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赶到向生文的养殖场采访时,他正领着工人捕泥鳅、清塘子。
向生文:这个把它筛一下就符合卖的标准了。
记者:它离了水还能活?
向生文:能活,就这样,只需要一点点水,能够活5天以上,最少。
记者:5天以上。
向生文:一点点水,就需要一点点水。泥鳅是靠皮肤和肠道吸收氧气。
把这样的地笼放在池塘里,可以捕到池塘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泥鳅,剩下极少的一些泥鳅就钻到池底的泥里,只能人工挖。见记者好奇,向生文便邀请记者一起来体验挖泥鳅。但一进到池塘,记者就被难住了。
记者:走不动。
养殖池底厚厚的一层泥巴,让记者寸步难行,但对泥鳅来说,这里却是最舒适的环境。
记者:有一条。
向生文:还有。
记者:他地下这个泥是很黏很黏的,胶性的。
向生文:对,这个就是池底了。
记者:它这个就钻不动了吗?
向生文:钻不动了,再硬它也钻不动了。它只能在面上这十几厘米的泥里活动。
现在,向生文是当地有名的泥鳅养殖能手,一年销售泥鳅年近30万斤。
向生文曾在沈阳市做了10年的水产批发生意,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彻底转行养殖泥鳅。刚开始一连三年他接连受挫,投入了200多万元都打了水漂。而就在养泥鳅陷入困境的时候,向生文意外得到了一个配方,这个配方使得他摆脱困境,大获成功。
采访时,记者还得知,有人出多少钱都换不来的这个配方,向生文却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向生文放下10年的老本行,回到四川老家养殖泥鳅的呢?他又是怎么得到那个配方的?
1997年,向生文和亲戚一起,从四川老家来到沈阳市做水产批发生意,能吃苦讲诚信,向生文很快站住了脚,还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水产生意他一干就是15年,到2006年时一年能赚一百多万元,日子很安定。但谁都没想到,这样的生活却因为一单生意发生了转变。
2006年年底,一位江苏客户给向生文打电话,请他帮忙联系一批泥鳅,定价五元钱一斤,这比当时的市场价高出了一两元,而且要的量也很大。
向生文:要的量是相当的大,一要就是几十吨。
价格高,量又大,向生文痛快地答应下来。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向生文这个老水产生意人都感到很意外。就在向生文四处联系泥鳅货源的时候,江苏的那位客户主动提出提高泥鳅的收购价格,一周时间,涨了三次价。
向生文:从6元多涨到8元,两天时间,最高的时候卖到11.5元。我很纳闷,他为什么一下子给我涨这么多,后来我知道,是脱节了,缺货了。
冬季是泥鳅的淡季,北方根本没货,向生文只能从南方调货。
向生文:催。因为毕竟发货要一两天,货没到,客户等着用,他也着急,听说运费涨了。没事,没事,高一点就高一点。
如此提价收货,不计成本,这泥鳅是要卖到哪呢?向生文一打听才明白,原来他帮忙联系的泥鳅全部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只要有货根本不愁市场。
水产经销商:每次走货都是好多吨,轮船,几百吨那样走。
一周之内泥鳅的收购价涨了三次,四处调货却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那一笔生意让向生文赚了10多万元,也让他对泥鳅有了新的认识。
向生文:触动大,就想到这个泥鳅往以后发展的话,肯定有前景。货越少,养出来的产品肯定值钱。
当时向生文所经营的水产批发生意竞争越来越大,市场上的商户从最初的十几家扩增到上百家,利润越来越薄。而这一次的泥鳅生意,让向生文看到一个新商机。
向生文:我把这个泥鳅养着到最贵的时候才卖,自己养自己挣,还不是越挣越多吗?
2007年5月,向生文一边经营水产批发生意,一边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包了一片水塘,改造成泥鳅养殖池,购进种苗,叫上两个外甥,一起养殖泥鳅。
2008年春节前夕,沈阳市的水产市场里热闹非凡,商家们都在忙着备货,赶上春节的好行情,泥鳅也特别紧俏。
商户:过年的时候就得抢货。
商户:到处打电话,找。
记者:那时候还涨价吗?
商户:涨,因为没有货,都涨价。
商户:最贵的卖三十四五元一斤。
记者:到过年的时候?
商户:对。
此时,谁的手里有泥鳅货源,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也就意味着大把的钱将要到手。
向生文,正是那个手中掌握泥鳅货源的人。他5月份投苗养殖的泥鳅到年底正好上市,200亩池塘里有三万斤的泥鳅。
外甥:我们当时养的时候价格也很好。
向生文:到春节前每斤能涨五到十元一斤。
按当时的市场价,只要把这批泥鳅一出手,百八十万元就将落入向生文的口袋中了。但那时的向生文,却只能站在自己的养殖池边,看着塘里的泥鳅干瞪眼。
向生文:老苦恼了,一天到晚在那里转,看着市场价一天天涨,自己有东西卖不出来。
明明养殖的泥鳅就在池塘里,为什么却卖不了,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向生文的财富计划?
每年的11月份,东北地区就进入了寒冬季节,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度,水面结上了厚厚的冰层。就是这冰层,把向生文和他的泥鳅财富隔离开。
眼瞅着大好的行情,向生文不甘心。
外甥:想办法了,各种办法都试过。
向生文:拿冰橇子。
外甥:凿窟窿眼,看里面有没有。 一看没有,看不着。
向生文:下地笼,下什么都没有用。你就是放在那一个月一根泥鳅都不会有。
一到冬季,泥鳅钻到池塘底的泥层越冬,在泥层中的泥鳅靠皮肤呼吸,等到来年5月份,才又钻出泥层开始吃食。可到那时,大量的野生泥鳅涌向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
向生文:就只能卖便宜货,没办法。神仙来了也没有用,气候。
虽然错失了一次赚钱的机会,但是通过对市场的进一步了解,向生文对于泥鳅的前景仍然很看好。
向生文:养殖的少,供应不上市场需求,产生了不平衡,这就是商机,五年十年肯定是发展趋势。
向生文一心想要实现他的泥鳅财富,但却被养殖条件所限制。
2008年3月,向生文为父亲过八十大寿回到四川老家。没想到,他从四川回到沈阳后,向家人宣布,自己要回四川老家去养泥鳅了。
向生文的外甥:坚决,直接买机票回去了。
向生文的妻子:要是他首先说是回去养泥鳅的话,我都不同意他。
2008年5月,向生文把沈阳的水产生意交给妻子和儿子打理,独自一人回四川老家养泥鳅去了。走之前,他还撂下一句话。
向生文:如果做好了,肯定比你们赚钱。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向生文如此坚决地放下做了10年的生意,转行去养泥鳅呢?
向生文:你看这个泥,是粘性的,特别适合泥鳅生长,天太热泥鳅钻进去,气温到5度以下它也会钻进去,冬暖夏凉。
这里就是向生文的老家。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许多稻田被闲置,加上优质的水源,合适的气温,就连这泥巴都适合泥鳅生长。
只要能在这里成功地养出泥鳅,再通过自己成熟的销售网络,就可以面向全国的市场,甚至是出口,向生文终于找到可以实现自己泥鳅财富的地方。
而在当时,老家还没有人养殖泥鳅。向生文前后投入200多万元,租了220亩闲置的水田,改造成养殖池养殖泥鳅。同时,他还建起了一个占地两千多平米的泥鳅孵化池。
向生文:养殖场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自己能孵化,孵化是必走之路。
向生文对自己的财富计划信心十足。为了学习孵化技术,他跑到江苏的大型泥鳅养殖厂当小工,做学徒。2009年4月,向生文学成回来开始繁育自己的第一批泥鳅苗。
向生文:一开始有很多,水花苗也很多,感觉学到手了这个技术,成功了。
向生文的高兴劲还没过去,泥鳅苗就出问题了。
向生文:10天的时候,就看到那个泥鳅肚子是白的,翻过来了,过半天一天就都死了。
第一次孵化宣告失败,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向生文又实验了三四次,最高的成活率只有百分之几。而泥鳅的孵化,是整个养殖界内公认的难题。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 局长:以前的孵化率在百分之十几,有两个关口,一个是6到10天大量死亡,一个是“寸片”,大量死亡。
记者:这个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 局长:对,行业内一个难题。
向生文翻书本、查资料,按照别人说的办法,反复试验,大费周折,但都不成功。
从看中养殖泥鳅的商机,放下经营了10年的水产生意,跨越千里找到合适的养殖环境,向生文投入了两百多万元,还对家人夸下海口,可如今三年过去了,他却仍然一无所获。
向生文虽然不愿放弃,但泥鳅孵化的难关要如何突破,他束手无策。而就在此时,一个人的出现让向生文成功逆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0年3月,一个叫廖志斌的人来到向生文的养殖场,听说了向生文正面临泥鳅孵化的难关后,廖志斌提出,他能让成活率翻几番。这让向生文看到了希望。
向生文:肯定特别迫切,我心里在想,如果能活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那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那就是很知足的感觉了。
廖志斌是谁,他真有这样的能耐?
廖志斌养殖泥鳅7年,他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泥鳅育苗的配方,他孵化的泥鳅成活率很高。因为掌握这个配方,廖志斌在四川省的一家泥鳅养殖场做技术顾问,这个配方是他的饭碗,一说起来他特别谨慎。
廖志斌:跟你们也不能说,暂时要保密。人家出十万二十万都不会告诉他。出一百万,都不会告诉。
记者:出一百万也不告诉?
廖志斌:不会的。
就是这个别人出多少钱也换不来的配方,向生文却一分钱没花就拿到了手。而这个不花钱得来的配方到底靠不靠谱呢?
2010年5月,向生文请廖志斌帮他一起育苗,2天,泥鳅卵孵出水花苗,10天,小苗开口吃食,又过了20天,泥鳅苗长到三四厘米大小,这是容易爆发问题的最关键时刻。向生文的心被揪了起来。而廖志斌果然没有让向生文失望,凭借他的独家配方,泥鳅苗的成活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向生文:那是特大的惊喜,那肯定是高兴几个月。我就一年最少能提供上千亩,或者几千亩的苗子。那收入就不一样了。
那么,别人花多少钱也换不来的配方,廖志斌怎么会心甘情愿地白白送给向生文呢?
原来,一年前,向生文在江苏的一家泥鳅养殖场打工学技术的时候,偶遇廖志斌,一说起来两人是老乡,心里感觉格外亲近,从江苏学完技术回到四川后,向生文也没忘了廖志斌。
向生文:三天两头打,有时一唠就是一个小时,没事就唠。
廖志斌:你吃饭没有,今天天气挺热的你那里怎么样?一上来就问这些。我感觉还可以,一般的人都不会这样给你打电话,都是问你技术上的事情。人家一打电话就问你,我这个苗怎么这么了,有些我又不愿意跟人家说。他这种先问你,兄弟吃饭没有,感觉到很亲切。
向生文那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问候,让廖志斌感到很实在。就这样,两人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在听说了向生文的困难后,廖志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摸索多年掌握的泥鳅孵化技术教给了向生文。
廖志斌:既然关系都这么好了,像兄弟一样。我就告诉他了。
向生文:这肯定就是无价之宝,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就是友谊友情。
而正是这份友情给向生文带来了转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 局长:繁育水平的话川南排到前几位。
记者:这是您调查过的数据?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 局长:对,繁育。
2010年,向生文的220亩水塘全部养上了自己繁育的泥鳅,一年能养出10万斤的商品泥鳅。
2011年,向生文总共繁育了上亿尾泥鳅苗,想通过出售种苗增加收入,但没想到却少人问津,一年下来只卖出了几千尾。
向生文:想了很多办法,打条幅,做广告板。
记者:最远到哪?
向生文:最远就到资阳。
自己掌握着育苗技术,却不能转化为财富,向生文只能干着急。2012年底,他去资阳市的简阳县看望朋友,没想到却从朋友的羽绒服生意上得到了启发。
向生文的这位朋友在简阳县城开了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当听说朋友的销售量时,向生文大吃一惊。
向生文:人家卖的好的时候一个月能销售几十万,看上去他那个收入和那个不成正比。
这就是朋友的羽绒服专卖店,店面不大,表面看起来生意也并不太火,怎么能有那么大的销售量呢?而当朋友说出了原因后,向生文又惊又喜。
向生文的朋友:很兴奋,他当时就说我也去整一个,你教我。他当时什么都不会。
向生文:那个也行啊,咱们也能搞一个,天南地北的都来学养殖,购买种苗,这不是很好的一个平台吗?
原来,朋友通过网店,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通过网络扩展了销路,成本小,收效大。离开朋友的羽绒服店后,向生文立马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帮自己设计制作一家网站。
向生文的儿子学的正是计算机专业,很快向生文的泥鳅养殖专业网站就建好了。从那一天起,向生文真正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
向生文:这个云南差楚雄定的。定了一百万尾苗。因为我们的销售都是在网上。
记者:你原来没有网络的时候一年卖多少?现在卖多少?
向生文:最少差多少,差十分之九吧。你以前就是附近才知道,现在就是全国都知道。
采访期间,就有很多人来到向生文的养殖基地参观。
四川省自贡市泥鳅养殖户:在网上有关注他,我们取得联系,就来看一看。
记者:怎么知道这个养殖场的?
重庆市市民:我们是上网查知道他的地址。想来考察一下。
现在依靠网络,向生文一年能出售16万多斤的泥鳅种苗,10多万斤成品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