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巴彦合作社育壮“有机致富稻”

网友投稿  2011-09-06  互联网

  “普通稻子每斤卖1块3毛5,有机稻子给到1块8了,老百姓自打加入合作社种有机稻的都尝到甜头了。”巴彦县洼兴镇增收村村民尚春夏向来采访的记者介绍了她的致富门路。尚春夏加入的是增收村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从普通水稻种植到发展有机水稻,再到建设稻米加工厂,短短三年,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创品牌、闯市场、增效益的发展道路。

  尚春夏家有水田一垧地,过去种植普通水稻亩产1000斤,收入在135元左右,在合作社带动下,经过三年的土地转换期,她家一垧地全部种植了有机水稻,亩产960斤,虽然比过去少产了40斤,但是收入却提高了378元。

  增收村曾通过发展养猪业让村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几年下来,人均收入增幅放缓。“该到考虑调整结构,搭建新的增收平台的时候了。”增收村党总支书记王宝贵回忆说,洼兴镇是巴彦县的水稻主产区之一,而洼兴镇的水田面积大部分集中在增收村。“我看准了这一资源优势,决定向土地要效益,发展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有机农业。”

  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增收村考虑到北临江湾水库的水利资源优势,以及群众拥有多年积累的水稻种植经验,鼓励村民发展有机水稻。2008年6月,增收村组建了增收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就是王宝贵,入社社员192户,水田面积2000亩。合作社实行统一购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社员种植的有机水稻,由合作社以高于普通大米市场价23%的价格收购,采取部分现金结算的方式,全部有机水稻款在阴历年前全部结清。如当年效益好,将按收购水稻的数量和品质进行二次分红。

  合作社成立之初,先后3次组织群众代表30多人到五常民乐乡参观学习。经过努力,合作社的水田获得了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签订了2000亩有机水稻的认证合同,成功注册了洼兴江湾有机大米品牌,成为巴彦县第一家通过省农产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大米品牌。

  2009年春季,合作社引进了新品种“稻花香2号”。但当年赶上低温少雨,又没有自己的大米加工厂,在保证社员每亩增收300多元的前提下,合作社赔了三十多万元。“致富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认准的事就要干到底。”对此,王宝贵深有感触。正因为坚持,随着种植经验不断成熟,市场的逐步开拓,增收水稻专业合作社第二年迎来了丰收。2010年秋,2000亩有机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900斤,合作社以高出市场25%的价格收购了入户社员的有机水稻,尽管是处在转换期的有机水稻,还是达到了每斤1.5元,去掉相关费用,亩增收400元,当年生产的有机大米就卖到了每市斤5元,2000亩有机水稻共增收80万元,农民平均亩增收可达400多元。

  看到增收明显,入社社员由开始的142户增加到了335户。在洼兴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采取贷款和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建起了水稻加工厂。还投入50万元建了有机肥生产基地,有2个长各20米半封闭式的有机肥生产车间,全部用鸡粪和猪粪做原料,比从外购有机肥节省一半费用。指着有机肥生产车间东面的空地,王宝贵告诉记者,那里准备建一个智能化育苗大棚,这样,从育苗到种植、用肥、加工就都全了。记者看到,为了防止个别农户往有机田里掺农药增产,田间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大片的稻田边上还立着牌子,写明包销公司承包的有机稻田面积。“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品种和数量,实行订单种植。你看,这种小的稻米就是我们按客户要求的儿童米来种的。”指着记者眼前不同的稻米品种,王宝贵说,“今年大米收成好,现在深圳、北京、哈市都签了供货合同,已全部被订购完了。”

  巴彦县洼兴镇党委书记陈彪告诉记者:“因为有机田有三年的转换期,边转化边发展,增收村从当初的20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亩,以后把洼兴种水田的农户都让他入社,这样经济效益也就更可观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巴彦县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实施“强农”战略,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攻坚。按照发展“200万亩高产作物、100万亩水田、50万亩经济作物”的要求,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一村一业、一屯一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发展规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巴彦县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构建集种植、加工、品牌创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9-06/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