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伊利哈沙图牧场:赵国梁的“养牛经”

网友投稿  2014-08-11  互联网

 

  要想牛奶好,先让牛舒服——80后“牛倌”赵国梁的“养牛经”

  赵国梁,一个80后的年轻人,靠着父亲养的7头奶牛上了大学。然而毕业后却与鸡鸭牛羊较上了劲儿,先在养鸡场干了一段时间,又跑到一个养牛场工作。老父亲那边气得够呛:“我养牛是为了你不再养牛,结果你又养上了牛……”

  但赵国梁有自己的主见,跟父亲的想法截然相反。2008年3月,赵国梁选择了内蒙古伊利集团,进入伊利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工作。兽医、繁育、饲料……赵国梁几乎在牧场的每一个岗位上工作过。

  虽然是“世袭”的养牛人,但赵国梁和父辈们却有着千差万别。当年赵国梁父亲养着7头奶牛,而如今赵国梁管理着伊利哈沙图牧场的3000头奶牛;当年父亲养的是中国黑白花牛,而现在赵国梁养的全是纯种的荷斯坦奶牛;当年赵国梁的父亲养的牛每天最多能产30斤奶,而现在赵国梁牧场上的牛单产60斤奶,足足多了一倍。

  伊利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时刻影响并提醒着赵国梁。在工作岗位上,赵国梁兢兢业业,逐渐成长为哈沙图牧场的一名场长。看到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并享受其中,父亲也欣慰地认可了他辛苦供养出来的这个大学生“牛倌”。

  在伊利哈沙图牧场,人们称赵国梁是“牛司令”。见到赵国梁时,他正在牛舍里检查草料,这个80年出生的“大学生牛倌”养牛的经验却很老道,每抓一把草料都要放在鼻子前闻一下,他说:“怕草料霉变,对奶牛不好,对牛奶也不好,必须检查,而且每天如此……”

  哈沙图牧场全部是荷斯坦奶牛,是中国集约化养牛的典型代表。赵国梁不敢怠慢,他把铺盖卷搬到了牛棚里,随时都要倾听奶牛的“心声”,与牛在一起的时时刻刻都给予奶牛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在牛舍里“跪下”的画面,也属常见——这是他在亲自测试牛的床是否舒服。目前包括哈沙图在内的很多牧场的牛睡的是沙床。沙床含水量一旦超过30%就容易结块、变硬,在冬季则更为明显,因此要经常翻沙、换沙。究竟如何确定沙床的软硬程度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人亲自跪上去感受。赵国梁通过亲身体验,给奶牛制作了舒适的沙床。自此,给牛下跪试床,也成了伊利牧场管理员的例行工作。

  每天早上5时30分,与奶牛厮守的赵国梁雷打不动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查看奶牛的食槽,了解奶牛昨晚的进食情况;查看挤奶设备,是否可正常工作……作为3000头奶牛的“牛司令”,赵国梁事无巨细地管理着哈沙图牧场,爱护着这3000个宝贝。“像我这个性格,打小就喜欢动物,上学学的也是这个专业。可以这样说,我花在奶牛身上的时间比花在我媳妇、孩子身上的时间要多。”赵国梁认为奶牛更伟大,“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一头奶牛每年产9吨牛奶,能生产一吨奶粉,一年哺育几十个小孩儿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奶牛从来不浮躁,只有默默奉献,我觉得人在工作中应该多跟奶牛学习。”

  在赵国梁的床头放了一本翻卷了角的《挤出价值》,这本书是美国乳业泰斗桑德斯教授写的。2011年,赵国梁赴美进修,在佛罗里达州贝尔市的北佛罗里达荷斯坦牧场,跟随桑德斯教授,取“养牛经”。提起美国,赵国梁说:“我们还差得很远,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差距,这就需要学习、追赶。”

  “舒服的牛才能产好奶”,这正是赵国梁从美国带回的养牛理念。在沙床上,赵国梁扑通跪下很自然地用手和肘在划拉沙土,“有些沙土不均匀,会让奶牛的飞节(后膝盖)受伤,因为它体重达到1吨多,突然着地会很疼痛的……”他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

  伊利哈沙图牧场,各种国际一流的设备一应俱全。这里的牛吃的是美国进口紫花苜蓿、锡盟的羊草和玉米青储,由营养师调配,达到膳食结构平衡;饮水用的是法国生产的自动饮水器;挤奶设备是德国威斯拉沃的;配种用的是10美元一支的美国冻精……特别是奶牛睡觉的床,传统的稻草垫料容易滋生细菌,而在伊利现代化牧场中,采用“沙床”,不仅让奶牛卧睡舒服,还可以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此外,随着我国奶牛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伊利牧场推广应用TMR饲养技术,来控制奶牛日粮的营养水平,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和精粗饲料比例适中。单纯的牧草饲喂满足不了奶牛每天营养所需,伊利设有专门的饲料公司和专业的科研队伍,根据奶牛的成长情况进行科学配餐,保证每头奶牛每餐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3%。在赵国梁看来,养牛就要爱牛,这种爱,体现在饮食、运动、挤奶、疾病预防、休息等各个环节……这些都决定了牛奶的品质。

  这里的牛不光不能疼痛,还不能饥渴,不能有悲伤和恐惧感。就是这样,赵国梁把牛的角度换成自己来考虑,赵国梁养的牛都是幸福的,吃得好喝得好,无忧无虑地生活。“现在,牧场所有员工都围绕着‘优质的牛奶来源于舒适的奶牛’这个理念,做好每项工作。”赵国梁说。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8-11/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