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甘肃临泽:小葡萄“串起”富民大产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7-28  互联网

 

  一座座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棚内一颗颗红里透紫、饱满圆润的葡萄缀满篱架,果农们正忙碌着剪果装箱准备出售……炎炎夏日,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设施葡萄标准示范园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据了解,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自2007年发展葡萄产业以来,葡萄规模平均每年以300亩的速度迅猛发展,如今该村葡萄已有温室葡萄150座,露地鲜食葡萄1200亩。在红沟葡萄专业村的带动下,板桥镇葡萄面积累计达1.1万亩,葡萄成了该镇促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优势产业。随着近年来板桥镇葡萄面积越来越大,由于本地栽植的葡萄收获时节相对集中,相继出现市场饱和、产量过剩、价格下降、效益下滑等问题。为积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2013年该镇派葡萄协会会长姜全本赴江苏考察学习促早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从江苏苗木繁育基地引进1200株红巴拉多等新品种葡萄做实验,通过采用缩短葡萄休眠期、提前升温的办法,促使葡萄提前成熟、错期上市。经过试验,引进的红巴拉多、夏黑等新品种适合本地种植,口感鲜甜且倍受市场青睐,引进促早葡萄技术很快就被群众推广利用。“2013年5月引进的红芭拉蒂、夏黑等促早葡萄已全部挂果,每棚产量大约在1500公斤左右,按现在市场上每公斤16元算,棚均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去年又引进了1000株促早新品种,今年已经开始结果了,明年就进入盛果期了。”姜全本指着自己棚里透红的葡萄乐呵呵地说到。

  据该镇镇长闫克义介绍,自2013年红沟葡萄专业合作社从山东引进促早葡萄开始以来,陆续每年都有不少农户通过引进新品种来发展促早葡萄。至目前,全镇共有促早葡萄14棚,主要有红提、夏黑、维多利亚等10多个品种。通过引进促早葡萄新品种,使用科学合理地管理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临泽盛夏时节没有本地成熟葡萄的空白,结合露地生产鲜食葡萄的方式,同时大大地缩短了临泽本地葡萄在市的间断期,实现了促早和延后反季节葡萄可以从6月持续供应到元旦、春节,实现鲜食葡萄全年供应销售,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以前我们的葡萄品种单一,只有春节前上市的延后葡萄一种。近几年来,随着促早葡萄新品种的引进,不仅可以提高葡萄品质,而且还能错时上市,增加群众收入”。红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玉合说。

  在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千亩葡萄基地,农户们正忙着给葡萄“穿衣套袋”,一串串翠绿欲滴的葡萄裹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的格外耀眼。“给葡萄套袋,不仅可以防菌、防虫、提高产量,还可以改善果肉品质和果实的色泽,迎合市场、更受消费者喜爱。”正在给葡萄套袋的三二村七社村民刘建琴说到。

  据三二村村主任桑有源介绍,自2011年底全村5500亩土地流转后,村委会着力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上下功夫,考虑到三二村地处北部沿山地带,具有丰富的荒滩和独特光热资源优势,经村班子研究商议后,决定开发北部沿山荒滩发展葡萄等特色林果,2013年在7名村社干部的带领下,带动65户村民在北部沿山开发葡萄1000亩,2014年发展至1630亩,今年又新开发栽植50亩,如今全村葡萄已发展至1680亩,

  葡萄成了该村农民创业致富的“金果果”。

  然而,随着平川镇三二村千亩葡萄基地的建成,通过种植葡萄使三二村大部分村民富了起来,这让相邻的平川镇三三村村民眼红。“计划今年在北部沿山地带开发1000亩荒滩,用来发展葡萄、油桃等特色杂果,年初土地的审批、规划工作已完成,截至目前已开发平整了300亩,估计到年底平整工作就能完成。”三三村党支部书记刘天志告诉记者。

  近年来,临泽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以全省千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区域优势,通过政策引、龙头带、技术扶、贷款帮等措施,全力打造以平川、板桥沿山沿线荒漠戈壁及耕地为主的北部荒漠区葡萄产业带,大力推进葡萄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化布局,如今小小葡萄产业已成为临泽县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串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至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其中露地葡萄1.1万亩,酿酒葡萄3920亩,设施葡萄5803亩。在抓好葡萄基地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葡萄种植培训指导和技术服务,组织林业技术人员从苗木订购、栽植、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实现葡萄产业科学化栽植、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葡萄果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效应,使葡萄产业真正成为全县促农致富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7-28/3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