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市银海区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切入点,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开发,初步形成了大棚、花卉、海产品养殖及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这个区的大棚设施农业种植总面积达到1.1万亩,仅这一项,2011年该区农民增收2亿元,人均增收1600元。
“大棚哈密瓜”、“北海市十里花卉长廊”、“中国西南最大的海产品加工基地”成为最富银海区特色的精美“名片”。
找准政策扶持的“支撑点”
从2010年开始,该区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连续三年由区财政拨出专项资金250万元,扶持以大棚农业为重点的特色效益农业。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善了1500多亩的孙东无公害蔬菜基地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目前整个基地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亩。
该区党委和政府出面,争取农村信用社发放大棚建设专项贷款500多万元,帮助大棚种植户解决种植资金紧缺等问题。每当暴风雨灾害发生后,该区都对受灾严重的大棚种植户给予补贴,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让农民看到党委、政府扶持大棚农业种植的决心,吃下“定心丸”。
他们抽调农业、水产、林业、科技等部门和各镇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特色效益农业种养技术服务组,深入各镇、村组、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及时帮助解 决种养方面的“疑难杂症”,不断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向种养户大力推广无公害和绿色生产技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的农产品,优化品种结构,增加 “名、优、特、稀”农产品比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该区已建成大棚果蔬、名贵花卉、海产品养殖等八大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引进丰岛、田野、金品等规模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10多个。
拨亮典型引路的“方向灯”
用典型说话,用样板引路。该区在每个有大棚种植任务的镇,分别创建1~2个大棚农业种植示范点。
福成镇宁海村委八一村的刘小聪,除了自己种植大棚外,每年还帮助农户销售大棚果蔬50多万公斤。全村30多户农户,户户都搞大棚种植,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村民买小车,盖楼房,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大棚村”。
辖区的正五、钦国等大型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500多户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带动水产养殖户人均增收3000元。
还有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技术创新龙头企业”的北海怡林园林公司,建成花木种植基地2个,拥有一支包括植保、农学、园艺等技术人员在内的100多人的队伍,领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让更多的农民参与特色效益农业建设。
铺开产品销售的“畅通路”
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利益保障的“代言人”。目前该区80%以上的大棚瓜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队伍销售出去。冯辉友大棚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帮助农民销售瓜果近200万公斤。
该区先后帮助两个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果蔬产品商标,为辖区孙东蔬菜基地申请了无公害产地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潜在价值。目前辖区所产的大棚哈密瓜“北海一号”和“西蜜25”,每造亩产值1.7万元,大棚果蔬一年可种植2~3造,利润十分可观。
据了解,目前银海区有300多户花卉种植户,年收入最高的500万元,最低的3万元,种植人均纯收1.5万元,收入大大高于传统种植,农民种植信心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