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拥有300只羊,116头生产母牛,110头存栏肉牛和70余头小牛犊,每年获利40余万元;他被养殖户推举为团场群发养羊专业合作社的社长;被兵团评为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八团三连职工王志刚。
王志刚今年46岁。1993年,他的儿子出生了,那时,一家三口仅靠夫妻俩每人每月60元人民币的工资生活,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点,王志刚尝试过承包土地、跑运输等工作,期间经历了种种不同程度的亏损。特别是1996年8月份快要拾棉花的时侯,一场大风加上连续几天的低温,使他年底一下子就亏损了4万多块钱。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种植的棉花,年年单产都不高,于是王志刚就和爱人商量发展养殖业。
2001年,王志刚买了46只羊,在团部周围的荒地、地边及戈壁滩上放牧,这一干就是6年。这期间,王志刚的养殖路也很曲折。他说,2005年那年,羊的价格波动很大,3只小羊羔才能换一袋35块钱的面粉。他也曾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是在妻子李春辉的鼓励和支持下,才硬是挺了过来。2007年,羊的价格回暖了,他饲养的母羊的存栏数也发展到当初的好几倍,仅卖育肥羊羔就足够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开支了。尝到了甜头,王志刚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更是日益高涨。
2008年,由于团场职工积极开荒种田、土地整合,王志刚能放牧的地方越来越少,于是,他减少了羊的存栏数,购买了24头母牛和70头育肥牛犊进行圈养。为了把牛羊养得膘肥体壮,卖个好价钱。王志刚闲暇时经常购买和翻阅养殖方面的书,学习科学养牛养羊知识,并根据牛羊的习性特点,科学喂草、饮水、清扫圈舍、疾病预防。遇到养殖困难或不懂的地方就主动请教兽医站的技术人员。
王志刚在饲养中边学习边积累经验。多年来,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牛羊养殖“秘笈”:羊吃草喜欢细一点的,就把那软一点的草让羊先吃,然后把羊吃剩下的草再粉碎后掺到棉壳里,再拌上一点料用来喂牛。王志刚说:“冬天,我给牛喂包谷碜子、油渣和青储,有时还掺一部分棉壳。合理喂养,既节约了不少成本,也保证了牛羊吃得好,育肥快。”
到2010年,王志刚不仅更新了牛的品种,扩大了养殖规模,就连牛圈也由砖木结构升级为彩钢结构。王志刚介绍说,他引进的黑白花、西蒙塔尔、新疆褐牛等优良品种奶牛,好饲养,奶量大、肉质好,市场价格也高。
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王志刚的牛场就像一个家庭农场。养殖区已达到1780平方米,养殖繁育母牛300多头,母羊280多头,他还建立了一个能容纳230吨的青储窖。他养殖育肥牛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全靠自繁自育,人工授精,降低了市场风险。去年他仅靠养殖就实现经济纯收入达50多万元。
王志刚富了,可他不忘连队、邻里。仅去年一年,他就拿出9万元帮助连队的5户困难职工发展养殖业,并义务提供养殖技术指导。
2013年,一二八团成立了群发养羊专业合作社,在7连建成了集繁育、育肥为一体的良种羊养殖基地。王志刚被养殖户推选为养殖协会的理事长,合作社的社长。
说起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王志刚说:“天上掉不下馅饼。能有今天,靠的是坚持,勤劳和钻研。”这些,王志刚都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对于未来的展望,王志刚希望一二八团的群发养羊合作社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叫得响的品牌。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回报往往是沉甸甸的,王志刚就是这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多种养殖的致富之路。我们祝愿王志刚的养殖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