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刘国梅:愿做致富领路人

网友投稿  2012-09-17  互联网

  外表,朴实无华,平实得让人不经意间就可能忽略掉。矜持与冷傲在她身上似乎从不见体现,有的只是热情与谦和。而当透过她的人生阅历,追踪她的发展足迹,你会突然觉得,这是一位坚韧、刚强,富有胆识和气魄的时代女性。

  就是今年39岁,家住八道沟镇葫芦套村,任村书记助理的刘国梅。

  提起刘国梅,村民们个个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奖个不停,说真是“深山出俊鸟”,近年来,刘国梅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在巴掌大的小山沟儿里靠养鹿养出了名堂,不仅自家致了富,村里人也沾了光。

  1992年,由于家境比较困难,没能如愿踏入大学校门的刘国梅非常不情愿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她犹豫过、彷徨过甚至失望过,但,最终,理智战胜了一切。她心里明白:只有拼搏,才有出路。

  天生倔强的刘国梅从心里觉得不甘心。都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可眼下各级政府为支持农民致富在农村有那么多的扶持政策,怎么能空守着政策死抱着穷呢?刘国梅下定决心狠干一把,把贫穷的帽子彻底甩下去。两年后,她与邻村有志青年庄贤智在相识、相知、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结为夫妻。婚后,他们来到县城,丈夫跑运输,她先后在市场上烤过地瓜、卖过水果,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她与丈夫商量回家乡搞种养殖立体开发,这一想法与丈夫不谋而合。于是,夫妻俩回到家乡,承包了近百亩山林,种上了红松树苗和云杉树苗,并购进了十几头猪仔和2000只鸡雏,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为了节省开支,她与丈夫一起搬砖搬瓦、和泥垒墙,盖了六间鸡舍。经过数天的精心饲养,2000只鸡纯收入5000元。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计划实施的第二年,渴望圆大学梦的刘国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当时儿子还不满2周岁)。在校期间,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经常向专家请教,一有时间就上图书馆查阅适合本村发展种植、养殖方面的资料,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并考取了经济人资格证。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获得二等奖学金。在校学习期间,她还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毕业后,她筹躇满志的回到家乡,被组织上任命为村书记助理。

  任职后,刘国梅在协助村支部书记做好各项村务的同时,进村入户与百姓座谈,寻找本村落后的原因,倾听百姓对发展经济的诉求。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她发现,村民发展经济和创业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由于思想的束缚、曾经的失败和资金的困扰,他们对创业存在着害怕失败的心理。要使葫芦套村变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关键是要发展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共同创业,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责无旁贷!

  刘国梅把“干给妇女看、带着妇女干、帮着妇女富”作为自己的创业动力。经过市场调查和上网搜集资料再加上自己学校期间养殖知识的积累,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与丈夫一起办起了养鹿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鹿专业户,在妇联的“双学双比”活动中,她和丈夫依靠科学养鹿闯出一条致富路,并带动周围的妇女姐妹共同致富,成为妇女致富的领头雁。她了解到,鹿一身是宝,鹿茸、鹿血、鹿鞭都是名贵中药材。一头雄性马鹿一年可产鲜茸6-7公斤,可制干茸3公斤,市场价每公斤2000元。一头雄性梅花鹿可产1公斤多干茸,每公斤售价4000元左右。两岁母鹿就可配种产仔,一年一胎。且鹿属食草动物,每天以青草、秸秆为食,配以适量饲料,日成本在3元左右,养殖1头成年雄鹿,2年就可收回投入。

  “俗话说:”难‘字开头,寸步难行;’干‘字当先,一日千里。这话一点不假。人不能输给自己,只要认准了目标蹩足劲儿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说干就干。为了减少风险,刘国梅数次去规模比较大的养鹿场参观考察,几次去东北、吉林考察鹿产品市场,并到当地养鹿场接受了短期培训。在掌握了梅花鹿的一些生活习性和防病等知识后,她与丈夫在村东头建起了几间简易的养鹿场,花了近10万元从吉林购进10只母鹿、10只公鹿并与卖方签订了合同,由对方负责技术指导。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一个人的创业之路都会有坎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刘国梅也不例外。“养梅花鹿还是挺辛苦的,尤其在公鹿发情期更加要小心。”刘国梅说,9月至10月份,公鹿发情经常会出现为了“争雄”打起架来。当年,有两头公鹿“争雄”双双打斗,打得肋骨都断了,医治20多天最终还是死了。从此,刘国梅吸取教训,每听到打斗声,就去“劝架”赶开双方,以减少损失。另外,由于经验的缺乏,母鹿妊娠期喂得过肥胖,导致胎儿过大,出现难产情况,夫妻俩眼睁睁地看着鹿仔因生产时间过长而憋死,难过的两口子几乎哭出声来。现在好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刘国梅建立了饲养日志,对每头鹿每天的喂养情况、长茸情况、生长变化情况都有一个详细的记载,便于今后从中总结摸索规律。掌握了鹿的配种期饲养管理、越冬期的饲养管理、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公鹿的营养需要、母鹿繁殖的饲养管理等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在春季鹿刚要长茸的季节,为了防止鹿上火,她还根据技术员的指导,专程去外地购进一些中草药,熬成中药水给鹿喝,效果很好。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在八道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她与丈夫一起承包下了由于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而日益滑坡的长兴鹿业有限责任公司。鹿场接手后,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果断的采取优胜劣态的措施,把以前的老、病、残及时淘汰掉,选留优良生产鹿。在人工、饲料、原料大幅提价的情况下,她们采取积极搜集玉米秸杆、豆皮、花生秧、柞树叶等可作为粗饲料农作物废弃物,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并种植物草,作为梅花鹿生茸期和哺乳期的优质蛋白质饲料。

  在养鹿的同时并经营鹿产品销售。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国梅养梅花鹿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购买鹿茸、鹿血酒的人也多了起来。如今,刘国梅的梅花鹿养殖场规模已经扩大到8000平方米,现有梅花鹿200多头。今年,她割了300多公斤鹿茸,销售鹿血酒500公斤左右,收入达22万元。

  她的工作热情,她的奉献精神,她的创业实绩得到了全体村民的高度认可。面对成功,刘国梅没有浅尝辄止,自我陶醉,而是在谋划更大的创业项目,向更高的目标冲刺。她和丈夫把赚得的“第一桶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养鹿事业。

  “人,缺钱,不能缺良心;有钱,更要有爱心。”这是她信奉的做人准则。“我是共产党员,我带头致富我应该,我为乡亲服务,我快乐我幸福。”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是刘国梅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水有源,树有根”。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她深知自己的发展,是靠党的好政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才有今天。因此,她把爱不断奉献给社会,奉献给身边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毫不保留的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每当村里姐妹生活上有困难时,她都主动上前帮助,并引领她们走上致富路。村民种地没钱买种子、化肥,大事小情,她从来都是慷慨解囊相助。姐妹崔秀红多年来一直靠种植西瓜、草莓等经济作物维持生计,由于不懂技术和科学管理,产量和质量一直上不来,刘国梅为她买来参考资料,同她一起研究、琢磨,不仅产量上来了,效益也直线上升,而且,她种出的西瓜和草莓味甜、口感好,远近闻名。今年,她还信心满怀的建起了蔬菜大棚,用她的话说,有刘国梅这样的好姐妹做技术后盾和保障,俺干什么都有劲。年近七旬的刘传仁老人身体带有残疾,老伴还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可以说是本村名副其实的贫困户,刘国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有时间,就主动跑到老两口身边问寒问暖,去年,刘国梅还主动拿出钱来,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为他们买了几头牛,感动的刘传仁老人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此外,她还动员村里姐妹们搞种养殖项目,有些新的养殖户不懂防疫消毒等方面的知识,刘国梅就不厌其烦地进行技术指导,她的家成了新养殖户们的教室,她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在她的示范带动下,葫芦套村发展起了30多户种养殖大户。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是刘国梅最喜欢的一首歌,当问及为什么最喜欢这首歌曲时,刘国梅说: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声,这首歌坚定了我的毅力,这首歌浓缩了我创业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谈到自己的创业体会和今后的打算时,刘国梅说:“作为一名女村官,在这期间我感觉到了充实和快乐,因为我努力了,拼搏了,付出了,成功了,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将带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创业的路上,我将永不止步,勇往直前。”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9-17/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