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凌晨3点到6点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几百辆汽车的发动机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每天都会有2000多人在这里交易。
这就是深圳市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我们要讲的人和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市场里。
在这儿,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瘦高个在马路上维持着交通秩序。
郑明妹:从那边走,快点,快点,从那边走。不可以停,不可以出去,从这边走。
他就是这个市场的主人,叫郑明妹。他关注的除了交通秩序以外,还有车辆的多少,因为这车辆的多少是市场生意好坏的体现,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郑明妹会更加关注车流量。
记者:好像一直往那边都排了特别多的车。
郑明妹:是啊,有600部,在这里停车,来买货的,那你们这个车进来以后。
记者:你们还收交易费吗?
郑明妹:10元钱,就是半夜12点到早上8点就是10元钱。
郑明妹的市场里有大小500多个档口,一个档口一年的租金最低也要12万元。乍一看,郑明妹赚钱太容易了,靠收这些摊位的租金,他每年的纯收入都有1000多万元,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要把这个市场做好实在很难。
郑明妹是深圳第一批靠倒海鲜赚钱的人,他低价买进海鲜,再批发给小经销商和酒楼。这样做了15年。不仅结识了很多朋友,而且积攒了一些资本。随着年纪的增长,郑明妹越发觉得倒腾海鲜太辛苦了。
郑明妹:水凉,它这海鲜要死,水热他要死,水咸要死,水淡要死,没有电也是死,是这样的,太难做了,这个海鲜。
十几年来,郑明妹一直和海鲜市场打交道。当时深圳市有4个海鲜市场,规模相似,都不超过200个档口,这些市场不大,租金还挺贵。郑明妹想,要是自己也能开一个市场,靠收摊位费赚钱可比倒海鲜容易多了,只要市场规模大、商户多,聚拢了人气,肯定能赚钱。
2000年4月,经过相关部门批准,郑明妹投资了3000多万元,在深圳南郊租赁了一块占地14000多平米的空地。2001年初,郑明妹建成了拥有500多个档口的市场。
这万事具备,可只欠商户了。郑明妹坚信,那些十几年的老朋友一定会支持他。2001年5月,郑明妹打电话邀请好朋友郑金来搬到自己的新市场来经营,可出乎意料的是郑金来根本没答应他。
水产市场商户郑金来:他说把这个市场开起来,其实是很困难的,我们在老市场做得刚刚好。
原来,郑金来在以前的市场已经经营4年了,市场人气很旺,郑金来认为一个新的没有人气的市场要想做好难度非同一般。
水产市场商户郑金来:我们在这里开,客户会不会来这里买货,市场太新了,就是这个理由。还有几个老市场在那边,还有竞争呢。
郑明妹看郑金来犹犹豫豫的,就想得通过什么办法才能让他搬过来呢?结果想来想去,还是免租金最实惠。郑明妹决定为郑金来和当时新搬进市场的商户减免档口租金,可这一免就是一年。
郑明妹:按目前计算免一年就差不多是700多万元,700多万元,700多万元到800万元,按现在说,一年免掉了。
800多万元的损失,可不是一个小数,这个决定让郑明妹的合作伙伴卢盛齐也捏了一把汗,卢盛齐是郑明妹的好朋友,负责市场内部管理,他建议郑明妹少免些费用。
郑明妹的合作伙伴卢盛齐:郑总说不行,我们这个账不能这样算,因为人家的市场已经成形了。我们的市场要让它尽快地旺起来,我们必须一次性地,用大优惠的办法来吸引客户。
郑明妹的想法是如果要尽快让市场旺起来,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商户吸引过来。只要他们能接受这个新市场,暂时的损失不算什么。
郑明妹:档口在我市场,让给他赚钱,让别人赚钱,我自己不收租金,不收费,他就赚钱了。
2002年1月,郑金来正式搬到了新市场,正像郑明妹预料的那样,很多商户都对他的政策感兴趣。不到半年,就有280多个商户在市场设摊位。
记者: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到这边来做?
水产市场商户程震:这个老板对这里档口的人比较好,交通好,市场刚开始的时候有优惠。
同时一些大商户也把他的客户和人气带到了新的市场,原本冷清的市场变得喧闹起来。一年之后,每个商户按照档口的大小,已经开始缴纳12万元到25万元不等的租金了。但是市场上还有摊位没租出去,就在郑明妹为这事着急的时候,2003年6月的一天早上郑明妹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让他想出了一个吸引商户的好主意。
这个电话就是商户蔡智远打的,2003年5月他从广东陆丰进了一批价值25万元的海鱼,付了5万元做定金,由于是初次合作,对方要求货到三天内必须付清所有货款,这可让菜智远非常为难。
蔡智远:我们当时不只是在向一家货主那里进货,同时向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点进不同的货,这样我们就不能向下一个货主,就不能及时地把资金汇过去。
蔡智远恐怕不付清货款会影响以后的合作,他很着急,四处求借无门,只好向郑明妹求救。
记者:如果说你们这边的资金实在回笼不了的话,你们都要保证货源的资金?
蔡智远:对,一定要保证,要不以后断了合作的话,这个信用很难再收得回来的。
郑明妹:他要求就是20万元到25万元,或者30万元。周转10天到1个礼拜。
听完了蔡智远的难处之后,郑明妹觉得,如果商户经营不下去了就得撤出市场,那市场就得针对一个档口重复招商环节。深思熟虑之后,郑明妹决定把钱借给蔡智远。由于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市场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卢盛齐:就是他跑了,这个档口的货和档口的经营权益,也是够支付这笔钱的。
第10天,蔡智远把卖鱼回笼的货款如数还给了郑明妹。这件事也提醒了他,因为表面上看市场只是靠收摊位费和一些交易费赚钱,但是这赚钱的根本就是商户能在这个市场顺利经营,市场和商户的命运是相关联的。从那以后郑明妹决定建立一个50万元的帐户,用于商户们临时周转。只要在市场经营满两年的商户遇到周转不灵的问题都可以向市场提出借款要求,借款没有利息,以相应额度的货品作为担保,归还期不超过15天。
郑明妹:拿一点资金来支持中小商户,不给他破产,他一走就什么都没有了,度过了这个难关,那就没问题了。
郑明妹的这个措施实施之后,相继解决了三个商户在周转上遇到的困难,这在做海鲜生意的圈子里传开了。到了2005年,市场所有档口都租了出去,一些老商户也把以前一年一签的合同续约成3年或5年一签。当年又有100多新商户搬了进来,市场人气更旺了,一年内郑明妹光是档口租金这一项就收入了820多万元。郑明妹盘算着这样最多还有两年就能收回成本了。
可就在郑明妹的市场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的时候,2008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圳餐饮业的经营状况出现了下滑。
酒店经理戴晓华:比平时少20%的生意。
记者:消费者是什么心理?
戴晓华:消费者好像有钱就想都揣进包里面,本来他能消费2000元钱的,他就不要消费那么高。
在沿海城市的餐饮企业中,海鲜能占到40%的份额。因此,郑明妹的水产市场也受到了影响。水产品不同程度的降价,商户普遍利润空间缩小了。
郑明妹:现在的海鲜减价上市,你100元的减70元,10元钱的减7元。
郑明妹的市场里,有1/3的商户都属于每月利润在100万元以上的大户,对货品的需求量很大,每天至少在十几万斤以上,所以他们都会联系基地直接供货。但是其他中小商户,因为需求量相对较少,他们一般都是从基地直属的经销商那里买货,因此成本比较高。
陈锦豪就属于中小型商户,以批发多宝鱼等特种鱼为主,一直是薄利多销,一斤多宝鱼的利润不到10%,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多宝鱼的市场价格却下浮了15%。
水产市场商户陈锦豪:以前的价钱比较贵,现在价位已经下调了一斤五六元钱下来,以前是卖40多元一斤,现在是卖30多元一斤。
市场上像陈锦豪这样亏本经营多宝鱼等特种鱼的就有50多家,郑明妹看到了商户的难处也体会到了市场的危机。于是他想到,只要想办法节省成本就可以增加利润,于是他决定让卢盛齐到养殖基地考察行情,希望能从基地低价进货。
2008年10月,卢盛齐到了山东的一家养殖基地,负责人许少峰接待了他。
卢盛齐:我们就把我们市场的价格,市场的销量和市场的销售情况给人家的养殖基地介绍,让他们来这里看,让生产基地和销售的商户直接商洽。
许少峰:深圳这个地方毕竟是高消费的地方,它这的酒楼、高档海鲜的酒楼比较多,需求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是最大的保障。如果你没有这个规模的话,我们把货发过来,一天就发10斤8斤的,那不白搭了,还不够费用的。
当时许少峰的养殖基地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销量减少了一半,一听说他们可以把货拉到深圳市场上卖,他很快就和卢盛齐达成了意向,许少峰答应会以批发给大商户的价格送鱼上门。2008年11月,许少峰送来了第一批多宝鱼。
水产市场商户陈锦豪:我们经过和谈以后,感觉这个价格还比人家便宜两三元,所以我们就跟他合作。
郑明妹:他拉了一车过来,一来就拉了6000斤到8000斤,没问题。他就回头自己来了。
从那以后,山东养殖基地一两天就会送来一车鱼,由于省掉了中间环节,进货价降低了,商户也多赚了利润。
水产市场商户陈锦豪:以前是一斤差不多要贵两三元钱,得三十七八元钱一斤。
记者:现在呢?
陈锦豪:现在就一斤能便宜两三元钱。
记者:那你这一个月能省不少钱?
陈锦豪:一个月能省1万多元,差不多一两万元。
现在,郑明妹的市场又和广东、福建、大连等4个养殖基地建立了联系,每天都会有10辆左右的供货车来市场送货。这样团购式的进货方式让商户保住了利润,郑明妹的市场收入也就保住了。现在,郑明妹正在筹建另一个占地14000多平米的水产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