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德保都安乡林下养殖促农增收

网友投稿  2011-02-14  互联网

珍珠鸡养殖场一角。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前左一)到都安乡检查指导林下经济工作。

市长谢泽宇(右二)到都安乡检查指导林下养殖工作。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正东(右一)到都安乡检查指导工作。 市委副书记黄志伟(左二)到都安乡检查果下养殖工作。 乡党委书记黄兰爱(左二)、乡长潘航驾(右二)、乡人大主席农怀根(左一)到养殖场指导工作。 玉宝养殖公司给养殖户送鸡苗。 果下养殖助农增收。 标准化养殖场。 技术员义务为养殖户当“科技保姆”。 团结奋进的都安乡领导班子。  县委书记黄宗道(左一)、县长牙韩高(左二)到都安乡检查指导林下经济工作。2010年,对于德保县都安乡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年头。这一年,全乡共培植林(果)下养鸡小区5个,培植肉鸡、生猪、山羊等禽畜养殖示范户 62户,建有鸡棚101个,累计出栏肉鸡达50多万羽,产值1200多万元,农民收入达150万元;这一年,全乡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1.2万亩,挂果面积突破6000亩,产量1.3万吨,产值超3500万元;这一年,烤烟种植面积1650亩,产值212万元,种烟农户户均收入1.6万多元……为什么一个面积只有135.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人却有4个村属于全县114个贫困村行列的小乡能够把林下经济做得如此响当当,成为德保乃至全市发展林下经济的典范?该乡党委、政府又是如何让广大农民“林下淘金”,开辟了节地增收的新途径呢?带着这样一个“谜”,笔者近日来到了都安乡寻找“谜底”。

  “近年来,我们都安乡立足林(果)地资源优势,按照‘典型带动、服务驱动、政策推动’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下养殖,探索出了一条‘林—草—畜’同步发展的路子,通过‘协会+支部、党员会员+农户、党员养殖示范户+非党员养殖户、大户+小户、老户+新户’的牵手结对帮扶方式,带动农户发展林(果)下养殖,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该乡党委书记黄兰爱一语道出了天机。

  抓好发展规划 注重有的放矢

  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优果工程以来,全乡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134亩,水果种植1.2万亩,加快了该乡森林绿化的步伐。随着林(果)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如何开发利用林地面积?怎样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便摆在了以乡党委书记黄兰爱、乡长潘航驾为首的乡党委、政府面前。该乡党委、政府通过组织林业、畜牧等部门技术员进行调研论证,一致认为都安乡山岭连绵,岭谷相间,总体呈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对发展林下养殖极为有利。于是该乡2010年初决定大力实施林下生态养殖,对林地的开发利用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该乡按照突出特色、科学开发、保护生态等原则,结合都安乡各村的发展水平和林地情况,积极推广“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规划在都安、棋江等村发动农户发展林下养殖业,打造林下种养示范点。为此,该乡通过召开林下养殖座谈会、现场会、部门协调会,举办林下种养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从节约用地、增强肥效、改变生态环境、提高畜禽免疫力,最终实现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等多个层面,大力宣传林下养殖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并深入农户中参加院(庭)会,及时了解农户对发展林下养殖的担忧和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打消顾虑,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增收致富,给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为全乡林下养殖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抓好典型示范 注重宣传推广

  2009年,都安乡作为德保县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之一,在做好林改工作的同时,迅速转化林改成果,积极发展壮大全乡林下养殖业。在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规模养殖场自主经营”三种林(果)下养殖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果下养猪、养兔、养羊等,林(果)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在落实各项政策的同时,注意发现典型,推广典型,实现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良好局面。家住都安村都安街上的赵世行一家3口人以前一直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谈及养鸡的历史,赵世行娓娓道来。2005年,他将家里的30多亩旱地退耕还林,种上柑橘和脐橙。果树种上了,但一家人心里还是不踏实:“退耕还林的山地比不上分田到户的田地,就怕有一天政策变了。”适时而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打消了赵世行的顾虑。2010年初,他拿到了这10亩果园和另外20亩林地的《林权证》。凭借自身学到的养殖技术,以及自家果园里丰富的林木资源,他成为村里尝试林下养鸡的第一人,随后陆续带动了全村12户农户发展养鸡。如今,赵世行家的养鸡场每年都有1.5万多羽鸡出栏,经济收入跟过去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今年果树又挂果了,果满枝头鸡满园,赵世行憧憬起未来的美好生活。“天然饲料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使草鸡长得格外健壮,市场销售价格每只多出7、8元。这些鸡一面市,就被订购一空,市场前景看好,而鸡产生的粪便又是庄稼的上好肥料,还原于林田,实现循环利用,保护环境。”提起林下养殖带来的好处,赵世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安乡棋江村群众黄高弟利用棋江村丰富的林地资源,2004年在村里承包了20亩果园,2010年引进1500多只优质珍珠鸡种在果园里喂养,这些在树林里自然生长的珍珠鸡,靠纯粮喂养,以麦子和玉米为主,辅以10%的青饲料和少量矿物质,不喂配方饲料。当年仅此一项纯收入就达2万余元。在黄高第的示范带动下,棋江村已发展珍珠鸡养殖场2个,有珍珠鸡2700只。凌雷村党支部书记许美轩,利用自家山林地建养兔场、养羊场,养肉兔300多只,养山羊 130多只,年收入2万多元……他们的成功也增强了周边果农发展林(果)下养殖的信心。

  抓好品牌建设 注重质量效益

  该乡把林下养殖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不断完善加工、流通、市场等产业链条,树立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畜牧养殖业的理念,努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生产效益。德保县玉宝养殖公司利用自身实力,充分开拓市场,走“市场-公司-农户”一体化的路子,实行保护价,放养合同鸡,按合同回收。先后放养合同鸡 50多万只,从生产、技术、服务、销售等多层面,拉长林下养殖产业链条,促进了林下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并加强林下养殖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打造林下养殖品牌;建立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复合经营模式,突出产品质量和特色。同时依托德保县玉宝养殖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对林下生态鸡养殖实行“五统一”,提高林下生态养殖的服务水平。一是统一供种。以德保县玉宝养殖公司供应鸡苗为原种,向养殖户统一提供鸡苗,建立原生态家禽产业。二是统一饲料。公司先提供统一喂养的饲料,既保证了喂养的质量,也减轻了养殖户的前期投入。三是统一防疫。对鸡苗统一防疫,提高了生态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了成活率,降低养殖户风险。四是统一林区放养。仔鸡通过在林区放养,让鸡回归大自然,提高了肉鸡的品质。五是统一销售。公司定期收购生态鸡,统一对外销售,提高了生态鸡的市场价格。通过“五统一”服务,提高了林下生态鸡养殖的科技服务水平,降低了广大会员的饲养成本,提高了会员饲养回报率。

  抓好扶持引导 注重政策落实

  为了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做大做强林下生态鸡养殖,加大对林下生态养殖业的扶持,该乡政府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林下生态鸡养殖的政策,对修建标准鸡舍给予2000元/座的养殖棚补助,减少了农民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和流动资金的困难,调动了广大农民林下养殖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农户联保贷款、一户多保、林权抵押贷款等贷款形式,增加对林下养殖户的贷款投入,以扶持林下规模养殖为重点,促进林下养殖发展。种养结合。该县积极鼓励林地经营者、养殖户发展林下养殖,促进养殖者和林地经营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乡政府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帮助群众解决林下养殖所需场地,促进林下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仅2010年,该乡就为群众协调扶助创业资金120多万元,扶持党员示范户30多个。

  抓好技术服务 注重养殖水平

  由政府出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林下养殖户的“科技保姆”,全程进行跟踪指导,全力做好林下养殖的技术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林下养殖技术、疾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培训。并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养殖专业户和林业生产专业户外出参观考察,学先进,找差距,算经济账,增添措施。邀请养殖专家到养殖户家中授课,讲解发展林下养殖的条件和具体做法。同时,利用大小会议广泛宣传发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发动,该乡广大林农和养殖户思想得到解放,对林下养殖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从而坚定了搞好林下养殖的决心和信心。举办种养实用技术培训12期,培训人数750多人次。

  “林下养殖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持续增收开辟了新路子。我们将按照‘业主投入为主、项目引导为辅、信贷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原则,努力形成最广泛的投融资格局和发展环境。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继续实施林下养殖工程,做大做强林下养殖产业,让林下经济鼓起广大农民的钱袋子,力争到2011年底,全乡出栏肉鸡累计可达150万羽,有6个村出栏将超10万羽以上,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以上。”乡长潘航驾满怀信心地说。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2-14/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