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在全球率先大面积试种“杂交小麦”

零零社区网友  2005-01-12  互联网

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不仅在全球首创“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而且率先实现了杂交小麦大面积试种。

  根据北京市11日公布的攻关计划,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的科研重点已从大面积试种阶段转向重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探索。在过去几年中,“二系杂交小麦”的主要科研承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在北京、河北、安徽等地成功试种3万余亩,平均亩产量增加15.8%,并创下631公斤的高单产纪录。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作物,目前国际上存在化学杀雄、三系和二系三种杂交技术,其中“二系杂交小麦”为中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两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杂交技术相比,“二系杂交小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成功实现了大面积试种并有效提高了单产量。中国在杂交小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因此确立。据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介绍,“二系杂交小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他说,在中国现有4亿亩麦田中,如果一半种植“二系杂交小麦”,每年仅制种业一项即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5亿元,按平均亩产量提高50公斤计算,全国一年可增产小麦100亿公斤,相当于多养活3000万至5000万人口。赵昌平说,杂交小麦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尽管国外已有50年的研究历史,但至今仍未实现大面积推广。“二系杂交小麦”不仅适合在中国所有小麦主产区播种,而且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有很强的适应性,这对提升中国在国际制种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杂交小麦”的研究得到专家的广泛认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支持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与北京市农科院达成意向,将一起对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的共性特征展开联合攻关。



http://farm.00-net.com/nz/zz/2005-1-12/zz_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