全苗。以往农民春天播种前只对土地进行灭茬,今年农民开始使用旋耕机,将灭茬、起垄和播种三项作业一次完成,这样就保证了播种质量。双城市幸福满族乡玉米播种已全部采用播种机,该乡共有175台玉米播种机,一天能播种近1万亩地。今春,农民不到10天就完成了全部玉米播种任务。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测算,通过大农机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加深土壤耕层,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起宏大的“土壤水库”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可使粮食增产15%。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为13%。

农业增产除了先进的农艺技术外,更需要农机技术的实施。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良种与良法结合、农机与农艺结合,把单项技术组装配套。广泛实施的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水稻稀植技术,大豆垄三栽培、行间覆膜和窄行密植技术等多项优质高效适用技术,都是以农机化技术为载体加以实施,既推动了农业节本增效,又实现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通过农机标准化作业大豆、玉米、水稻分别亩增产20公斤、100公斤和50公斤。

黑龙江省水稻产区通过使用机械插秧,使广大稻农实现了水稻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据测算,机械插秧亩成本平均比人工插秧降低40%,亩均增产10%。机械还插秧可以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期,有利于集中防治水稻病害,其用水量是常规育秧用水和灌溉用水的7/10,苗期用量也可下降2/3,因此机械插秧能省药、节水、节种。在水稻主产区庆安县,政府引导农民在耕、播、收过程实行全程机械化,亩均增产近百斤。

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完成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1230万亩;玉米密植精播机械化技术完成480万亩;水稻节本增效耕作栽培技术完成365万亩;大豆窄行密植机械化技术完成270万亩;亚麻机械化技术完成65万亩;马铃薯机械化节本降耗技术完成56万亩,并在保护性耕作、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又执行了三项农机科技示范项目: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项目、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农业机械的科技载体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全面启动农机化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大型农机化发展道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龙江农业机械化三大亮点

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

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是黑龙江省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上的自主创新,现在它已是黑龙江省农机化事业的一面旗帜,也成了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

早在2003年,为探索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黑龙江省政府投资1800万元在克山、海伦、呼兰、富锦4个县(市)18个村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试点。此后3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其数量也由两位数发展到了三位数。到2008年,全省农机作业合作社总量已达到1216个,每个合作社投资100万元。

2008年,黑龙江省启动了以农机化为牵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每个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当年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这些合作社技术先进、机制灵活,全部装备现代化的农机具。并组织土地连片,规模作业,做到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探索有效的人、机、地结合方式。从此,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开始提档升级。投资由过去的1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建设规模也相应扩大,农机装备由以国产农机具为主,发展到大部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农机具。今年上半年,又分别在哈尔滨市的呼兰区、兰西县、宾县、肇东市、甘南县新组建了一个大型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招标采购的国内外农机装备191台(套)已全部到位。

与此同时,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构建符合实际的整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黑龙江省开始在富锦市和北安市以县为单位组建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整县推进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方案已确定,合作社的选址和布局也已完成。其进口农机装备已陆续到位,总共采购进口农机262台套,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将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为装备农机合作社,备战今年的秋收与秋整地,目前,黑龙江省近年来最大一单农机采购项目招标工作已经开始,此次采购项目金额达到1亿美元。采购的机型主要为21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大型联合收获机和大型植保机械,部分设备还将配备卫星定位系统。早在2001年,省政府就集中采购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以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工作。近几年,采购规模逐年扩大,节资额不断提高。从2001年至今,采购金额总计48.7亿元。今年的采购规模更是前所未有,仅今年前8个月就达到20亿元。

现在,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正如一列不断提速的火车。今年,黑龙江省再出创新之举,开始探索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农机化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上半年,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已分别在嫩江县、依安县、宝清县等10个县建设3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其总投资规模为5700多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亿多元),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为150万亩耕地实行标准化作业服务。

由于农机合作社多是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整地、播种、施肥、收获,一环扣一环,因此提高了农业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田作业全面实现了标准化,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平台和纽带,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而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农机合作社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全省标准化农机作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16个。五年来,农机作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和农业开发办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农机作业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

    跨区作业——农垦和农村互利双赢    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场县共建、跨区作业”是又一个可贵的创举。多年来,通过“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利用农垦系统富余的大型农机具到地方农村进行跨区作业,既为农场大型农机具提供作业市场,又为农村解决生产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不仅更好地发挥了农垦大型机械的潜力和农业生产技术优势,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壤耕作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高了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开始于2002年。在“场县共建、跨区作业”之初,黑龙江省农机跨区作业只是在整地和收获作业环节上,近两年已扩展到整地、起垄、精播、大豆行间覆膜和收获等多项作业;从大田农机作业扩展到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从利用农场的剩余机械力量为农村服务,扩展到向农村传播农垦系统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场县共建、跨区作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进了农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农村传统的种地方式是翻地、破垄等,在以往的种地过程中小四轮拖拉机一遍遍的下地,耕地只能达到20厘米厚,并且使土壤板结,形成大约5厘米的犁底层,土壤不透气、不透水。而农场是采用大型农机具深松整地,整地深度可达35厘米,而且深松、平整、细碎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减少机械下地次数,使土壤形成天然水库,属于保护性耕作。另外,大豆“深窄密”、“双行覆膜”、旋耕和超深松等先进的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在跨区作业地区广泛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开展“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的地方不仅使农场养机户增加了收入,也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农户普遍反映,使用大型气吸式播种机可节省种肥10%左右,机械收获可减少损失3%左右,农垦机械深松整地大豆亩增产25公斤以上。    2008年,黑龙江省“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又有新突破, 农垦部门充分发挥农场先进大农机的作用,共出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近5600多台到地方作业,全省共完成农机跨区作业面积1771万亩,比去年扩大了370多万亩。    深松整地——传统耕作制度的“黑色革命”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黑龙江省的土壤耕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全省深松整地面积逐年扩大,已由2000年的2563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5500万亩,基本上翻了一番,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降雨量小,土壤粘重,旱涝灾害频繁。深松整地是增强农业抵御旱涝灾害能力的一项治本性措施。据测试,松土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的地块,每亩能够增加70多吨的蓄水能力,这样可以明显缓解旱情。而在洪涝灾害发生时,深松整地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又能起到除涝的作用。另据比较,深松整地开展得比较好的农垦区域,小麦、大豆、玉米、水稻亩产分别要比土地未深松的农村高50、100、150和200公斤。这意味着,如果全省深松整地都达到垦区水平,粮食总产将增加近百亿公斤。    为此,2007年,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始实行深松整地补助政策,并将这一政策持续实施了两年,每年投入7500万元资金对深松作业进行补贴,以调动广大农民进行深松整地的积极性。    回顾多年来整地的历程,大致经过了牛马犁、“小四轮”和大农机三个阶段。整地的深度也相应的由10厘米、15厘米,到如今的35厘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尤其在2007年秋季全省深松整地的过程中,先进的大农机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此对大农机、对农业机械化、标准化,以至对农业现代化也都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四小机械化”得到大发展。即家家都养小四轮拖拉机,整地用小型整地机浅翻,播种用小型播种机,收获用一次只能收两三根垄的小型收获机。深松整地让农民认识到,并不是有了小农机就是实现了机械化。真正的农业机械化是采用先进的大农机,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要整地,大马力。”与小农机相比,大农机的作业效率能增加10倍以上。很多农民都表示,宁可多花钱,也要用大马力农机深松整地。    通过几年来的秋季深松整地,各地普遍认识到了深松整地的意义,纷纷加大了秋整地特别是深松整地工作的推进力度,对深松整地补助进行了全额配套。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匹配额度,提高了补助标准。通过对比,农民直接体会到了深松整地的好处。因此,近两年,广大农民深松整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地方的深松作业机械被农民“扣”下,农民在路上“截”拖拉机,要求安排深松整地的事情时有发生。    2008年深松整地的作业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作业连片规模扩大,条条趟趟零星整地明显减少。据统计,全省农村连片整地面积4628.7万亩,占秋整地面积的5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而且各地都注意了灭茬、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进行,目前,全省农村秋整地达到待播状态的6001万亩,占秋整地面积的77.8%,比上年增加了270万亩。

跨区作业——农垦和农村互利双赢

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场县共建、跨区作业”是又一个可贵的创举。多年来,通过“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利用农垦系统富余的大型农机具到地方农村进行跨区作业,既为农场大型农机具提供作业市场,又为农村解决生产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不仅更好地发挥了农垦大型机械的潜力和农业生产技术优势,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壤耕作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高了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开始于2002年。在“场县共建、跨区作业”之初,黑龙江省农机跨区作业只是在整地和收获作业环节上,近两年已扩展到整地、起垄、精播、大豆行间覆膜和收获等多项作业;从大田农机作业扩展到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从利用农场的剩余机械力量为农村服务,扩展到向农村传播农垦系统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场县共建、跨区作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进了农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农村传统的种地方式是翻地、破垄等,在以往的种地过程中小四轮拖拉机一遍遍的下地,耕地只能达到20厘米厚,并且使土壤板结,形成大约5厘米的犁底层,土壤不透气、不透水。而农场是采用大型农机具深松整地,整地深度可达35厘米,而且深松、平整、细碎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减少机械下地次数,使土壤形成天然水库,属于保护性耕作。另外,大豆“深窄密”、“双行覆膜”、旋耕和超深松等先进的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在跨区作业地区广泛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开展“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的地方不仅使农场养机户增加了收入,也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农户普遍反映,使用大型气吸式播种机可节省种肥10%左右,机械收获可减少损失3%左右,农垦机械深松整地大豆亩增产25公斤以上。

2008年,黑龙江省“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又有新突破,农垦部门充分发挥农场先进大农机的作用,共出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近5600多台到地方作业,全省共完成农机跨区作业面积1771万亩,比去年扩大了370多万亩。

深松整地——传统耕作制度的“黑色革命”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黑龙江省的土壤耕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全省深松整地面积逐年扩大,已由2000年的2563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5500万亩,基本上翻了一番,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降雨量小,土壤粘重,旱涝灾害频繁。深松整地是增强农业抵御旱涝灾害能力的一项治本性措施。据测试,松土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的地块,每亩能够增加70多吨的蓄水能力,这样可以明显缓解旱情。而在洪涝灾害发生时,深松整地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又能起到除涝的作用。另据比较,深松整地开展得比较好的农垦区域,小麦、大豆、玉米、水稻亩产分别要比土地未深松的农村高50、100、150和200公斤。这意味着,如果全省深松整地都达到垦区水平,粮食总产将增加近百亿公斤。

为此,2007年,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始实行深松整地补助政策,并将这一政策持续实施了两年,每年投入7500万元资金对深松作业进行补贴,以调动广大农民进行深松整地的积极性。

回顾多年来整地的历程,大致经过了牛马犁、“小四轮”和大农机三个阶段。整地的深度也相应的由10厘米、15厘米,到如今的35厘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尤其在2007年秋季全省深松整地的过程中,先进的大农机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此对大农机、对农业机械化、标准化,以至对农业现代化也都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四小机械化”得到大发展。即家家都养小四轮拖拉机,整地用小型整地机浅翻,播种用小型播种机,收获用一次只能收两三根垄的小型收获机。深松整地让农民认识到,并不是有了小农机就是实现了机械化。真正的农业机械化是采用先进的大农机,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要整地,大马力。”与小农机相比,大农机的作业效率能增加10倍以上。很多农民都表示,宁可多花钱,也要用大马力农机深松整地。

通过几年来的秋季深松整地,各地普遍认识到了深松整地的意义,纷纷加大了秋整地特别是深松整地工作的推进力度,对深松整地补助进行了全额配套。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匹配额度,提高了补助标准。通过对比,农民直接体会到了深松整地的好处。因此,近两年,广大农民深松整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地方的深松作业机械被农民“扣”下,农民在路上“截”拖拉机,要求安排深松整地的事情时有发生。

2008年深松整地的作业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作业连片规模扩大,条条趟趟零星整地明显减少。据统计,全省农村连片整地面积4628.7万亩,占秋整地面积的5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而且各地都注意了灭茬、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进行,目前,全省农村秋整地达到待播状态的6001万亩,占秋整地面积的77.8%,比上年增加了270万亩。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9-18/nj_3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