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吉林省)

零零社区网友  2005-04-12  互联网

 B22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995-2002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for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pollution-free soybean

2002-12-20发布      2002-12-3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995-2002



前   言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凤兰 薛争 聂卓英 李兆芬


















             


               DB22/T995-2002


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大豆生产的产地选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及收获。

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内无公害大豆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生产基地选择

无公害大豆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和GB 15618的规定。

4 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4.1.1 中部地区:应选择高油品种吉林35、吉林39、长农13、长农14、九农26等;高蛋白品种吉林28、通农11等;双高品种吉育60;普通品种

九农21、九农20、长农8等;同时搭配种植高油品种吉林43、吉林47、吉育57;普通品种长农4号、丰交7607、吉农6等。

4.1.2 东部地区:无霜期短的地方,应选用高油品种吉育58、吉育67等;

DB22/T995-2002 

高蛋白品种吉林40、吉林26等;普通品种合丰25、合丰35、绥农8、黑农38等;同时搭配种植绥农4、延农8等。无霜期长的地方,可选用高油品种吉林43、吉林47、吉林48、吉林35、吉育57等;高蛋白品种通农10、九农21、吉林26等;同时搭配种植普通品种丰交7607、长农8等。

4.1.3 西部地区:在5-9月降雨量450毫米以上的地方,可选用高油品种白农9、吉育57、吉育64;双高品种吉林44;普通品种吉林22、吉林32、白农5、长农5等,同时搭配种植白农6、白农8、吉林46等。

4.2 种子质量及处理

4.2.1选种要求: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于13%、无病斑、无虫孔的种子。

4.2.2 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采用药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拌种(闷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审定登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处理。

4.3 整地

 于4月15日前结顶浆打垅,对秋翻地要在早春进行耙耢,及时镇压保墒。

4.4 施肥

4.4.1 足施农肥、配施化肥:公顷施30m3以上农肥、磷酸二铵100—180kg、生物钾肥7.5kg(拌种或做口肥施用),或氯化钾45—75kg、硝酸铵45—90kg。

4.4.2 施肥方法:分上、下二层。上层施在种子下3—5cm,施肥量占总量三分之一;下层施在种子下12—15cm,施肥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4.5 播种

4.5.1 种植方式:清种或与玉米间作,间作的大豆要在8行区以上。

4.5.2 种植密度:肥地、分枝性强、晚熟品种宜稀植,薄地、分枝性弱、

早熟品种宜密植。

4.5.2.1 高肥地种晚熟品种,公顷保苗16—18万株,中熟品种19—21万

株,早熟品种22—25万株。

4.5.2.2 中肥地种晚熟品种公顷保苗18—21万株,中熟品种21—23万株,

早熟品种22—26万株。

DB22/T995-2002

4.5.2.3 薄地种晚熟品种公顷保苗22—24万株,中熟品种25—27万株,早熟品种28—30万株。

4.5.3 播种时期:平原区4月20日开犁播种,4月30日结束;山区、半山区4月25日开犁播种,5月5日前结束。

4.5.4 播种方法:机播或人工等距播种。

5田间管理

5.1 铲前深松:当小苗刚拱土,子叶尚未展开时,进行铲前深松一犁。

5.2 间苗:当小苗一对单叶未展开时进行人工等距手间苗。

5.3 铲趟:当大豆小苗长出一对单叶至第一片复叶时进行头遍铲趟,7—8d后苗高10cm左右进行第二遍铲趟,二遍铲趟后10d左右,大豆封垅前(6—8片复叶)进行第三遍深铲深趟,雨前拿大垄。

5.4 灌水

 有条件的地方,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选用喷灌或小白龙眼灌溉,灌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5促控措施

5.5.1 大豆生育后期发现脱肥,用尿素15kg/ha加磷酸二氢钾1.5kg/ha,兑水750kg进行叶面喷施。

5.5.2 7月中旬发现徒长、倒伏地块,用2.3.5-三碘苯甲酸0.045-0.075kg/ha加酒精溶解后,兑水525-725kg喷施。

6 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

6.1 农业防治

6.1.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

6.1.2 合理轮作:实行大豆与禾本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迎茬。

6.1.3 豆田翻耕:可采用秋季翻耕,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6.2 生物防治

6.2.1 防治蚜虫:可选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0.9-1.5kg/ha,500-8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间隔3d。

DB22/T995-2002

6.2.2 防治大豆食心虫:可选用螟黄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产卵高峰期(约8月上旬),30万头/公顷,分45个点、两次释放。或在大豆食心虫脱荚入土前(9月上旬),将白僵菌菌粉与草炭土按1:9混拌均匀,80kg/ha均匀地撒在大豆田垄台上。

6.2.3 大豆灰斑病、花叶病:可选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800倍液,苗期3-4次,间隔7-10d。

6.3化学防治

6.3.1 化学除草

6.3.1.1 苗前土壤封闭:选用50%乙草胺、72%异丙甲草胺、90%乙草胺、48%甲草胺等除草剂单用,按常规用量,或用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0.12-0.18L/ha加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3.0L/ha,进行苗前土壤喷雾。 

6.3.1.2 苗后除草:在大豆出苗后,当阔叶杂草2-4叶期时,用48%灭草松2.5-3L/ha,兑水600kg,进行第一次茎叶喷雾;禾本科杂草4-6叶期时,用12.5%稀禾定1.5L/ha,或5%精喹禾灵0.75-1L/ha,兑水600kg,进行第二次茎叶喷雾。或选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0.75L/ha加24%乳氟禾草灵乳油0.35-0.4L/ha,在大豆苗期喷施,遇干旱应适当加大兑水量。

6.3.2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播前用50%辛硫磷乳油0.5L,加水10

-15kg拌种子200kg闷种4-6h,阴干后播种,或在傍晚时用上述农药灌幼苗,每株50g。

6.3.3 豆斑鞘叶甲(或称斑鞘豆叶甲)、二条叶甲、黑绒金龟子、蒙古灰象甲等苗期害虫:可选用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0.02L/ha2000倍液,或用80%                                                                                                             

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喷。

6.3.4 大豆蚜虫: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现蚜虫点片危害,卷叶率达3% 或百株3000头以上时,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施。

6.3.5 大豆食心虫:在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约8月初),用80%敌敌               

畏原液1.85-2.25kg/ha,制成600根药棍,在田间每隔5条垅台上插一趟,棍约插在大豆植株的1/3处,相距4-5步远的熏蒸法防治。或用5%顺式氰戊菊酯、2.5%溴氰菊酯乳油进行常规喷施(每公顷0.375—0.45L)。

DB22/T995-2002

6.3.6 鼠害防治:当农田鼠密度超过5%时,选用溴敌隆、氯敌鼠钠盐、杀鼠灵、敌鼠钠盐等高效安全药剂及时防治。

7 收获

7.1 收获时期:在黄熟期豆叶全部脱落后5-7d进行。

7.2 收获时间:在午前进行,做到留低茬、放小铺、不漏枝,不留“马耳朵”。

7.3 适时脱粒:如果茎和籽粒含水分较多,割后放在地里晒5-7d再运回场院。如水分较少,收割后立即运回场院,待干后脱粒。

              



       

















编 制 说 明


一、目的和意义

大豆是我省三大作物之一,由于各种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在大豆生产中的不合理使用,对大豆生产造成了一定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尤其是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人们对优质、安全大豆食品的需求日益上升。因此,提高大豆生产质量,发展绿色优质大豆生产,满足市场大豆食品的需求,是促进我省大豆生产可继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但由于我省目前没有无公害大豆生产的行业标准,使其生产和管理缺乏依据,妨碍了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为此,研究制定吉林省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对提高我省大豆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和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项指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各项指标的确定,是在国家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以控制和减轻大豆生产过程中易在其农副产品及人体内残留,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为重点,参照其它作物的相应标准和多年来大豆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我省大豆生产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主要参考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管理条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数值修约规则》、《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既参照了国内现有标准,又结合了我省生产实际,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有关技术准则的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我省大豆生产的产地标准以及栽培技术要求,特别是根据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我省近几年大豆主要病虫草鼠害的防治经验,提出了吉林省大豆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要求,这将有助于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操作与管理,指导大豆生产的无公害栽培,从而减少乃至杜绝化肥、农药中有毒物质对大豆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http://farm.00-net.com/nz/zz/2005-4-12/zz_1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