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蜜蜂安全度夏须治螨

网友投稿  2008-07-04  互联网

鹿价偏低引来社会关注保护东北三宝呼声四起
 
双阳区政府迎难而上誓夺“鹿战”最终胜利

业内人士冷静面对市场变动挑战中寻求机遇

新闻回放:长春晚报13日报道了双阳鹿价奇低、鹿农损失惨重、鹿业发展面临挑战的紧急局势,并提出“扛起振兴东北三宝的大旗”

的倡议。此文刊发后,引起双阳鹿业有关人士的强烈反响。作为“中国梅花鹿故乡”的双阳,业内人士面对困难不气馁、身处逆境心不甘,各路人士纷纷举起“拯救鹿业”的大旗,为双阳鹿业的复兴献计献策。

记者18日再次踏上双阳大地,欣喜地发现业内人士对双阳鹿价的变动表现得极为理智,他们认为,应该科学、理性地对待此次价格下滑,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优质种群价格稳定,优质鹿产品不降反升,价格下降打击的是散户。所以,他们看到了此次鹿价震动积极的一面,认为这是调整、整合、优化、做强双阳鹿业的良机。鹿价下跌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喜讯”,有利于双阳精养鹿、养精鹿。

当日,双阳区政府联合鹿业专家、鹿副产品生产厂商及梅花鹿养殖大户召开双阳区鹿业经济形势座谈会,“会诊”鹿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双阳鹿业发展前景,制订鹿业行业发展规划。会上,身为双阳鹿业技术协会会长的徐凤国,向记者介绍了他研究梅花鹿养殖技术二十余年的经验和双阳鹿业自建国以来鹿业发展中的三次兴衰起伏。
 
A、三起三落的双阳鹿业

双阳鹿业自建国以来共经历了三次起伏。第一个发展高潮是1949年建国后,双阳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国营鹿场,此后到1962年共建了三家国营鹿场。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国营经济不景气,很多经营不善的国有鹿场纷纷倒闭,双阳鹿业在此也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打击。20世纪80年代初双阳鹿业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复兴。可是好景不长,两年之后东北鹿业又开始滑坡,双阳鹿业也没能逃过此劫。双阳鹿业第三次春天的到来是在1986年,那时由于东南亚经济发展对鹿产品需求也随之增加,又逢原苏联核污染,使其鹿产品在国际市场完全失去竞争力,双阳鹿业抓住了这次机遇获得了重大发展。同时由于“北鹿南移”,双阳鹿业出现了奇迹般发展,甚至出现了不正常的价格攀升。2004年以来,双阳鹿价连年下滑,直至今年鹿价跌入了历史上的最低谷。然而,业内人士徐凤国说,这一次双阳鹿业危机早在2000年就埋下了隐患。2000年至2002年,双阳鹿业市场过度火热,那时,无论品种好坏,一只新生小仔鹿能卖到三四千元甚至七千元。很多人见鹿价这么高便纷纷投资养鹿,那时养鹿就是为了卖鹿,由此造成两种不良影响,一是母鹿需求旺盛,母鹿远多于公鹿,种群结构不合理。二是投资者在不具备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盲目投资,很多没有经验的散户也匆忙上马,他们养的鹿也是质量差,品种不良。

B、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双阳鹿业

双阳鹿业人士对目前鹿价波动都很理解,他们说市场经济有它内在的不确定因素,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经济规律自然的反应,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006年,双阳鹿价出现400元一只的历史最低价,其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况超出常态,这对双阳鹿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业内人士肯定地说,目前比较紧迫的挑战是如何规范市场。非法中间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合理压价、贱买又不合理抬价、高卖,从中牟取暴利,扰乱市场。他们甚至还存在个别人强买强卖、坑蒙拐骗。2002年“北鹿南移”,一些非法中间商把一批残次的鹿高价贩卖到湖北、河南一带,南方鹿商及养鹿户损失惨重,这样的欺诈行为让双阳梅花鹿这两年面临省外市场的信誉危机。这是近年来鹿价连年走低甚至低于成本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挑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鹿种良莠不齐。这一问题起源于双阳鹿业最红火的2002年。当年,高昂的鹿价使很多人不顾品种好坏盲目投资,卖鹿成了养鹿的惟一目的。很多业内人士现在认识到,梅花鹿的养殖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盲目的投资和低水平的扩张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这两年双阳梅花鹿品种结构不合理,价值和价格超常规背离。此原因造成了在今年,当市场中的价格泡沫被挤出时,鹿价最终由其内在价值决定。品种好的鹿出茸率高,茸质好,价值高也能卖得上高价,可品种不好的鹿出茸少甚至不出茸,这样价格自然就跌下来。目前,市场上那些鹿卖不上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当初投资者选择的品种不好,这两年鹿业市场走低,优质鹿价格都在下降,劣质鹿更禁不起市场竞争的考验,价格大跌。

双阳鹿业的有关人士面对现存的困难并没灰心,他们在挑战面前同样也看到了机遇。

双阳区经济合作局赵万金局长表示,1988年,国家出台《野生动物保护法》将梅花鹿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卫生部等部委规定梅花鹿不能进入餐桌。由于没有将野生梅花鹿与人工驯养的梅花鹿进行区别,使鹿业养殖受到的制约。2000年以来,在东北几家鹿业协会发出的倡议下,将驯养的梅花鹿保护等级下调一级,并允许食用。政策上的放宽给鹿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对健康的鹿业产品需求也将会随之增长,他对鹿业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很多鹿业人士也表示,品种结构不合理是前几年的盲目投资造成的,卖400元钱的鹿都是品种不好的大母鹿和小鹿仔,出茸率低的公鹿价格也十分低。但同时,很多品种好的纯种公鹿在整体市场价格下降时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因为自身价值高,所以价格波动没有那么剧烈。业内人士把鹿的价格震荡看做是一次自然的品种整合过程,虽然现阶段难免有一些鹿农受到损失,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这对整个双阳鹿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它能够让那些品种不好的鹿被市场淘汰,保留优质的鹿种,让优质鹿占双阳鹿业的主导地位,让鹿农意识到想收益就要养好鹿、养精鹿。与此同时,在整合中形成符合自然规律的合理种群比例,从长远看有利于双阳鹿业的发展。

C、攒足后劲的双阳鹿业

很多养鹿大户由于鹿种好、实力强,在面对双阳鹿业目前的危机现状时并不太担心。鹿乡镇鹿乡村侯金生家里有170只梅花鹿,他说目前自己的鹿也受到了大市的影响,但因为他养的鹿品种好,所以价格跌得远没那么离谱。现在,他的一只纯种公鹿还是少于10000元不卖,而且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优化鹿种的重要性,很多人来他家买精液,一管精液就能卖300元。“现在市场没有前几年火了,但我目前也不算赔钱。”侯金生说,现在市场上品种不好的鹿1000元钱3只没人买,他能禁得起市场的起伏就是因为自己的鹿品种好,市场优胜劣汰,等那些劣质鹿被市场淘汰后,优质鹿就能够在双阳鹿市场占据主导,那时价格自然会升上来。

此时双阳鹿业正处在价格变动、市场整合的关键时刻,双阳区畜牧局牛国军局长对此表示一定要团结一致打赢这场“鹿战”。他说,双阳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惟一的“中国梅花鹿之乡”,有着300多年的养鹿历史。全国最大的鹿产品生产基地和鹿副产品集散地。1992年双阳梅花鹿育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国家级中国梅花鹿标准示范区”建设项目在双阳启动实施,由此确立了双阳梅花鹿在全国的主导地位。双阳鹿业有着强大的实力,困难只是暂时的,双阳区政府和9000户鹿农一定会战胜挑战,利用机遇加快发展。

牛局长向记者介绍了双阳区畜牧局发展鹿业的五点打算。

一是马上筹备成立双阳区鹿业协会。以养鹿大户为主体,吸收所有鹿户参加,协会实行会员制,执行宣传政策、协调关系、监督市场、平抑价格、信息服务、推广技术和规范经纪人行为等作用。

二是大力抓好良种繁育,推广鹿的人工受精技术,彻底改良低产鹿群。

三是积极推广新型饲养方法,走规模化饲养的路子,改变传统粗放型的饲养管理方式。

四是依托大专院校成立鹿业研究所,研究并推广先进鹿繁育技术,开发鹿产品加工,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记者在有关方面了解到,双阳正在建设鹿业产业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今后鹿业发展的思路是依托修正药业集团开发梅花鹿药用价值。依托长双、吉双鹿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保健品加工,培养扶持一批如盘古鹿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技术实力强,首信经营的鹿产品深加工企业。同时带动鹿食品加工,鹿工艺品加工,开发多种渠道增加梅花鹿附加值。据双阳区经济合作局赵局长介绍,双阳目前已经获得香港和新西兰的1.2亿元投资,这些外资将会带动鹿业行业走向产业化。

五是加强鹿业经纪人队伍建设,对现有经纪人队伍进行整顿、考核、资格认定,将通过评定的经纪人宣传上网,打造诚信鹿业、诚信双阳。



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eyang/2008-07-04/11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