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来自基层的报道――山丹:林间野蘑菇助农奔上致富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0-17  互联网

 

  这几天,蒲城县党睦镇孝东村的杨建林正忙着采摘酥梨,由于客

  商要得急,人手不够,他除了雇邻村的村民,还把外乡的亲朋好友都

  找来帮忙,满地金灿灿的酥梨正准备装箱。杨9月17日,从山丹县城向南行进,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阴云密布的天空不时飘落雨丝,我们渐渐行入林海莽莽的焉支山。

  大马营乡中和村坐落在焉支山脚下。在这个村落里,除了一些平整的地块上有稀稀拉拉的庄稼,漫山遍野沙棘郁郁葱葱,已成规模林带。道路间新长出的沙棘,纵横交错,枝繁叶密,人已无法走进林中。

  “县上实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8年时间了,给大马营乡带来了退耕还林的实惠。以前,村民在山坡地上种小麦,因为靠天吃饭,常常是‘春种一袋子、秋收一帽子’。现在,这里植被恢复得很好,沙棘林已成了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山丹县林业局副局长徐柏林介绍说,县上通过发展沙棘、饲草、药材等后续产业,以及发展旅游业,村民搞运输、养殖、采蘑菇等,为大地增绿,为农民增收。

  “我家以前在山林里有30多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了,国家从2003年到去年一直给了8年的退耕还林补助,每年5600元。山下还有8亩水浇地,种些苞谷、洋芋和麦子。”中和村村民柴志福告诉我:“除了沙棘收入,我的收入主要是采野蘑菇。如今山里林木长得好,加上今年秋季雨水多,野蘑菇出菇好、特别多。”

  柴志福家后院子里,晾晒着密密麻麻的野蘑菇,有大如碗口的蘑菇,也有小如酒杯的蘑菇,沾着苔藓和泥土,散发着清香的味道。“这些发黑发紫的蘑菇,是全国最有名的天然野生蘑菇――紫蘑,大都生长在松树林里;这些红松菇、黑蘑菇、丁子菇、草菇,生长在野柳树、金露梅等灌木林里。”柴志福告诉我们,他骑着摩托车与妻子每天早晨6时到山林里采野蘑菇,“上午光线斜照,是采蘑菇的好时光。到了中午太阳直射时,看不清蘑菇了,就回家了。”

  柴志福一上午能采10公斤湿蘑菇,而8至10公斤湿蘑菇能晒1公斤干蘑菇,“去年1公斤干蘑菇卖200元,今年与外地客商联系好了,1公斤干蘑菇不低于300元,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纯天然的‘山珍’。”他说,他现在不仅采蘑菇,还收购、贩运蘑菇,1年收入10万多元哩。

  多年来采野蘑菇,让柴志福亲眼目睹了山林里生态环境的恢复变化。“以前山林里植被稀少,很少见到飞禽走兽,如今进入林子里,经常见到旱獭、狍鹿、岩羊、獐子等动物,还有鹰、野鸡、花脸鸡、鹌鹑等飞禽。偶尔碰见到狼,但它避着人,远远地跑了。”

  焉支山绿了、翠了,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山脚下兴起一排排“农家乐”,彩旗飘飘,引人注目。柴志福住的房子,从每年5月到10月底,以9600元出租给从城里清泉镇来的个体户彭志,经营“农家乐”。柴志福与家人则搬到后院居住。

  中和村村民曹谋,几年前在城里包工程,今年从城里回到村里,将自家老宅装修一新,经营起“农家乐”,各种接待室共1600平方米,一次性能接待260位游人。他兴奋地说:“城里人特别喜欢吃我们这的野蘑菇,还有土鸡、羊肉、牛肉等乡村农家饭。我现在雇了12个人经营餐饮业,今年已接待8万多游人,收入30多万元。”他还说,“现在天冷了,游人也少了,我再多采些野蘑菇,10月底就回城里过冬。明年你来时,请你到山林里采野蘑菇。”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10-17/3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