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跨区作业难度加大 且听启东“麦客”叹苦经

网友投稿  2009-08-14  互联网

:陈明 姜斌

启东市惠萍镇红庙村几位刚归来的“麦客”近日向记者介绍了跨区作业的甘苦。

几年前,黄卫兵三兄妹合资60多万元从南通买回3台“久保田”,成为启东第一个“吃螃蟹”的跨区“麦客”。当年底,“眼红”了的仇永飞兄姐妹三户,也从南通买回3辆,倪建和、陈冲元、曹辉等随后加入进来。人多力量大,红庙村8台联合收割机从此跨出启东,汇入了跨区收割作业大军。

当“麦客”,红庙村的农机手们不畏艰辛。5月底,先在本地收小麦,进而渡江进入崇明,再奔赴浙江、江西等早稻产区,一圈四五十天下来,个个晒成了“非洲人”。到了9月初,“麦客”再度整装出发,奔向我国中晚稻产区,沿河南、安徽,进而又开赴浙江、江西,直至11月下旬。

“8台收割机,大多夫妻档,再雇两个帮手,机器一响,从鸡叫做到天黑。”陆卫冲说,“前些年,沿途群众排队等机,时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去除路途、雨天和农户间的排布接茬,每机日均二三百亩。按每亩收费55元计算,夏秋两季下来,每户净收入有六七万元。

“去年秋天开始,出门机收的钱变得难挣了。”提及前景,仇永飞话锋一转,皱起了眉头。原来,这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农机补助力度,稻麦主产区联合收割机数量不断增多,“麦客”不再像从前那样吃香了。而相对于跨区作业机械的高成本,当地农机在竞争中无疑占了上风。曹辉说,他今年在浙江收割早稻就破天荒地未赚到钞票。

“今秋及今后还出远门机收吗?”面对记者提问,众人七嘴八舌。这个说,国家对出租车、捕捞渔船等都有油补政策,唯独农机还没有;那个讲,联合收割机外出,交警态度两重天,大家都有过在家门口几次甚至十几次的受罚经历。因为,“久保田”等收割机为履带式,必须配置运载车辆方可上路,农机手为节约成本,常以限载1吨的农用卡车作为负载工具,必然超载、超长甚至超员。

启东市农机局一位领导认为,联合收割机普及是一桩好事,但假如没有了跨区机手这一特殊群体,稻麦主产区在集中收获阶段仍将难以应收尽收。在这一系列环节上,提高和保持农机手积极性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8-14/nj_3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