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cctv致富经:鱼儿越大越好卖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3-30  互联网

     一到傍晚,住在多浪水库旁的经销商都会聚集在码头,等着打鱼归来的渔民给他们分鱼。

    渔民:“好了,给他们留着了。”

    经销商:“再来一条嘛。”

    渔民:“只有四条了。”

    经销商简雍菊:“你们鲢鱼不要了?”

    经销商:“我们两个还谈那些。”

    经销商简雍菊:“我们两个为啥不谈那些?”

    记者:“你们都想要大的是吗?”

    经销商简雍菊:“哦,大的好卖嘛,小的不好卖。”

    记者:“你们说的大鱼和小鱼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渔民刘军:“什么概念,就是在这个3公斤往下的,就属于小鱼了。我们这有标准的,网眼都是16公分、15公分的,它是3公斤,你帮我拉着点。一般3公斤往上的,我们有规定的,才能捕。”

    记者:“这个算不算最大的?”

    渔民:“不算最大的。”

    记者:“最大的今天没打上?”

    渔民:“没打上。”

    记者:“最大的有多重?”

    渔民:“17、18公斤,20公斤吧。”

    多浪水库生产的鱼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喜欢吃3公斤以上的水库鱼,因而渔民打鱼用的渔网网眼也就达到了15厘米。可是,在2000年以前,渔民还是用9厘米网眼的渔网,那时候1公斤左右的鱼都能打上来。几年的时间网眼增加了近一倍。

    多浪水库养殖着草鱼、鲢鱼等四大家鱼,一直由塔里木水利管理处下属的多浪水库养殖场经营着,1999年,多浪水库养殖场实行产量工资,职工变成了渔民,一部分渔民专职打渔,由养殖场按重量给付捕捞费。

    新疆兵团多浪水库养殖场场长刘旭强:“你打的多,你挣得多,那工人的积极性就起来了,那他想过好日子,那要多挣钱,好,他就拼命打,越多越好,挣得越来越多。”

    现场:“这边、这边。”

    胡海林在水库旁经营一家鱼庄,专门批发水库鱼。看到渔民们每天打的鱼都比以前多,胡海林很是高兴,可没几天,胡海林发现一公斤左右的鱼很难卖出去。

    水库鱼经销商胡海林:“那个鱼小了,买鱼的都认为是鱼塘里的鱼,池塘里的鱼拿来当水库鱼卖。”

    消费者:“人家鱼塘里养的鱼,就是小的多,就是害怕鱼塘的混过来,所以,大鱼一般都是水库鱼。”

    水库鱼不喂饲料,靠吃水库里的水草自然生长,因而很消费者欢迎,但是一公斤左右的水库鱼在大小上与池塘鱼区别不了,而捕捞工具的不同使水库鱼在外观上比不上池塘鱼好看。因此不好卖。

    多浪水库渔民王春梅:“鱼池的鱼,网眼多大,我告诉你,它是这样的,网眼子多大我告诉你,没有这么大的,还没有这么大,鱼拱不进去,你知道不,鱼到哪里拱进去,它就兜住它,兜住它上来,一点都不受伤的。你们的不一样?我们这个不一样,看嘛,看,刚好捕这个,鱼受伤了就是这样,快点看,我们倒出来就是这样,鳞片没有了,它说是生病的鱼不是生病的,是水库鱼。”

    在顾客眼里,水库鱼都比池塘鱼大,为了把水库鱼与池塘鱼区别开来,胡海林联合了其他几家鱼庄老板,给养殖场提意见,只要大鱼而拒绝收购小鱼。

    经销商:“我们的鱼越大越好卖。”

    水库鱼经销商胡海林:“我们怕的就是打的小。”

    记者:“就怕打小的?”

    水库鱼经销商胡海林:“就怕打小的,打小的没人要,我们卖不出,卖不出要赔本吗,赔本卖吗,反正我们给当官的讲,我们小的不想要,你打来我们也不要,他要叫他换网。”

    2000年,养殖场决定对渔网进行更换,把网眼从9厘米扩大到11厘米。

    新疆兵团多浪水库养殖场场长刘旭强:“9公分的网眼增加到11公分,增加到11公分之后,这个鱼的体重呢,单个个体呢,增加了基本上就是两公斤。”

    渔网网眼扩大了2厘米,也就意味着3公斤以下的鱼再也打不上来了。这个政策一出台,很多渔民都想不通,抵制着不愿意改。

    多浪水库渔民张辉兰:“眼子大了,肯定打不起来,打不上,钱也挣不上了,打捞费也挣不上了,当时是不是好多人都有这个顾虑?基本上都是吧。”

    其实,把网眼改大,无论是养殖场还是渔民,都会从中得到好处。看到渔民有顾虑,养殖场把捕捞费提高了0.3元一公斤,场长刘旭强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

    新疆兵团多浪水库养殖场场长刘旭强:“假如说我一公斤的时候,我把它抓起来了,卖个10块钱,如果长上两年以后,它变成了四公斤,五公斤的时候,它就不是10块钱了,它就是50块钱了,我就多挣40块钱,是吗,那么对我们渔民来说呢,我这个时候打一条鱼,我1块钱捕捞费,到那个时候我就是 5块钱的捕捞费,如果要是1.5元钱一公斤捕捞费的话,它是多少?7.5元钱。”

    当大家都在抵制这一政策的时候,来自江苏的渔民刘军却回江苏老家订做了两张网眼11厘米大的渔网,在刘军看来,捕不上的小鱼,还是留在水库里,明年还可以再捕。

    多浪水库渔民刘军:“3公斤往下的基本上不拉,本身这么大的网眼,这么大的网眼,拳头都过得去,草鱼这么大的头起码3公斤,它网眼子大,你这个1公斤的,800克的鱼,它直接就冲过去了,它不上这个网了。”

    因为养殖场规定,凡是3公斤以下的鱼必须放回水库,刘军的渔网网眼大,打上来的全是3公斤以上的鱼,比那些没改网眼的渔民少了一道工序,捕鱼的效率明显高得多。

    多浪水库渔民刘军:“比他们高,比他们高的时候,当时厂里是全年打了150吨,当时我们那里搞了40多吨,就是两个月,三个月这样搞了40多吨。”

    看到刘军打鱼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那些不愿意改网的渔民再也坐不住了,2004年初,多浪水库养殖场的渔民全部把网眼扩大到了11厘米。

    多浪水库渔民刘军:“更换网以后,不但这个产量没下降,收入没下降,而且它还翻番,8000改成1.6万,你说这个捕捞职工愿意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呢,他肯定是愿意的,是不是,它这个就是甜头。”

    现场:“大草鱼大草鱼。”

    从2003年开始,阿克苏地区很多人开始在池塘里养鱼,看到水库鱼比较贵而且好卖,就开始有意识地养殖大鱼,使其接近水库鱼的大小。到 2006年,池塘里的大鱼开始大量上市,冲击了水库鱼的销量,多浪水库养殖场又将网眼从11厘米改到了13厘米,2008年,养殖场再次将网眼扩大到了 15厘米,专打5公斤以上的鱼。

    新疆兵团多浪水库养殖场场长刘旭强:“咱们把这个网眼比一下,像2000年以前的网,把这个头捏在一起,咱们量这段差额,基本上就是相差,应该是6公斤,五六公斤,等于说现在捕的鱼,比过去的鱼来说,也就是说,每条鱼单个重就相差5公斤左右。”

    经过一次次的扩大鱼网的网眼,养殖场的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而渔民们的年收入也因为一次次的改网也从原来的一万元增加到了3万元。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3-30/3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