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第一书记”张建国:荒碱地上打造“千亩荷香生态园”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9-16  互联网

  “你们那有莲藕方面的专家吗?”10日,记者见到道口村第一书记张建国时,他正忙着打电话联系专家给村民培训莲藕种植知识。张建国是东营市商务局派驻到利津县陈庄镇道口村的“第一书记”。破解村里的‘空壳’难题,带领村民致富,是他给自己定的主要目标。“即使不成功,也不能给村里留下后遗症”是他的首要原则。

  张建国说,在他去道口村之前,村里的基础设施就已经建的很好了。驻村后,他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将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户户通公路;改造文化大院,新建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装路灯,现在村里120盏路灯实现了全覆盖。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他改造文化广场,建塑胶篮球场,在广场上配备健身器材、小石桌、小石凳。“老婆们在广场上跳舞,老爷们儿们在旁边看着下个棋喝个茶。”用村主任李守明的话说,村里人现在的夜生活很安逸。

  然而,有着更高追求的张建国并不满足于这些。通过了解,他发现多年来道口村一直以传统棉花种植为主,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农民增收困难,村集体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村里没有产业,没有收入是不行的。”张建国告诉记者,如何通过扶持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帮扶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两年棉花涝得很厉害,村民收成普遍不好,村里人是想干点啥又不知道该干啥。”村“两委”也觉得应该另寻出路了。“现在好了,张书记给我们出点子来了。”在和村两委达成一致意见后,张建国变得更加忙碌了,网上找路子,实地去考察。经过多次商讨、调研、论证后,张建国和村里的领导班子一致觉得利用村里水资源充足、闲散荒碱地多的优势,发展浅水藕种植产业是最佳选择。找准目标后,张建国和村两委开始了他们的莲藕种植路。

  由于是第一年种植,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张建国和村两委决定先种上10来亩做示范。 “即使不成功,也不能给村里留下后遗症。”经过深思熟虑,张建国决定把村里闲散的荒碱地利用起来,不用村民拿一分钱出一分地,由东营市商务局出资20万元在村南开发了15亩闲散荒碱地,建了6个标准化藕池,种上从滨州惠民引进的泰国华启莲。种植完成后,村里多次请来惠民县的莲藕专家现场指导,并安排专人精心管理,目前长势还不错。

  记者在村口看到,一片片碧绿的荷叶映满整个藕池,顺着藕池转了一圈,透过层层荷叶无数的莲蓬隐藏其中。“这片地原来就是个沙土坑,荒了几十年,村民经常往这扔垃圾,时间长了都成垃圾堆了。”村主任李守明告诉记者,自打种上了莲藕,原来的盐碱地现在成了村里最漂亮的地方,村民从这里进出村,都会夸上几句。看着长势喜人的莲藕,张建国总算是放心了。他预计今年的莲藕亩产能达到五至七千斤,“现在市场价每斤2元多,藕种能卖到4元。”这第一批藕张建国并不打算卖,“留着当藕种,明年接着种。”

  莲藕示范基地初见规模,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这是一个投资小、收益好的项目,纷纷报名申请种植浅水藕。在刚刚结束的报名统计中,有60多户村民报名,其中一户申请了种植40亩,除去示范基地外,明年种植面积能达到120亩。

  今年道口村还成立了“荷香园”莲藕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82户村民申请加入。村民的种植热情让张建国和村“两委”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把浅水藕种植做成道口村的特色产业,张建国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将村周围460亩荒碱地改良后全部建成浅水莲藕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依托“临河蜜”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和黄河滩区防洪坝拓宽工程,利用5年的时间打造以荷花为主要景观、垂钓为主要娱乐、餐饮为主要消费的沿黄观光旅游带。

  张建国介绍,莲藕种植是道口村发展产业的突破口,下一步打算延长、加粗产业链,实现莲藕深加工,打造莲藕产业基地,发展旅游、餐饮等分支产业。利用道口村处于黄河大坝边上,风景独特,又紧挨荣乌高速,交通方便的优越地理位置,开发旅游资源。道口村打造出“千亩荷香生态园”后,将和南部的“万亩葵花园”一起,形成沿黄观光旅游带。“至于走多远,肯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再难也得坚持下去。”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9-16/2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