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组织化的突破口

网友投稿  2009-08-13  互联网

主持人:农民日报记者 施维

嘉宾: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有贵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度依赖机械化。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劳动过程机械化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成员,近年来,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日前,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充分显现。”如何理解发展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本期对话,我们请来长期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有贵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主持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亿千瓦,年均增长速度为6.6%;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1.8%、35.3%、3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比197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部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你觉得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郑有贵: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快速发展,出乎人们的预料。然而,农机服务组织的发育还处于初期,目前平均每个农机户只拥有一部手扶拖拉机和基本配套农具的配置,能够提供耕、种、收、初加工“一条龙”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或大户则较少。这种发展态势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当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体系。同一家一户的农机户相比,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以下的几点优势:一是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民买不起农机的问题。实行农机补贴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得起的问题,但是这个买得起也是相对的。以前是绝对买不起,现在农民购买高性能的机械还是有困难。二是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农机具的作用,让使用农机具变得更加经济。以前你买一台,我也买一台,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很低,现在发展农机合作社,就可以联合起来购买农机具,大家合作使用,还可以走出去实行跨区作业。三是购买高性能机械之后,可以避免滴漏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是可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逐步解决好“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的效用。

主持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很多形式,农机协会、农机修理站、农机作业公司等等,你上面提到的一些优点,应该说这几个形式都能具备,如果与这些服务组织相比,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哪些优点呢?

郑有贵:确实,我们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其他的农机服务组织也都能解决,但是总体来看,农机合作社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说,现在比较多的一种服务组织是农机作业公司,但是公司和农民的联系没有合作社那么紧密,而且它们主要是以盈利为主,农机作业的费用要高一些。而合作社是农民自己办的,和农民的关系很紧密,能够及时了解农民需求进行任务安排,而且除了机耕服务之外,还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其他的农业生产服务,比如提供生产、销售信息,帮助采购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合作社不只开展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而是通过这种服务进行沟通,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开展多种合作。从这个角度讲,合作社在服务农民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和效果,而且成本也要低一些。

主持人:毫无疑问,农机合作社是一个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服务组织,我们现在了解的很多农机合作社也主要是农机互助型的服务组织较多,但是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分子,如何能够更好地扩大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外延呢?

郑有贵:实践表明,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专业性强的新型农民服务组织,也可以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机合作社主要是向成员提供机械作业服务,也开展一些成员以外的机械作业服务,如此,与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较,对经营人员的市场开拓能力的要求相对低一些,面临的市场风险也相对小一些,这有利于其起步和实现稳定发展。农机合作社在实现一定发展和积累了资金、经验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生产经营业务,如开展农产品的运输、存储、加工、销售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等服务。可见,农机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组织化的较好的切入点,或者说是农业组织化易行的突破口。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农机合作社的市场风险很低,但是今年我们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具的普及,很多跨区收割农机手的收益在逐年降低。现在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合作社,那是否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这同样会给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市场风险!

郑有贵:从总体上而言,我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机具还是不够,主要是指市场需求的高性能农机、组合农机具缺。你所说的过剩情况是存在的,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的低性能的不配套的农机具,确实是过剩。比如我在黑龙江调研时看到,那里一家一户都有拖拉机、农用汽车,其实这很浪费,而且真正高性能的农机具却很缺乏。发展农机合作社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农机具的合理配置,把已有的农机具更好地组织起来,不足的农机具合作社再考虑配齐,有利于资源的整合。而且合作社通过组织化的协调与管理,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更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配置农机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业务,避免不必要的竞争,会更好地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

主持人:这样我们可以设想到一个情景,就是有些地方很重视发展农机合作社,通过合理的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那么这些组织在将来的发展中就会走得很好,如果有些地方不重视发展合作社,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单干,必然会在日趋竞争激烈、且过剩的低端市场环境中,遭到淘汰。

郑有贵: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地方对发展农机合作社的认识不一,所以发展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我们在湖南考察时看到,长沙县虽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较发达的地区,但是因为农机合作社发展得很好,双季稻的覆盖率较高,而在另一个传统的农区,因为农机化服务没有发展起来,适合种双季稻但只好改种单季稻,这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

总的来说,现在我国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比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按照合作社法的要求进行规范。政府要帮助合作社解决市场信息方面的问题,帮助、指导它发展。贵州省有个州的农机合作社发展得很好,全州一共有1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地农机部门的负责人,把合作社法都研究透了。我认为,地方农机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合作社法,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指导,在项目安排、科技指导、补贴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帮助,而且要和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当农机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以将其办成一个集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产品产加销服务于一体的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产品运输、购销、加工,甚至可以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方向发展。希望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搭建一个农民互助合作的平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8-13/nj_3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