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黄鉴雄:捕捉“飘香”商机 创新模式带动万人致富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9-02  互联网

 

黄鉴雄:捕捉“飘香”商机 创新模式带动万人致富

黄鉴雄介绍黄栀子市场前景。

  昔日不起眼的黄栀子,竟然蕴藏着巨大的商机。2008年,黄鉴雄捕捉到了种植药食两用的黄栀子在提炼天然色素上的诱人机会,抓住机遇由家电向黄栀子产业转型,短短四年时间,已经实现盈利上千万元。

  黄鉴雄嗅到“飘香”的商机,大胆创新商业模式,以“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创新模式,帮助解决2.4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万人走上致富路。

  商机顺德商人耕山怀集

  作为地道的顺德商人,黄鉴雄曾在老家的小家电市场摸爬滚打了近20年。2008年,几乎所有行业都遭遇寒冬时,黄鉴雄的日子同样不好过。面对利润空间急剧缩水的小家电行情,黄鉴雄决定另谋出路。

  他的外商兼生意伙伴告诉他,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颁布和实施食品卫生法,化学色素因具有毒性和致癌物质而被禁用。黄栀子天然色素已替代人工合成色素,成为国际上需求量最大、最紧缺的天然色素品种。

  《栀子花开》曾经唱遍大江南北,黄栀子开的花就是“栀子花”。凭借商人的灵敏嗅觉,黄鉴雄很快捕捉到了这“飘香”的商机。他决定抓住机遇大胆进行产业转型,由原来的家电行业转向黄栀子行业。

  经过调查走访,黄鉴雄把目光聚焦在肇庆怀集。按照黄鉴雄的说法,怀集正好在北回归线稍微偏北一些,当他看到怀集的山上有野生的黄栀子时,就认定了这块地方。2009年,他在怀集冷坑镇创办了面积5000亩、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的黄栀子种植示范产园,并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

  为实现成功的创业转型,黄鉴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他通过考察了解到,目前黄栀子种植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广西两地。其中,江西金溪县黄栀子的种植规模、产销量位居全国首位,并申请了黄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农户自行种植为主。2007年,广西鹿寨县黄栀子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

  这两地构成了黄鉴雄创业转型的强劲竞争对手。怎样避开劲敌成为黄鉴雄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创新用合作社模式避开劲敌

  黄鉴雄考察了解到,虽然目前江西和广西在黄栀子的种植规模和产销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都是以农户自行种植为主,黄栀子植株大面积死亡的危害多有发生,难以保证黄栀子原材料的安全。

  据此,黄鉴雄大胆提出合作社模式,从广西引进种苗,经过技术部门改良适应怀集气候特点后,实行统一育苗供应农户种植,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和加工产品,以此来确保黄栀子原材料的安全种植与生产。

  不久,黄鉴雄就采取“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产业化形式将他的黄栀子合作社经营得风生水起。正是凭借这种模式,黄栀子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改善,广西方面反过来从黄鉴雄这里引进种苗。

  “合作社经营虽然前景很好,但农户对我们这家刚成立没多久的公司缺乏信任。”再三思虑下,他决定寻找政府作担保。黄鉴雄在怀集创办的木林森合作社,看中了偏僻山区三坑村的肥沃山地,便与三坑村委会联手创办黄栀子种植示范基地,从而构建起“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全新格局。

  随着与政府(村委会)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黄鉴雄决定大规模复制这一信用模式。他加入到佛山帮扶单位,在佛山政府的牵头下,获得其他村委对木林森合作社的信任,构建起“公司(合作社)+佛山政府+村委会+农户”的信用担保机制。

  2011年,黄鉴雄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怀集县闸岗镇龙福村,与村集体及58户贫困户合作种植规模达20000亩,实现产值1.6亿。2012年,黄鉴雄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怀集县连麦镇、闸岗镇、冷坑镇共5个村集体及120多户贫困户,种植面积及产值双翻倍。到2014年种植规模将扩至80000亩,有望帮助解决2.4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延伸深加工扩大销售出路

  随着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黄鉴雄却有着越来越深的隐忧:如何解决果实的销售出路问题?如果无法解决销售出路,之前构建的信用体系将被瓦解,合作社模式也将难以存续。

  黄鉴雄决定延伸黄栀子的产业链,由种植环节拓展到深加工环节。通过兴建黄栀子深加工厂和天然色素提炼厂,通过加工企业收购千家万户的黄栀子果实,来开拓和发展市场,解决果实的销售出路问题。

  有了想法,资金又成了问题。在已经投资了1600万元的基地里,合作社种植黄栀子渐见规模且发展迅速。这是一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怎样才能获得融资支持来达成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一筹莫展之际,他参与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举办的创富大赛。在创富大赛决赛中,合作社技术推广部门项目总经理李建升引用权威数据,表示合作社生产的黄栀子可以制作成天然色素,正计划投入3000万扩产,计划未来3―5年种植面积扩种到6―8万亩,总产值高达7亿元。

  黄栀子种植及天然色素深加工项目获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创富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前十,赢得邮储银行提供的500万元信贷支持。黄鉴雄立即规划投入30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50亩的天然色素深加工厂,添置德国进口的1200容量的烘房、1500平方米的晒场、价值1900万元的进口色素提炼设备,实现黄栀子天然色素深加工。

  “厂房预计2014年底建成,2014年年底投入生产。”黄鉴雄告诉记者,“黄栀子种植技术推广已经成为当地扶贫开发中一个新亮点,待加工厂建成后,黄栀子的收购价将会提高15%,种植黄栀子的农户致富在望。”

  对于公司接下来的发展,黄鉴雄早已描绘于心。到2016年,除了深加工产房投入生产,他还将在清远、韶关、茂名等地建设3到5个半成品加工厂,年产值达到5―6个亿,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黄栀子产品种植和加工中心。

  据了解,木林森合作社2010年企业盈利250万元,2011年企业盈利960万元,2012年企业盈利已上千万元。黄鉴雄告诉记者,公司盈利正稳步增长,每年增长率都能达到20%。

  自信、努力、坚持

  一个都不能少

  创富感悟

  谈及创富经验,黄鉴雄直言:“创业要认准目标,除了努力和坚持,重要因素还有自信。”他说,从事农业不比其他行业,开花结果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只有更加努力,更加坚持才能看到等到收获的季节。

  在邮储创富大赛中获得关键性融资帮助,黄鉴雄认为同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在决赛中表现出来的自信分不开。在决赛环节中,权威数据的引用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同时数据也证明了他切实的资金需求和项目的前景。

  除了资金需求,获奖的选手还可以得到邮储银行在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参加邮储创富大赛给黄鉴雄带来的另一个惊喜就是,在创富大赛展示“黄栀子种植及天然色素深加工”项目后,木林森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报道频繁见诸媒体。清远、广西、封开、云浮等地区的农户看到报道后慕名前往加盟。目前合作社黄栀子的产量已占国内产值的25%。

  黄鉴雄说,“创富大赛不仅给予我创业资金上的支持,还将木林森合作社的品牌推广到全国,让我的创业受益匪浅。创富大赛是绝佳的发展个性与挑战极限的平台,给予企业融资及品牌传播支持,让社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9-02/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