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药
海丝情,文都梦。海峡西岸的人们似乎天生有着爱拼才会赢的信念,这里永远不缺天之骄子。农耕时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续至今,五千年的文明经久不衰。在一代又一代人不停讲述着前人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同时,农业从未停止过它的伴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总有一些误区我们不得不走。当人们都在要求高产,追求速度的时候,安全问题理所当然的被搁置。直至食物中毒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人们才开始思考:过于追求速度不求质量真的好吗?
林东红,地道的福建泉州人,2011年邂逅上海馥稷生物科技的创始人——张兴老先生。从此开始了生物农药经营开发的漫漫长路,如果不是那场相遇,他的人生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像很多的泉州家庭一样,林东红也有自己的家族企业,他本可以将长辈的成就继续发扬光大,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但信奉佛教的他并没有这么做,在他心里或许更认可利人才利己的道理。在这之前他也从事过很多别的行业:酒业、广告业、餐饮业。但张兴教授对于农业市场格局的独特看法和致力生物农药研究的理念依然能令这个纵横商场多年的企业家眼前一亮,不谋而合的初心慢慢引领着他走向生物农药研究这条艰辛而又充满期待的道路。生物农药不同于别的产品,之所以说艰辛,最大的原因是其推广试用周期非常长,需要资金来支撑,这也意味着项目高成本高风险性,这对每个企业家来说都将是挑战。创业初期,身边朋友对此也感到非常不解,你明明可以不用承受那么大的风险或许还能有更好的前程,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赌一把?!毕业于农林大学的父亲就曾和他促膝长谈,这位深知化学农药强大危害性的农业界老知识分子毅然赞同儿子的决定,但更知生物农药制药过程的艰辛,对于儿子的选择,他只能求其慎重再慎重。一直以来,国内食品安全形势都比较严峻,长年累月地大量使用化肥,不光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导致土壤板结,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产量也随之下降。按理来说,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刻不容缓,但也因其防治的特殊性,多年来,有关部门也一直在不断试验,并未有很明显的成效。更何况,农药研究并不是林东红的专项,半路出家的生物研究从业对他来说自然更为吃力。创业期间,也发生过由于客户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药效下降,客户不理解而抱怨甚至引发矛盾的问题。
2015年,国家对于被长期热议的农业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能想象,当听到“要求化学农药投入量0增长”这一信息时,那一刻,林东红的脸上该是有着怎样欣慰的笑容。而也就在2015年,馥稷生物与漳州某茶企合作,在工作人员发现危险及时反映、技术全程跟踪施药、从疫苗,到播种,养护,采摘,技术会全程监测,全套生物集成防控技术护航下,项目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现场验收白牙芪兰也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商家也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润。林东红说:“我们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虽然馥稷生物在泉州依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企业也并没有达到十分盈利的状态。对此,林东红半开玩笑对记者说:“企业做了这么久,慢慢看到曙光了,掏口袋的时候发现钱也越来越少了。”
乐观积极的态度,是现场记者对林东红最大的印象,尽管现实如此晦涩难耐,他依然能够笑着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对于未来,他则更有信心。他表示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百姓对食品安全重视度也会提高,福建的种植业相对来说也比较繁荣,只要不放弃,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当初的选择就一定不会错。从他的言语间,记者能够感受到,作为生物农药从业者希望得到有关部门更多支持的愿望。在他看来,农业做好了,百姓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而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的择业方向,他并没有过多地去宣扬,他认为,只有真正有投身农业的热情和毅力,才有可能长久地立足。互联网+的时代,并不能要求每个年轻人都能沉下心追求高尚的绿色天地,他期望有这样的年轻人,但更尊重每个人追求梦想的权利。
执着,坚韧,乐观,大爱,这就是泉州生物农药行业开拓者、富吉宝生物科技(泉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