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我去年种了8个大棚,16万袋木耳,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眼下,正是秋耳下地划口摆放的时节,黑龙江省东宁县木耳种植大户石长友每天开着轿车从家里赶往大棚为秋耳种植忙碌着。而在东宁县,像石长友这样的“两栖”农民——冬天住在县城,农忙时开着车种植木耳,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种植木耳富了起来。而这得益于东宁县举全县之力,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为核心,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拉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之路。
提起东宁,“黑木耳”不得不提及。该县是“全国绿色农业黑木耳示范基地县”、“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也是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会长单位。依托黑木耳产业,2009年,东宁率先成为全省首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县”,四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稳居黑龙江省第一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色产业富民增收的示范样板。
耳农喜获丰收。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东宁县木耳产业的分量。2013年,东宁县黑木耳生产规模12亿袋,干品总产量5.7万吨,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值36亿元,仅此一项助农人均增收1.71万元,成为全县第一富民支柱产业。
东宁县还独创了越冬栽培、秋春连作、棚室挂袋、春耳秋管等10多项新技术新模式,发明和改进了房式蒸菌锅、多功能刺孔机、新式装袋机等20多种生产机械,建成菌种厂3家、菌包厂29家,菌种的供应能力和菌包的工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培育了德金系列、草优、小密丰等10多个优质菌种,制定了无公害和绿色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被全国各地广泛采用,大幅提升了质量、单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引领产业初步走上了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不断完善了雨润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功能,642个门市全部招满,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个大中城市,2013年黑木耳交易量可达2.5亿公斤,占全国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交易额12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批发市场和集散中心。同时,东宁成立了全国首家黑木耳生产资料交易大市场,入驻企业和经销店140户,经销所有黑木耳生产所需的投入品。
黑木耳加工车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宁的黑木耳产业配套加工,已经划分出了三个层次。一是黑木耳生产机械的加工,东宁县已发展筛料机、拌料机、装袋机、窝口机、灭菌锅炉、接菌器具、刺孔机等木耳机械加工厂14家,产品供不应求。二是黑木耳食品的加工,东宁县已发展宏福山珍、北域良人、益源食品等加工企业18家。全国最大的雨润黑木耳加工厂已建设干品包装、腌渍即食和深度提取三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可加工黑木耳2万吨,实现产值40亿元,利税1.6亿元。三是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加工利用,东宁县已建成顺捷碳业、天施恩有机肥、祥丰塑料颗粒等8家菌袋回收加工企业,年回收菌袋3亿袋。同时,投资2.7亿元的鼎胜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已奠基启动,投产后将对东宁及周边县市的废弃菌袋全部回收利用。
如今,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东宁县一张靓丽的名片。在今年的东宁县十五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县委书记李大义用“提档升级”和“六化”战略的字样表述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构想。东宁县将以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加速产业提档升级为目标,大力实施“六化”战略,持续巩固全国黑木耳第一县地位。实行标准化,制定完善推广黑木耳菌种、菌包、栽培技术、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使其成为国家标准。引导集约化,坚持“减量、提质、增效”原则,将总量控制在10亿袋以内,提升黑木耳园区设施水平,实现效益倍增。提升科技化,扶持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攻关,提高新菌种、新技术、新机械的自主研发转化能力。推动工厂化,以黑尊、佰盛为重点,扶持建设大型菌包、菌种厂,力争工厂化率达到50%以上。实施品牌化,放大“东宁黑木耳”地标品牌效应,力争3年内培育5个著名商标,“双枒子”、“绥阳耳”等著名商标晋升为国家驰名商标,拉动东宁黑木耳抢占高端市场。提高组织化,坚持政府引领与协会驱动双轨并行,协力提升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同时,加快国家黑木耳质检中心建设,建立黑木耳质量安全监控检测追溯体系,联网监控全县栽培基地和批发大市场,对符合“六化”生产标准的基地、业户进行诚信授牌和监督,确保黑木耳质量安全。
据了解,通过“六化”的推进,到2018年,东宁县力争黑木耳年产值达到50亿元,直接拉动农民人均增收2.7万元,黑木耳的食品加工率从目前的4%提高到20%,并形成产品的精深开发规模,打造一批高端产品,培育驰名商标1个以上、著名商标5个以上,形成30亿元的年加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