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科技还农药本来面目

零零社区网友  2017-01-13  互联网

关键词:农药

□古玉

去年一篇题为《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的文章在网络上不断传播,尽管大多数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明白文中的一些数据和观点过于极端,但农药对自然环境、蜂鸟鱼虫及其使用者农民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确实也给人留下了思考空间。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外界对农药的各种质疑、谣传,甚至无端的指责,本周农药领域两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事实再次表明:公众不必对农药残留、抗性、毒性等问题过于恐慌,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严格按照标签使用,农药完全可以与现代社会和谐相融。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农药工业将朝着更加高效、安全、经济以及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彻底改变人们对农药行业的偏见,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一强大武器。从新化合物的创制、剂型的筛选、再到顺利获得登记以及后续的使用效果反馈等环节,一旦离开了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也好、绿色健康也好,都将变成空洞的宣传标语而已。

研发难、投入高、风险大、回报慢是农药行业的显著特点。资料显示,平均而言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一种新的农药产品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花费2亿~3亿美元,而中国农药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业绩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只能走仿制的道路,甚至打一些擦边球。为此,笔者呼吁在关注行业又有哪些技术和科研人员获得科技大奖的同时,整个行业更要不忘初心:农药行业本就是一个高、精、尖的行业,它不应该给公众留下脏、乱、差的印象。



http://farm.00-net.com/nz/ny/2017-1-13/ny_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