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

网友投稿  2013-09-09  互联网

 

  杨龙:没经过第二道工序,特别薄,特别薄,到有阳光的地方,咱这样用煎饼挡着的话,都能看到他在干活。

  杨龙从小就和煎饼有缘分,母亲就是靠着摊煎饼把他养大的。杨龙为了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在他21岁的时候,也选择了做煎饼。就算当时一张煎饼才赚2分5厘,他也觉得大有商机。但是他周围的朋友们却不这么认为。

  钱德财 村民:摊个煎饼能当什么老板,你能行吗孩子?

  曲洪义 朋友:这一圈的朋友圈里面,都没有人做这个行业,我认为它不是一个大买卖,或者将来能做的买卖来做。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1)

  就这么一个不被看好的生意,十年时间,杨龙就把煎饼卖到了大连很多酒店和三百多个农贸市场,并且拿到了六家超市的订单,年销售额达到一千四百多万元,成了大连市最大的煎饼生产商。他还把煎饼的口味增加到了十几种。甚至有人吃鲍鱼还要用煎饼卷着吃。这些变化让周围的人对杨龙刮目相看。

  史喜成 工业区负责人:在咱印象当中,煎饼这个东西,就是一种小作坊,家庭的一种小作坊。抱着怀疑这个态度,没想到这个小伙这么有韧劲,把今天这个买卖做得这么大。

  房可兴 原同行:刚开始俺都是自己用个小鏊子,从山东家背来的,用个小鏊子,慢慢的摊。这不到现在呢,他家干大了,俺们那些都不行了。

  韩雪 朋友:他说你看看我现在煎饼到什么程度了,我去了一看,大吃一惊,这哪叫煎饼,这不是工业化生产?

  随着记者采访时的深入了解。杨龙之所以能把煎饼做成年销售额过千万的一个产业,这还与他从小在心里埋下的一颗种子有关。

  这里是大连市姚家村的棚户区,曾经是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杨龙从4岁就跟父母从山东来到这里。为了能给杨龙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的父母靠着山东的传统手艺,摊煎饼,卖给村子附近的山东老乡。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2)

  杨龙:以前摊的话,就是用这种鏊子摊煎饼。每天我妈妈半夜起来就蹲在这里,烟熏火燎的,呛得满脸都是灰。

  杨龙的母亲天不亮就要到市场去摆摊。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为了杨龙,第二天凌晨两点就又要起床继续摊煎饼。

  杨龙:我从小,我里就埋着一颗什么种子,我好好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以后等我长大的时候,我让我爸和我妈过上好日子。

  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杨龙做什么都特别认真。他曾经在大连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一个月能赚五千多元钱。然而2003年的一天,21岁的杨龙辞职回家告诉母亲,他要去做一个大买卖。

  杨龙:我早晚有一天,什么活都用不着你干,你就在炕头上给我点钱就行了。

  王德荣 母亲:我不相信。我想多少钱,还得坐炕头上点。

  杨龙说的大买卖,竟然就是母亲天天摊的煎饼。

  钱德财 村民:我都替他捏一把汗,摊这么些煎饼谁吃,有吃有不吃的,没想到现在这煎饼摊得,确实干得轰轰烈烈。

  曲洪义 朋友:他能看到这是一个买卖这是一个商机,这点是别人都没看到的。

  谁都没想到,2009年,杨龙就把生意做到了大连一百多个农贸市场,年销售额一百五十多万元。而他赚钱,靠的就是当时只卖两毛钱一张的煎饼。

  王德荣 母亲:当时我就是想着,这煎饼有多大出路。我就觉得有的时候我摊煎饼,出去卖煎饼,自己也觉得好像比别人矮一块似的,不想让杨龙再干了。

  原来,有一天,杨龙在与母亲闲聊的过程中发现,母亲摊出来的煎饼在村子里一天就能卖出上百斤。这让杨龙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杨龙经过调查发现,大连有800万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移民过来的。这些人都有着吃煎饼的情节,这让杨龙感觉到煎饼在大连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是这些人在大连生活久了,又有着大连人的生活习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上吃煎饼,杨龙决定改良。他在原料中添加了五谷杂粮,并且让摊煎饼的面糊发酵一天。

  杨龙:这个是以前的煎饼,特别厚,你摸一下这个手感。

  记者:而且还挺硬的。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3)

  杨龙:给我们山东煎饼起什么名,叫摇头饼。

  记者:为什么叫摇头饼?

  杨龙:一咬咬不动,撕不动的时候,连脖子的劲都使上才能把煎饼咬下来。这个是不经过发酵的,这个是经过发酵的。发酵完了以后,通过这些小气孔,可以变得特别柔软,咬起来比以前好咬多了。

  杨龙的煎饼不仅比以前更好咬了。还从原来单一的玉米口味,增加到了小米、荞麦、黑米等十多种口味。那么做出来的这些煎饼要怎么卖呢?

  这里是大连解放广场农贸市场,2003年这个农贸市场特别红火。这里的摊位早就已经人满为患,杨龙只好找人代卖。这个正在卖海带的人,叫陈晓杰。2003年的一天,杨龙在这个市场转悠的时候,发现陈晓杰的馒头是这个市场里卖得最火的。

  杨龙:我当时我就想了,如果我能把煎饼放到她这个摊位上卖的话,就借助她的人气这么旺,我相信一定也会卖得特别好。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4)

  然而杨龙刚表明来意,立刻就遭到了陈晓杰的拒绝。陈晓杰本来就是做馒头生意的,本来就想让馒头卖得好,根本就不可能给杨龙代卖煎饼。虽然被拒绝,但是杨龙认定了这个红火的市场,更认定了陈晓杰。他一定要让陈晓杰代卖他的煎饼。这天,杨龙一直到中午都没有离开,他不停地在陈晓杰的摊位附近转悠。他看准了一个时机,做了件让陈晓杰无法拒绝的事。

  杨龙:我一边看着表,一边看着人,基本上人最多的时候,应该是在11点到12点,这时候这个馒头卖得是最多的,最忙的时候。

  陈晓杰: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了,吃饭也没怎么有时间。

  杨龙:我就这时候,我就把塑料袋一撑,给她送上去了,她就顺理成章地就放下了。

  杨龙每天都在陈晓杰最忙的时候,帮她撑塑料袋,这一撑就撑了3个月。然而杨龙心里想的,却不仅仅是撑塑料袋那么简单。

  杨龙:我自己的煎饼还卖不动,我在这撑塑料袋。通过我撑塑料袋,我一边在这研究,一个馒头能赚五分钱,她一天能卖八百个馒头的话,也就赚个四十多块钱。

  正因为这样,杨龙对他的煎饼更自信了。一天他拉了200斤煎饼放到了陈晓杰的店面里让她试着卖一卖,而且还耐心地给陈晓杰算了一笔账。

  杨龙:一斤煎饼赚5毛钱的话,一天卖200斤,能赚100块钱。一天赚不上一百块钱的话,我到时候一天我过来给你一百元钱。

  陈晓杰:我就想,这人已经把这事做到这种程度了,无论如何这煎饼我肯定得给他卖卖试试。

  杨龙看到陈晓杰同意帮他卖货,他就知道自己的煎饼肯定不愁销路了。果然不出杨龙所料,三天后,正在加工厂里干活的他,就接到了陈晓杰买煎饼的电话。

  陈晓杰:咱们卖货是为什么,对吧。就是找一个好的货,能吃出回头客来。然后就给他打电话,然后就让他送货了。

  陈晓杰卖煎饼一天能赚100元,杨龙也能从中赚到40元。杨龙的煎饼生意从这里开始了。紧接着,杨龙借助解放广场农贸市场的名气,在大连迅速扩张。他还用积攒的5万元钱,买了一辆二手小汽车。他开着这辆小汽车,在大连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杨龙告诉记者,他脑子里的地图很特殊。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5)

  杨龙:我的地图,整个大连的地图,哪条街,哪条线,全部是由农贸市场构成了无数点,组成了我脑子里这张地图。

  地图上的红点就是杨龙当时卖煎饼的农贸市场,到2009年,已经有100多家。这一年杨龙把一斤煎饼的价格提高到5元钱,年销售额达到了150多万元。但就在这个时候,杨龙做了一件别人都不理解的事,这件事差点断了自己的后路。

  杨龙打小就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对母亲说,他要做一个大买卖,卖煎饼。到2009年,杨龙果然把煎饼卖出了150多万元的销售额。他的煎饼在市场上很是畅销。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却了解到,2010年的一天,十几个经销商来到了他的煎饼加工厂,几乎快要和杨龙翻脸了。

  这是杨龙的煎饼加工厂,2010年5月的一天,加工厂里一下子聚集了十几个经销商,大家都在抱怨杨龙。

  李西利 经销商:这个货肯定给你供上,结果没给供上,这一个星期。

  李世彩 经销商:他说马上到,马上到,天天就是马上到,你和他急也无用。房租、摊位钱,也就指着这个挣钱,为了养家糊口,这就是说实话。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6)

  当时,杨龙已经一周没有给经销商供货了。其实,当时杨龙手上不是没有煎饼,而是把手上积压着的5000斤煎饼给员工吃了。连着一个星期,食堂一天三顿,顿顿吃煎饼。杨龙也只好带头跟大伙一起吃。

  郭允霞 员工:让大伙自己吃,自己吃我们能吃多少啊,吃不了,那就在家里堆着,在家里堆着上火啊。

  李成波 员工:卖出去也可以卖,但是说他不让往外出货,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煎饼能卖出去,为什么不卖?

  杨龙有煎饼,他为什么宁可让员工的员工吃掉,也不卖给能让自己赚钱的经销商呢?

  杨龙:虽然这个煎饼一个星期都没卖,但是我心里面有一个计划,如果我这个计划实现了,我的产量比以前要多好几倍,质量而且比以前好得多得多。

  原来,就在2010年3月的一天,正在发货的杨龙接到了一个来自沈阳的电话,对方一张口,就问能不能每天供3吨货。

  杨龙: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因为我干了那么多年,我认为煎饼只能用斤来算,我突然听说这个煎饼,那么薄的一张煎饼,他给我用吨来算,给我吓了一大跳。

  这个就是摊煎饼的火鏊子,像这样的鏊子,杨龙当时一共有20个。工人们在摊煎饼的同时,还要一边添柴火控制火候。不但卫生条件差,而且产量低。一天最多也只能生产1000斤左右。远远达不到对方的要求。

  其实,杨龙心里早就预感到,这样不是长久之计。正是这个电话,刺激了杨龙。

  杨龙:我想把煎饼做大。我就试一试,我如果还和以前一样,用小作坊的方式干煎饼的话,咱就不干了。

  说干就干。2010年3月的一天,杨龙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五十多万元,又从朋友那里借了一百多万元,建起了105个油鏊子。然而这种油鏊子原本是烘干木材用的。杨龙孤注一掷,如改造成功,他预计每天的产量将达到5吨。

  杨龙:这就是咱弄的导热油的鏊子,用下面这些管道就是把导热油加热了以后,传输到这个鏊子上,这个鏊子看着是表面的一层鏊子,其实这个鏊子里面都是盘的一层管道,一圈一圈在这跑的。温度也是特别均匀的。

  2010年5月,杨龙觉得油鏊子大功告成,赶紧召集工人加工出了5000斤煎饼。然而第二天一早杨龙就接到了厂长王远华的电话。

  杨龙:我们家厂长电话就给我过来了,杨龙你赶快到库房来看一下,煎饼一张一张的,拔都拔不开,黏到一块。不敢卖,如果把这种煎饼卖到外面去,咱那么些年积攒起来的客户的话,不能因为我这一批煎饼,咱全给砸了。

  其实这批煎饼只是卖相不好,吃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杨龙觉得口碑更重要。口味好,卖相也好才行。5000斤煎饼只能积压在自己手里。但是杨龙还是给经销商打了个保票。

  杨龙:等我一个星期,我一定把货给你送过去。

  杨龙又回到当初母亲摊煎饼的小作坊,支起烧柴火的鏊子。从各种火候开始试验。150度,170度,180度。杨龙一试就试了3天。最后,他发现用175度摊出来的煎饼口感最好,而且保质期也最长。

  杨龙:用185度摊出来的,火是非常大的,都糊了,吃起来是苦的。就是一碰,一折就碎了。叠不到一起来。这种是我们研究了多少次,发现,这个175度摊出来的煎饼是正好的。有这种颜色的话,就是膨化的特别好。香味也出来了。这种应该是145度做出来的,它就是特别的粘了。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7)

  杨龙把导热油的温度也控制在175度,品质问题迎刃而解。在杨龙的手里,煎饼作坊变成了工业化生产的加工厂。

  杨龙不但给大连的经销商供上了货,还主动与沈阳的那家客户联系,与对方达成了供货协议。到2011年,杨龙的煎饼卖到了大连二百多家农贸市场,销售额达到七百多万元。这时,他又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经过一年的蜕变,杨龙让摊煎饼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化的加工厂。但是杨龙要把煎饼做成大事业的梦想还远没有实现。他要向超市进军。然而,没有门路没有渠道的杨龙,却靠着在农贸市场上积累的一个本事,打开了超市的大门。

  2012年,杨龙觉得进军超市的时候到了。他首先看中的是大连一家处于繁华路段的大型连锁超市。但是杨龙却没有直接去找超市,而是先把这家超市周边的农贸市场铺上货。

  杨龙: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战术,我都给拿出来了,但是我稍稍改变了一下,我用的是什么样,我是用农贸市场包围的这个超市。这个是超市,这周围这一圈,农贸市场能有十多家,我也逼这个超市一把,让他们急了到外面去找煎饼去。

  把周边的农贸市场全都铺好货以后,杨龙就拿着样品找到这家超市生鲜部的处长周传光。周传光对杨龙的态度虽然很热情,但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周传光:我们每个处,每个店都有上面给我们的销售任务和销售目标。(单一产品)每日销售定额是在5000元钱,这是保底销售。

  超市给杨龙设置了一个看不见的门槛。但是,杨龙只用了两天,靠着自己在农贸市场积累的一个本事,达到了进超市的要求。

  周传光:对这个单一产品,这次应该是他判断的很准确。煎饼的销量我确实是没有想到能卖这么好。

  杨龙:咱在农贸市场干了那么多年了,咱肯定能把这卖多少货给判断准了,练就的就是这个本事。

  被拒绝的第三天,杨龙又再次找到周传光,主动提出在周一,超市人最少的时候试卖自己的煎饼,一天保证能卖5000元。

  周传光:我说你卖5000元钱,那我请你进来,我还请你吃烤鱼,就这么个话。

  杨龙能如此肯定,他的煎饼在超市一天就能卖上5000元钱,正是因为他在超市里整整观察了两天。

  杨龙:看看这个超市里是不是叔叔阿姨多一些,然后基本上年龄段,比较大一点人,他喜欢吃我这个煎饼,我就能通过馒头卖多少,来推算出煎饼卖多少。第一是判断客流量多少,第二是判断一下买馒头的人多少,通过两点合并到一起,我就知道这个超市里一天可以卖出去多少煎饼。

  虽然是周一,来买煎饼的人还是很多。杨龙不满足让销售额仅仅达到5000元钱,他要让自己的煎饼在超市里一炮打响。他用了超市促销最普通的办法,试吃。然而他的试吃却有点不太一样。

  杨龙:分煎饼的时候,我故意给他们一大块,给他们一大块的,让他们一口吃不完,然后他们一边逛着超市,一边在这吃着煎饼,无形中也是给我做了广告了。

致富经:一个在农贸市场积累的本事 敲开超市大门(图:8)

  杨龙的这一招果然见效,不一会,来购买煎饼的人就把摊位围了个水泄不通。打烊的时候一结算,杨龙这一天卖了6600元钱。就这样杨龙拿下了这家超市一年400万元的订单。

  2012年,杨龙的煎饼占领了大连三百多个农贸市场,他的销售额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元。到现在为止,杨龙手上又陆续拿到了大连五家大型超市的订单。

  煎饼生意越做越大,杨龙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也实现了。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杨龙也立马行动起来。他召集员工连夜赶制出了一万五千斤煎饼。在大连青年义工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杨龙把这批煎饼运到了雅安。

  仇丽娇 青年义工服务中心:我觉得挺有爱心的,而且是什么也不图。

  杨龙:我是帮助别人的时候,我还是更多的时候,是为我自己想的。因为我那么去做完了以后,我感觉自己心里面踏实。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9-09/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