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虽说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但种地的农民也依然不在少数,农民种地的收入主要看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这几年因盲目跟风种植,很多农产品一路滞销,价格也处于低谷。为了提高收入,农民们只能想办法提高产量,种地离不开肥料,化肥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 化肥再上涨,农民表示要吃不消?!国家已给出明确信号 尤其是我国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环保税之后,农药、肥料的价格又要上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开征环保税之后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成本,农药、化肥生产厂家就会相应提高产品的价格。除了本身生产成本上涨之外,还有包装成本及运输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化肥成品价格的上涨。 每年耕种前夕,广大农民们都会到当地的农资管理站去购置化肥,也有的农民会提前囤货。有些农民会在开春前就已经备足化肥,等到春耕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了,而那些没有提前备货的农民,面对化肥价格的上涨,也只能欲哭无泪了。毕竟不能把地荒着,再贵也得继续种。 对于大型化肥经销商而言,他们希望厂家能够稳定价格,因为上调零售价需要一定的市场反应时间,而且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提高之后势必会影响到销售。而且农民们基本都是先采取赊购的方式购买化肥产品,等到粮食丰收之后才来支付化肥的费用,对化肥经销商来说也会增加他们的垫资成本。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是促进农民粮食生产的有力保障。因此,面对化肥价格的上涨,国家势必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农民们不因化肥价格上涨而导致种地收益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亏本现象。 化肥再上涨,农民表示要吃不消?!国家已给出明确信号 化肥涉及到几亿农民,在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化肥价格决不能像其它工业品一样翻倍地涨,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政府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平抑化肥价格。 尿素在近一个月内涨幅达到了近400元/吨,正在农资商们憧憬着2008年化肥行情再现的时候,2017年12月27日,发改委经贸司召开了促进化肥生产原料产需对接,保障2018年春耕化肥供应的专题协调会议,参会企业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国内13家重点氮肥生产企业。 发改委新闻通稿中两个方面的内容引起了关注:一是“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二是没有流通企业参与。 当前氮肥的硬约束为天然气、环保和安监,价格再高,供应也无法增加,因此从表面上看,这个会议的实际意义确实不大,但说明化肥的大幅涨价已经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而连我们都知道煤炭保供并不能增加氮肥产量,难道决策层不明白?国务院领导布置的工作,难道开这么一个会议就能交差?因此大胆臆测:其它的保供措施需要协调,需要时间,但更多的调控政策肯定在路上。这是一次没有流通企业参加的保供会,说明调控到了点子上:增加淡储并不能保供。 欣慰的是本次通稿中再也没有限价或告诫涨价的内容,而是保供,是疏不是堵,这是最市场化、也是最有效的调控措施,希望政策行之有效,多照顾农民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