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了,要寻医问药。黑木耳“病”了呢?也需要有“医生”来查找“病症”,对症下药。市林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范冬茹就是“专业”干这行的,一干就是4年。
见到范冬茹时,她正在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食用菌内生菌的分离情况。实验室不算大,三四十平方米,摆满了各种仪器和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而她每天都要长时间和这些仪器及瓶瓶罐罐打交道。
范冬茹正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从食用菌内生菌中分离有益菌群,用来抑制杂菌的生长。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寻找防治食用菌感染杂菌的“治病良方”。一个试验往往要反复做上很多遍,为此,她经常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有时还会延续到过了中午饭时。或许是常年工作在实验室,她的脸色看起来不是那么健康。
从事食用菌行业后,范冬茹认为食用菌是一项变废为宝,带领农民致富的好项目。而每一次随同研究所技术服务队到林场所和菌农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又让她深知菌农的艰辛。
菌农家的黑木耳感染了绿霉菌、链孢霉菌和细菌,遭受损失,更让范冬茹感到身上担子的重量。菌料中有粗料灭不透菌;摆放过密、通风不畅,导致产生链孢霉菌;菌袋封口棉与菌料接触造成污染;卫生条件差、杂菌传播……范冬茹说:“生产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主要还是菌农缺少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为了帮助菌农学到技术、减少损失、提高质量和产量,范冬茹和同事们抢抓生产食用菌的黄金时间,经常深入林场所生产一线,食用菌生产每个环节都挨家挨户地示范、指导。常常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腿疼,一身锯末,一身尘土。
范冬茹还瞄准国际国内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试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攻关。先后引进了姬松茸、竹荪和蛹虫草等7个菌种进行试验,其中蛹虫草目前已试验成功,但产量不高,她正努力通过改善培养基配方,提升防治污染能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如果成功将进行推广,为菌农增收开创新路。
我市的食用菌产业以黑木耳生产为主,兼顾发展猴头菇、榆黄蘑等地方珍稀品种,同时利用北方寒地冷资源,大力发展香菇等反季节食用菌生产。2013年,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6.7亿袋,产量在2.6万吨左右。
范冬茹说:“我们有这么庞大的生产力,要依靠质量立菌、科技兴菌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好。只要黑木耳产量和质量能提升,菌农赚到钱,我们工作就没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