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利用能人的智慧和资源帮助边民致富

网友投稿  2011-09-29  互联网

 

  张学青,满族,一个普通的丹东市农村妇女,打过短工,借钱搞过个体运输,但都失败了,还欠了17万外债,全家在穷困生活的边缘徘徊,是2009年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丹东市金山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仇申燕改变了她全家的命运。张学青在仇申燕的帮助下开始从事养鸡种植,在2010年就获得纯收入40万元。这真是一个奇迹,本报记者专程来到了丹东市金山牧业有限公司,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仇申燕。

  仇申燕也简单告诉了记者她艰难的创业之路,她说,由于地域所限和肉鸡生产的特殊性,在本地发展肉鸡养殖时刻面临着技术和市场两大风险。为有效化解风险,从2003年开始,公司董事长仇申燕联合200多个养殖农户成立了养鸡协会,完善了“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养殖农户”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和农民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2005年,受禽流感影响,肉鸡无法外运,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为了不伤害农户的利益,公司断然做出保底价格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格,按照市场价格收购的决定。公司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以农户的利益为重,使养殖户同心同德与公司共同发展。

  陪同记者去采访的丹东市民委主任顾军剖析了民委充分利用兴边富民政策帮助企业的新思路,他说:“很多企业家拥有很高的智慧和较好的资源,民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后,选择关键环节用资金支持他们,同时利用兴边富民政策去倾斜他们,这样可以通过他们把党的关怀传递给弱势群体,张学青只是众多被帮助的少数民族群众之一。”

  丹东市民委副主任车文爱向记者介绍告诉,丹东市金山牧业有限公司发展较快,现在已是丹东市规模最大的肉种鸡生产企业。在省民委、丹东市民委的支持下,在国家兴边富民政策的帮助下目前拥有两个种鸡场、一个孵化场,兼营饲料、兽药、技术咨询及肉鸡销售。公司总资产6000余万元,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辐射丹东地区25个乡镇、130多个村,直接带动3000多户农民,其中少数民族1000多户。年实现产值6亿元,为农民增加收入7500万元,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孵化器”。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9-29/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