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沙里淘金 年赚千万

网友投稿  2010-04-19  互联网

这里是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的沙嘴墩。从这里往北就是巴丹吉林沙漠,4万平方公 里的无人区,春季沙尘肆虐,夏天地面温度达50多度,冬天则到了零下30度左右。因为生态恶劣,巴丹吉林沙漠也是一片无人区。但有一个人,却进入了这片无 人区,并在这里创造了难以置信的财富奇迹。

  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我们见到来接我们的主人公——柴在军。

  还没聊上几句,柴在军的一次性火机就在裤兜里爆了。

  记者:“什么东西?”

  柴在军采访:“打火机烧着了。”

  记者:“没事吧”

  柴在军:“没事,没事。”

  2009年6月30日,我们采访这一天的最高温度达到35度,每年这里年降雨量只有50到80毫米,而蒸发量则 达到2400多毫米。炎热、干旱、少雨就是这里的特点。

  今年48岁的柴在军是高台县人,十几年前在外地靠着物流,运输,积累了近三千万元的财富,对当地人来说,柴在军 是一个从沙漠里走出去的传奇人物。然而就在1994年,柴在军却回到了这里,决定沙漠里淘金。

  究竟什么吸引柴在军,让他义无反顾地走进无人区?

  他又是凭借什么,在沙漠里收获了财富。

  1994年春节,柴在军回高台县探亲,在距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地方,家乡首先给了他一个见面礼。

  柴在军:“黄沙就整个堆积在路上,你就过不去了。”

  瞬间刮起的特大沙尘暴。将车都掩埋了,柴在军只好徒步走回了家,就是这次沙尘暴,从此改变了柴在军的人生。

  几个月后,柴在军去东北看舅舅,舅舅是石油专家,柴在军与他聊起了在老家遇到沙尘暴的事。

  柴在军:“他跟我说,找出什么植物,什么东西在沙漠里能够适应,什么东西能在沙漠里提高我们的效益,而且还能够 节省水。”

  舅舅向柴在军提到,沙漠里也有商机,比如以色列地处西亚沙漠边缘,自然资源匮乏,严重缺水,土质低劣,但是以色 列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农业进行开发,不仅满足了自身需求还有大量农产品出口。

  回到高台县,柴在军找到了当时高台县土地管理局局长孙维新,提出在沙漠里开发一些农业项目的想法。

  孙维新:“对这个地方进行治理,可以招商,一个是招商来了进行开发,再一个就是说,我们现在,有人开发我们迫切 希望。”

  听了柴在军的意图后,孙伟新报请政府同意,将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一片将近三万亩的盐碱地和沙漠戈壁滩,无偿划拨给 他。

  虽然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盐碱地,三分之二是沙漠戈壁滩,但是无偿获得这么一大片土地,柴在军还是很意外。有三千 万的积累做后盾,他雄心勃勃,决定用三年时间让这片沙漠见到效益。

  柴在军:“当时算过账,算过账,我们投它个两三千万,要做它个像样的事情。”

  1995年春天,柴在军将沙漠戈壁用推土机将沙丘推平了,在里面泼硫酸,埋猪粪,目的是中和土地的盐碱性,但是 三年时间里这片荒漠,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直到第四年,三万亩地,只长出了一千亩苜蓿,柴在军尝试种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都种不出来。

  究竟靠什么才能在沙漠里赚到钱?沙漠里能种什么?

  1999年,为了彻底弄清,适合沙漠种植的树种,柴在军决定去同样干旱地区考察。

  柴在军开车用了43天,跑遍了周围9个省的102个县市,专走沙漠无人区地带,迷路是家常便饭。到了沙漠地区, 常常要推着没油的车找加油站,有的时候没吃没喝了,只能把车舍弃后,去找水源和食物。就这样,经历了总里程2万公里,柴在军终于找到了他要的东西。

  柴在军:“樟子松它是喜欢沙地,这个长的快的这个下面肯定是沙,长到土里面它就慢了,为什么呢,它就是这个土壤 的这个通透性越好,生长速度越快。”

  考察中,柴在军发现:有一种叫樟子松的树种,耐寒性强,能忍受-40—-50℃低温,适应性强,在养分贫瘠的风 沙土上也能生长。

  柴在军决定先培育种植这种樟子松,改变环境后再发展农业,仅仅培育近千亩的树苗就花了一千万的经费。

  培育树苗前期,水是很关键的一环,为了得到充分的水源,柴在军想尽了办法。

  柴在军:“这就是祁连山上流下来的。”

  记者:“祁连山上怎么会有这么大量的水?”

  柴在军:“有时候也有暴雨,几年下这么一次暴雨。”

  祁连山脉偶尔会下暴雨,柴在军在山脚挖了一个4亩地的坑,存下雨水用作灌溉。这种类似蓄水池的土坑只能保证树苗 两三个月的灌溉。

  只凭蓄水根本不够用水量,柴在军又花了50万元,打了一百多米的深井,用水泵抽水上来,引水到水渠浇灌小树苗, 只是不久问题就出现了。

  员工赵永录:“因为没有什么渠,戈壁滩上水上上去,水一拉就跑了,所以使也不好使。”

  在沙漠中浇水,水流不到几米就渗漏,柴在军和职工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浇水,但是水仍然流失严重,柴在军想出了一 个办法。

  柴在军挖了又窄又深的水渠,用枯草和树枝铺在水渠中,防止水渗漏到沙里,这样达到节水的效果,又引进了喷灌技 术,浇灌苗圃。

  树苗存活下来,柴在军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但是一年之后,柴在军才发现:樟子松一年只长了五公分!

  柴在军咨询专家后,才知道:樟子松前五年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还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是柴在军始料未及的。 2000年,这是柴在军进入沙漠的第六年,三千万全部花光了。

  柴在军没有钱交电费,林场随时有断电的可能,井水的灌溉都是由电泵抽水,水抽不上来,刚有起色的樟子松苗就会因 为缺水死亡。

  情急下,柴在军把汽车卖了,然而卖车的几万块钱,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柴在军又把房子卖了,自己则搬到基地附近 的地窑洞暂住。

  这就是当年柴在军住了半年的地窑洞,当地人管它叫地窝子。

  记者:“就在上面搭一个。”

  柴在军:“上面有木头,木头搭起来,再盖上土,这边再吊个帘子,这里面整理好,就支上床,桌子,凳子,办公就在 这里面。”

  柴在军:“这就是当时住的窑洞,这放沙发,床,有一张桌椅,就在这里办公。”

  等到树苗变成树,至少还要五年时间,柴在军掰着手指,苦苦坚持。

  柴在军:“有些话传到我耳朵里说,他说你已经很难支撑下去了,想翻身看来完了,当时我就很自然的就笑,也没什么 了不起,一是我想做这件事,二是我坚决做成这件事。”

  2001年,一个人让他伤心不已,和他一起在沙漠苦苦煎熬三年的场长谢佑侬提出要离开。

  谢佑侬:“我和他沟通了,就是说也确实不适合于他再,我跟他说的我不适合在这个农场里。”

  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兄弟离开了,谢佑侬还告诉柴在军,他的离开不是因为柴在军没钱了,而是他看不见任何希望。

  谢佑侬:“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是由于农场,我呆了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以后也就是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整整八年时间,砸在这片荒漠的钱,陆陆续续好几千万,面对漫漫戈壁和荒漠,柴在军不禁怀疑,是当初的选择错了 吗?沙漠里真的能有财富吗?

  2004年,柴在军进入沙漠的第十个年头。柴在军没想到,樟子松树苗过了第五年后,第六年就生长迅速,一年就能 长前五年的总高度。看到沙漠荒地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整体,而且现在树已经开始向沙漠的更深处延伸,柴在军总算有点杨眉吐气的意思。

  就在柴在军考虑:在这建成的生态圈里种植什么时,财富却也找上门来。

  高台县林业局想在312国道附近栽种绿化植物,听说柴在军种有大量樟子松,林业局局长张全忠找到柴在军了解情 况。

  高台县林业局局长张全忠:“我们考虑,如果成活能达到60%-70%可能都是破天荒的,因为我们没有大规模搞过 这个东西。”

  312国道沿线途经高台县两边的绿化带,原来种植杨树,不仅用水量太大,而且管理养护困难,林业部门对这里的绿 化工作一直很头疼。张全忠决定引一部分试种。

  高台县林业局局长张全忠:“成活率相当高,当年基本上死掉了只有几棵,基本上是100%的成活。”

  在与林业局的合作中,柴在军以180元一棵的价钱,卖出了8000棵樟子松树苗,这件事情也触动了柴在军。

  312国道全程从连云港到新疆,在进入陕西段后,多是干旱少雨的地区,这也是大量需要樟子松的市场群体。

  当时樟子松大部分在东北种植,但东北的樟子松树苗,移栽到沙漠大都不能适应,成活率很低。

  柴在军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居然弥补了市场的一大空白。

  于是,柴在军沿着312国道,把樟子松卖到了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区。到2004年,柴在军一年能销售了樟子 松几万棵,能带来三千万的收入!

  侯飞:“200到250元左右。”

  记者:“一株?”

  候飞:“一株。”

  每年在卖了树苗后,柴在军都会在地里栽上小树苗轮作,保证每年都有树苗销售。

  从2005年开始,柴在军收获着千万财富,可是,他的心里一直惦念来这里的最初目的,十几年过去了,柴在军再一 次开始了沙漠农业的尝试。

  在采访过程中,柴在军带我们去看,他种植的一种叫黑番茄的农作物。

  柴在军:“颜色首先不一样,你放在一块比比看,你看这是黑番茄,一样吗?”

  记者:“这里面的芯都是黑的。”

  柴在军:“它都不一样。”

  柴在军说的东西就是黑番茄。这是柴在军2007年开始种植的。2009年,柴在军开始对黑番茄进行冻干粉的深加 工试验。

  采访结束前,柴在军把我们拉到阳台,向我们描述他新的财富目标。

  记者:“你带我们上来干嘛。”

  柴在军:“你就把这个大的生态圈拍下,你将来的厂子建到哪里。”

  记者:“建到哪里。”

  柴在军:“对,我就跟你说。”

  现在,这片柴在军花了十六年时间建造的绿洲,根据市场评估机构评估,他的这片绿洲价值五个亿!2009年,他正 在建设一个投资一个亿的黑番茄加工厂。他的沙漠农业将带给他更多的财富。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4-19/2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