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北14000多台联合收割机转战南北 半月收获2亿元

网友投稿  2009-06-30  互联网

麦收刚刚结束,临漳县洛村农民张大平把自己在河南等地跨区作业的两万多元收入存入了银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准备把刚刚保养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封存入库。“麦收刚开始时,听说今年各省小麦联合收割机都多了,恐怕钱不好挣,从现在的结果看,俺们机手还比较满意。”张大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国家在小麦主产省实行了农机补贴全覆盖,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今年上半年小麦主产省农机化发展出现了“井喷”现象,仅我省就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多台,山东、河南、安徽也都分别增加了5000台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省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比去年增加10%以上。

小麦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机具增加、油价上涨,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我省参加跨区作业的14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外省600万亩小麦的收割,收入两亿多元,比去年增加1000多万元。

我省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是怎样满载而归的?

农机合作社:组织起来力量大

刘志军是新乐市赤支村农民,也是赤支农机合作社的社员,谈起农机合作社在跨区作业中的作用,他感触颇深。“去年在河南,机收一亩小麦收入50元,今年由于机器多了,机收一亩小麦的价格降到35-40元,再加上麦收期间油价上涨,每升柴油比去年贵5毛钱左右,如果不是我们村农机合作社与当地村子签有收割协议,确保了收割面积,今年一定挣不了多少钱。”

赤支农机合作社社长李红旗介绍,为避免一家一户的机手面对大市场时产生的争作业面积、恶性压价等问题,他们村今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全村有48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入社,跨区作业期间,分成3个作业小组联合作战,统一签订收割合同,统一价格,统一行动。今年合作社在河南共收割小麦48万亩,机手收入大多可以达到2万至3万元。

记者从省农机局获悉,不仅仅是新乐,今年,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共同抵御瞬息万变的市场冲击,全省各地共组织了190多个跨区作业队,这些作业队的大部分机手都有多年跨区收割的经验。为了组织好今年的跨区作业,各地农机部门提前到河南、安徽等省进行市场调研,掌握市场行情,与当地签订作业合同,确保了跨区作业机手无后顾之忧。

职能部门:优质服务后顾无忧

藁城市机手高峰告诉记者,“参加跨区作业,让机手苦恼的还有维修和配件供应。小麦机收时间紧,要求维修服务及时,特别是夜间作业,维修和配件供应跟不上,影响作业进度和机手收入。有的地方维修部对外来机手趁机涨价,或销售假冒伪劣零配件,让跨区作业的机手很寒心。”

针对机手共同关心的维修和配件供应问题,我省各级农机部门整合技术力量,协调、督促农机维修网点和企业售后服务人员延长服务时间,并组织农机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搞好农机维修服务。在农机服务小分队里,跨区作业明白纸、简易维修工具、联合收割机常用易损零配件、防暑药品等一应俱全,保证故障能得到及时维修。此外,还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了机手自身的技术水平。

为保障“三夏”期间农用柴油供应,全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石油供应部门紧密配合,制定了处置突发事件预案。根据“三夏”农机作业油耗核定了各乡(镇)农机作业用油总量,各地石油供应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设立“农机加油绿色通道”,并采取组织油罐车送油到田间地头、加油站(点)24小时值班等措施,做到足量、及时、优质供应,满足本地及外来跨区作业农机的需求。

信息服务是农机跨区作业最有效、农民和机手最需要的一种服务。为此,各地农机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小麦机收信息,并及时发布引导收割机合理流动。麦收期间各级农机部门还公布了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提供天气、交通信息,接受咨询、投诉,保障机手利益。



http://farm.00-net.com/nz/nj/2009-6-30/nj_3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