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兄弟”:从村官到蘑菇大王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4-09  互联网

        也许,同为村官的彭松、黄海同、江波怎么也没有想到,1999年共同从中专毕业回来,分到各村挂职为村官的“兄弟仨”,如今又走到了一块,而且都成了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能手。说起创业,如果没有“带头大哥”彭松,也没有“兄弟仨”携手成功的今天。比彭松小一点的黄海同和江波都亲切地称呼彭松为“彭总”,是彭松带领他们一起走向了创业的道路,并带动了附近村民共同致富。

         当年的养猪大王 
 
         良塘乡群众有不知道彭松的人很少,现在的他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而早在2003年的时候,彭松就已经出名了,不过他养的是猪。

         1999年,21岁的彭松中专毕业回家当了一名村委主任助理,“官不大,管得宽。”这是彭松对自己职务的评价。他每天忙于为村里的各种大小事务奔走,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调解村里各种纠纷固然重要,但是村民收入有限是个问题,作为村官,只有自己富了,才能带动群众富裕起来。

         2002年11月,看到养猪利润不错,行情很好,于是彭松抓住时机,筹集资金20多万元,养起了一百多头猪。由于勤劳肯干,加上管理得当,他养猪的规模很快扩大规模到300多头,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 

         养猪,让彭松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 

         开始种植蘑菇

        2005年,家猪蓝耳病流行,养猪的风险大了,彭松就琢磨着干点别的,但是没有技术,也不熟悉别的行情。不久,他听当时的乡长兰正高说:“种蘑菇比养猪要有搞头。”接着,乡里还组织了20多个有志创业的青年一起到武宣县桐岭镇参观蘑菇种植。一行下来,大家都很羡慕,但是回村后敢做的没几个。大都认为,参观只是表面的,技术还是不会,而且劳动强度大,很累。

        但彭松心里早就开始揣摩上了:蘑菇是利用冬闲田种植,不耽误生产,属于季节性的,风险低,而且利润非常高,一年就能回本,累点不怕,完全值得试一试。他的想法得到了堂弟彭帅和好友覃留的极力赞成。

         说干就干,2005年冬天,三人筹集资金10余万元,跑到桐岭镇,买菌种,学技术,又在村里租了十几亩的冬闲田,架起人字棚,种起了 3000多平方米的蘑菇。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彭松就经常打电话,甚至开起自己的旧“高顶棚”到桐岭镇取经。平时一旦忙完手头的工作,他就认真钻研种养技术,还订阅了一大堆有关技术资料。他认真抓住每次区里和乡里组织对外交流的机会,并通过朋友介绍自费到桂林、贵港、南宁等地去学习蘑菇种植。 

         早起贪黑,很快,他们的蘑菇赶上了当年的冬季农贸市场,供不应求,年前就赚回了5万元,这让奔波忙碌了三四个月的合伙人高兴不已。按照经验,蘑菇在年后还会出好几茬,收回成本指日可待。 

         学会加工蘑菇 
         
         春节过后的蘑菇按照预期的丰收了,但是,蹲在农贸市场上,面对几千斤卖不出去的蘑菇的彭松困惑了,武宣县家家种蘑菇,一天的蘑菇总产量何止七八万斤,自己就这么几千斤,怎么就卖不动?种植已经不是问题了,销路却成了问题。 

         他立即决定,再去一趟武宣看看。市场上的蘑菇也不管了,让别人给他拉回家一路分给村民吃了。回到家里,彭松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在暮色中踏上了去武宣的路。到了武宣,他在街上租了间房住下来,心里暗下决心:不解决问题就不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彭松就爬起来,去看人家的蘑菇怎么卖。见有大车的蘑菇拉运,他就悄悄跟在后面,直到车子停下来。他发现,新鲜的蘑菇不是运往市场,而是运到加工场,在这里,大批的蘑菇被加工成盐水菇,最后将用来做罐头。 

         原来如此!彭松和加工场的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困惑和来意,老板于是建议他把接下来出的蘑菇拉到武宣卖。 

         运了几千斤蘑菇后,老板看他太辛苦了,就建议他:何不搞一个加工场,自己解决买卖难问题,而且搞蘑菇加工利润比新鲜蘑菇要高得多。 

         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于是,彭松向加工场老板学习盐水蘑菇的加工和保留技术。回来后,自己买了大锅头和塑料桶,把剩下的蘑菇全部煮了,用盐水保留起来,制成盐水菇,这样每吨能卖到7000元左右。 

         2006年,三人各自经营后,彭松投资5万元租村小的地皮,种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蘑菇。现在,他搭起了6个蘑菇大棚,种植面已经扩大到8000多平方米,每年产蘑菇17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35万元。同时,他还投资2万元建设了完备的盐水蘑菇场地,成为集种植和加工为一体的蘑菇生产基地。 
         
         如今的彭松,不用像往年那样需要自己拉蘑菇去卖了,都有个体老板到蘑菇棚收购蘑菇,非常方便。 

         带着“兄弟”一块干 

         和彭松同为村官的两个好兄弟黄海同和江波,经常到彭松的蘑菇棚来玩,喝酒之余,三人无所不聊。看到彭松干什么都很有所成,黄海同想起自己几次创业的失败经历,不免感叹;而江波曾经艰难的打工生活,也让他感到非常疲倦。 

         黄海同自打创业就一直跟着大流走,但是老天跟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2005年,看到彭松养猪赚钱,黄海同也筹集了一笔资金养起了几十头猪,但是那一年正赶上家猪蓝耳病流行,不久就亏了;2007年,听说马铃薯经济利润不错,于是又投资搞马铃薯,但是却不幸遭遇霜打,又亏了,生活正处于一筹莫展中。 

         江波为人腼腆,话不多,2007年春离开村官岗位后,曾到浙江去打工,给人安装水电,但是由于老板结账时间比较晚,工资不能按期发放,再加上离家也远,孩子又小,于是最后还是选择回来了,眼下,和黄海同一样正为找活干而苦恼。 

         彭松看着自己这两个失落的好兄弟,觉得很有帮一把他们的必要。 

         没有场地,彭松把自己用不完的四亩地铲平让他俩在上面搭棚,并答应技术全包,让他们放心种植。看到彭松那么爽快,黄海同和江波两人立刻分头筹集资金。 

         2007年10月,在彭松的指导下,黄海同投资10余万元,搭起了3000多平米的蘑菇棚;江波投资8万元,搭起了2500平米的蘑菇棚,从此三个男子汉过起了以蘑菇棚为家的日子。 

         但是,老天似乎和他们过不去,这一次,刚刚投入种植的蘑菇,遇到了50年不遇的冰冻灾害,蘑菇不出菌。这对江、黄二人来说,打击是不言而喻的,欲哭无泪,心都凉透了,黄海同甚至晚上都不敢回家,怕见妻子。 

         天道酬勤,终于熬过了冰冻期,气温一回暖,蘑菇就开始大堆大堆地出。这可乐坏了“兄弟仨”,每天打水浇蘑菇,采摘蘑菇,加工蘑菇,有时忙得一天就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一个季度下来,江、黄二人的成本居然都全部收回了。

让群众一起致富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成员增加以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种植技术的机会就多了起来。现在,三人共同建起的蘑菇实验棚,运用二次发酵技术,每平米能多产鲜蘑菇12公斤左右。“现在,我们也成了技术人员,刚开始外出参观是向别人学习,现在再去就是探讨交流了,我们的二次发酵技术目前已经超过了武宣县桐岭镇。”彭松自豪地笑着说。 

         致富了的彭松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们。去年,彭松挂牌成立了良塘乡食用菌培训基地,以“农家课堂+示范基地”的培训模式,为乡里培训食用菌栽培人数达1000多人次,以此带动良塘乡的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了2.4万平方米。 

         附近乡村种植蘑菇的农民遇到问题就给他们打电话请教,有时候,“兄弟仨”还轮流亲自到菇农家去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对此,他们毫无怨言:“ 帮助其他种植户也就是提高自己,有些问题自己没有碰到,别人碰到了,想办法解决好,以后再碰到就有经验了。”今年初,彭松、黄海同、江波“兄弟仨”一同被评为“来宾市新农村建设高级人才”。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4-09/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