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将844.9万亩集体林无偿分配给农户 农民开展种植、养殖业等 收入大幅增加
晨报讯(记者 程喜刚)放着好好的地不种,成天钻到山林里不出来,在过去的观点看来,这样的农民有点不务正业。
但是,本溪的很多农民就这么做了,就这么致富了。
这种看似神秘的致富方式是什么?它又为何由本溪市推广到辽宁省,进而推向全国呢?
深山小村庄
引来全国客商抢购
桓仁县二棚子镇巨户沟村的老李,放着家里好好的耕地不愿意种,每天清晨便跑到山里,天擦黑才下山,有时候甚至就住在山里了。昨日,当记者询问老李能不能忙点正经活时,老李神秘地告诉记者,“不光我这么干,全村的人都这样!”
这样“反常”的生活开始于2005年6月。老李回忆说,当时的一个消息把大家都整蒙了,“村里领导告诉我们,原本属于集体的山林,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统统交给了我们村民。”村民们一开始不敢相信,直到村领导带领大伙在各自分得的林地里发展山参产业,形成了种苗采购、信息联网、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大家也终于尝到了实惠,在山林间种起了人参。
据了解,每年广东、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来到巨户沟村收购山参,如今,巨户沟村425户人家,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5万,较之林改前翻倍的提高。
靠山林
普通农民变成百万富翁
近日,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闻通报会在本溪举行,在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借助于林改受益的,不只是巨户沟村,也不仅仅依靠山参的产业,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告诉记者,2005年3月开始,辽宁省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正式开始,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确权面积7871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9.5%,参改人数1523万人。2010年6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到我省调研时称赞:辽宁省和本溪市是全国集体林权制改革一面鲜亮的旗帜。
本溪市林业局党组书记林茂介绍,本溪市的林改工作将844.9万亩集体林无偿分配给了全市的15万农户,按每亩蓄积5.2立方米、每立方米1000元计算,每户农民平均拥有的林木价值达到29.3万元。而且这些资本不仅保值,还逐年增加。
林茂告诉记者,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林子归自己了,滥砍滥伐怎么办?对此,本溪市林业局制定了分配林木采伐限额,采伐指标按年度落到户头上的制度,山林像耕地一样被农民精耕细作,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保护,这对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本溪来说,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使得本溪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宜居。
林茂表示,利用林改致富的方式多种多样,农民利用林权进行抵押贷款,利用茂密的森林种植林下参、刺五加等各种中药材,养殖林蛙等,收获核桃、榛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仅2010年,全市农民的人均涉林收入4673元,占其纯收入的60%,也就是说,林业已经超过耕地成为本溪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市农民收入或储量超百万元的3000多户,超千万的12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