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我们注意到调研报告里指出,目前化肥产业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对此李会长您怎么看?”11月24日,在《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蓝皮书发布会上的记者提问环节,《经济日报》记者第一个站起来就抛出了这个问题。这一重磅问题立刻引起会场一片窃窃私语。 “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不饱、饿肚子时的情形,现在粮食丰收了,肚子吃饱了,化肥也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了,其重要性就会被忽视。我觉得化肥的作用被低估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回应得很坚定,“但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里,13亿多人的大国,农业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忽视的。今天我们农业丰收了,但我们不要忘记吃不饱肚子的年代,更不要忘记自然灾害还会频繁发生。所以我觉得对于农业的重视、对于化肥的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问得犀利、回答坚定,就在大家以为这个问题就此完结的时候,坐在一旁的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意犹未尽地要过了话筒:“正好今天媒体也都在,李会长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感觉在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之中,一定不能把化肥妖魔化。现在的中国社会里面的的确确有很多的人已经把化肥妖魔化了,我跟有的领导同志们常讲一句话,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这个作用不会也不能改变。” “现在有些人讲能不能大力发展有机肥,减施35%甚至50%的化肥。我认为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这根本不可能。至于近年来化肥不合理使用确实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化肥企业做好研发推广生态绿色肥料、提供优质农化服务,也需要国家引导农民、种植户科学使用化肥。”刘志仁激动地说。 化肥的作用地位被低估,已经造成了产业所处的大环境堪忧。在调研中,化肥行业普遍对社会上的无端指责和质疑感到无奈。按照一些企业的话法,“过去化肥是块宝,现在就是棵草。” 对此,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说:“现在化肥行业遭遇内忧外患,我们近些年来也一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2008年的时候,美国一位知名学者撰文指出,目前地球上有大约48%的人是靠合成氨技术养活的,其实说的就是氮肥。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化肥生产技术的提高,化肥供应出现了过剩,另外现在不合理施肥的情况很普遍,这种不合理施肥带来了很多问题。”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国家农作物营养所需的养分顺序是“氮磷钾”,而果树所需养分的顺序其实是“钾氮磷”。如果按照农作物所需营养的顺序用到果树上,肯定会出现“瓜不甜、果不香”等一系列问题。这是肥料的不合理、不科学使用造成的,并不是肥料本身有什么问题。 “内忧外患,怎么去解决呢?内忧需要我们肥料行业共同努力,提升发展的层次和质量水平。外患则要靠我们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和技术指导力度,特别是大力开展农化服务来消除。现在大家都认为有机肥是很安全的,其实不然,有机肥更需要严格监管规范。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宣传的时候有客观的视角。至于农化服务,按照国际上权威的评价体系,只要做到了四个正确:正确的肥料、正确的用量、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肥料的效益就能发挥到最大化、对环境影响也会最小化了。这需要我们把测土配方施肥和农化服务切切实实做好,目前来看依然任重道远。”白由路总结说。 不知不觉已是午餐时间。会议结束后,代表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着蓝皮书,谈论着今后的改革方向。“这是我40多年调研工作中,参与的跨部门调研中搞得最好的一次!其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刘志仁参事对此次调研活动的评价,依旧回荡在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