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网友投稿  2012-04-06  互联网

  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石屏县“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调查报告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调研组

   石屏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山区面积占94.6%,总人口30多万人,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9.4%,农业人口占88.2%,是一 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贫困县。2010年以来,石屏县开展“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探索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四富四抓四帮”工作模式

  石屏县紧紧抓住党组织和党员这两个关键要素,大胆探索,找准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各级干部(代表)、涉农部门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切入点,把农村党建工作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形成了务实管用的

  “四富四抓四帮”工作模式。

   组织领富,抓统筹帮指导。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县域经济总体布局,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养结合”的原则,以“四种两养”(粮食、烤烟、特色林 果、蔬菜种植和特色水产、畜禽养殖)为核心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县域、乡域、村域特色经济。重点是突出“一个发展理念”,即村庄规划与农户增收相结 合的理念;做强“两大主导产业”,即做大做强杨梅、豆制品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四个新兴产业”,即北部山区白萝卜种植、中药材种植、低热河谷火龙果种植、 沿湖特色水产养殖四个产业;培植“一批特色种植养殖村”,即大闸蟹村、枇杷村、三七村、蓝莓村、草莓村等特色种植养殖村,使石屏农业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主 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2011年,全县种植粮食38.71万亩、烤烟10.04万亩、水果18.01万亩、蔬菜27.31万亩;全县水 产养殖面积达11.19万亩;存栏家禽120万只,出栏215万只,存栏牲畜75.3万头,出栏88万头。二是培育致富大户。龙头企业和致富大户是带动广 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中坚力量。乡村党组织始终坚持抓重点带全局,将优势资源集中到引进龙头、培育大户上来。一方面,将土地、项目、资金、信贷等优惠政策向龙 头企业倾斜,引进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35家,建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23家,带动农户2.93万户。另一方面,采取乡村干 部“一对一”指导、提供技术培训、提供信贷资金等帮扶措施,培育有发展潜力、有发展基础的本地党员大户,促使其尽快由致富大户向小型企业转变。全县共培养 275户农村党员大户,其中有36户创办了企业,带动农户1.6万户。三是提高农民素质。各级党组织整合组织、农科、劳动、扶贫、党校等培训资源,实施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和“储备式”职业技能培训。2011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00余 万元,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4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3.2万人次。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各乡镇落实增收示范户动态量化考评管理机制,将有发展产业 条件、在群众中口碑较好的致富大户确定为产业扶持示范户,全县共评选出党员示范户395户,群众示范户277户,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局 面。

  党员带富,抓产业帮后进。一是结对帮带形成致富共同体。党员大户与困难党员群众建立帮扶对子,每户党员大户至少结对帮带3户困难 党员群众。党员大户向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群众进行公开承诺,明确帮扶目标和帮扶措施。年终开展民主评议,把结对帮带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目前,全县395户 农村党员大户与1200余户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全县推进“城乡支部共建”、“富村带弱村”等工作,结成429个基层党组织帮扶对子、120个村组帮扶对 子、5100多个机关党员帮扶对子。二是组建“合心组”形成致富共同体。“合心组”是党员群众自愿组合、共同投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群众组 织,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有效解决单个农户门路不广、资金不多、技术不足、劳力不够等问题。目前全县共建立农业“合心组”1742组,涵盖蔬菜、露水草、花 卉种植和生猪、肉牛、螃蟹养殖等产业,涉及种植养殖专业户2.31万户8.62万人,实现经济效益8.4亿元。三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形成致富共同 体。引导党员大户发展小型企业,再引导这些小型企业联合更多党员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形成较大规模的党员群众致富共同体。截至2011年底,全县 共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93个。

  干部帮富,抓服务帮协调。一是县级领导开展“项目领跑保增收活动”。县委将9个乡镇划分为9个 责任区,县级四套班子的领导按照3人一组的办法进行挂乡包村联户,30名县级领导共挂9个乡镇30个村92户农户。县级领导重点落实明确一个责任区、提出 一个规划、争取一批项目、整合一笔资金、解决一个问题、受益一批群众的“六个一”任务。二是乡镇和县级部门领导开展“争先恐后促增收活动”。以乡镇党委为 主体,定期组织评选“田间地头党旗红”先进基层党组织、“带头致富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使增收行动“创”有特色、“先”有标准、“争”有方向、“优”有导 向。县级部门按照“经济部门挂发展落后村、政法部门挂治安重点村、技术部门挂产业特色村”的原则确定挂钩联系点。挂村联户单位领导重点落实帮助培植一项增 收产业、扶持一户龙头企业、组织一批劳务输出、打造一批致富典型、组建一批帮扶队伍、救济一批困难群众的“六个一”任务。三是干部(代表)开展“万人进村 谋增收活动”。全县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定115个挂村联户责任区。179名来自省、州、县、乡的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 动。全县7890名干部(代表)按照每名干部(代表)结对户数不少于3户的要求,发放民情联系卡75600余张,建立民情台账、增收台账75600多份, 覆盖农户达100%。干部(代表)重点落实帮助群众提出一条发展思路、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门实用技术、找准一个发展项目、解决一笔启动资金、联系一 个就业岗位的“六个一”任务,为每户农户量身定做增收计划,细化到每个年度、每项收入来源,做到乡镇有方案、村村有台账、户户有计划。



   部门促富,抓资金帮项目。一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试点先行作示范、一事一议报项目、政府支持抓引导、以奖代补促发展”的思路,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一 点、部门项目资金整合一点、群众自愿筹集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四个一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保障机制,牢牢抓住水利和道路两个重点,整合部门力量大力推进 27个重点村、难点村、困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共投入资金2.51亿元,完成926个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硬化率达98%;实施新农村建设省、州示范 村67个,完成农村房屋立面改造80.96万平方米;全县水利化程度达70%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2480公里,实现100%的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公 路。二是搭建创业致富扶持平台。坚持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转移相结合,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断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空间。近年来,全县共转移、输出农 村劳动力4.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亿元。通过“贷免扶补”政策扶持431名农民工创业,发放贷款2155万元。三是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新 农保和新农合,不断健全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城乡低保户应保尽保。全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16万人,参保率96%;全县 投入资金31.87万元,对81户困难优抚对象、五保户、低保户修缮房屋;投入资金71.43万元,对328人给予生活困难补助;落实粮食直补、草原生态 保护补助奖励等惠农政策,共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355.18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贴339.4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466.81万元,补贴购置 农机具665台。

  全民增收的工作格局

  “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全县形成“从上到下帮农户、从村到户齐动员、从千到万促增收”的良好局面,成效明显。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1年是石屏县加大投入、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86亿元,财政总收入3.4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9.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1亿元,其他各项经济 社会指标均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林改典 型县、全国首批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烤烟生产先进县、绿化模范县、甲级卫生城市、平安先进县、无毒县等称号。

   增收致富步伐加快。开展“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使石屏县到处洋溢着为了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比素质、比干劲、比服务、比创新、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251元,比2010年增长13%,全县消除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农户8010户,新增年收入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的农户747户,新增年收入高于100万元的农户75户。

  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开展“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以来,广大干部察情问策于基层,真抓实干于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

  组织威信不断提高。通过开展“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调整产业结构、带领增收致富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农村党员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实现共同致富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党员的先进本色,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值得深思的几点启示

   必须坚持农村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中心化。围绕中心抓党建,党建工作就能实打实;偏离中心抓党建,党建工作就会被边缘化。石屏县的做法 和经验告诉我们:党建工作离开中心工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丧失内在的生命力。反之,则会激发强大的内在活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中心工作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只有坚持从中心工作出发来谋划党建、部署党建、推动党建和考核党建, 才能把“抓党建”和“促发展”结合起来,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做到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必须坚持农村党建工作与群众需求结合,实现党建工作效益化。党员干部对群众有多真,群众跟党走的决心就会有多铁。石屏县的做法和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的 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工作要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最大的效益就是扎根群众、赢得民心,全面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感 召力和动员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增收致富始终是各族群众最迫切的期盼。抓住增收致富这个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谋划 和推动党建,就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脱离群众的需求拍脑袋、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把党建工作搞成形式主义,引起群众反感。这就要求:直接联系群众,谋划 工作、推动工作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想到群众心坎上、干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得到群众的拥护。

  必须坚持农村党建工作与 增收载体结合,实现党建工作项目化。创造务实管用的党建项目,是确保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根本途径。石屏县的做法和经验告诉我们:党建工作既要有明确的 主体,又要有符合实际的载体,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措施,才能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就要求:谋划党建工作、制定工作措施,要有明确目标、 有物质投入、有扎实措施、有具体责任人、有完成时限,使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列表化、列表工作责任化,党建工作才能一件一件抓落 实,才能确保党建工作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

  必须坚持农村党建工作与长效机制结合,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抓党建工作贵在持之以恒, 决不能一阵风、忽冷忽热。石屏县的做法和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有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作为根本保证,才能确保行之有效的做法常态化、长效化。石屏县以“五面红 旗、五类先锋”和“五评积分、五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100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推进、同步考核,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这就 要求:始终把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放在基础位置来抓,以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为重点,推动县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把党员干部“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形 成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4-06/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