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民的儿子郭培正:闯出来的致富路

网友投稿  2010-02-05  互联网

        在胶州提起郭培正,几乎所有人都会说,这个人真是有两下子。他白手起家,从一个加工香油的小作坊发展到今天拥有200多名员工,3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个科室、2个研发室和5个生产加工车间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同他谈起成功的秘诀,快人快语的郭培正笑道:“我祖祖辈辈都种田 ,哪有什么秘诀啊。如果一定要我讲,我认为人勤地不懒的精神使我终生受益”。他说,能有今天,都是种田的祖祖辈辈从小教育我、引导我做事情要勤劳、要敢于摸爬滚打,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好结果。

        一辆自行车两个油桶闯市场

        1946年,郭培正出生在胶州市胶北镇前的柏兰村,在当时这里是出了名的贫困,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他同周围人的命运一样,从小就尝到了过穷日子的滋味。1969年退伍后,他担任了村干部,看到家乡还是和从前一样贫穷落后,郭培正心里非常难过和着急。他自己暗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带领着众乡亲摆脱贫穷,让大家过上富裕的日子。

        1978年正值祖国改革开放,当时的郭培正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一个多年来压在心中摆脱贫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梦想终于就要实现了。于是他带领一个侄子,一个亲叔兄弟在三间破烂香油作坊里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让郭培正没想到的是,创业伊始就遇到了生产条件差,人力、物力、财力短缺的重重困难。郭培正反复做妻子的工作,变卖了家里的猪、羊和部分口粮,又把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共凑了不到2000元,作为改善生产设备的本钱。郭培正亲自出马闯市场,他不顾路途遥远,不怕风吹雨打,每天一大早骑上家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带上两桶油,到当时胶县城最繁华的沙滩南崖赶大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往返百多里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在市场上由于郭培正卖的香油质量好、数量足、不掺假,再加上他待人宽厚,童叟无欺,终于得到市民的认可,生意十分红火。许多市民都慕名而来,大家说买他们家的香油放心,吃着也舒心。不久,郭培正又把市场开辟到了潍坊市,在高密县城设摊赶大集,生意更红火。因此,如今在胶州、高密一带,一提起郭培正的“柏兰”香油,人们都竖起大拇指。

        滚动式创建公司

        此后,郭培正以香油作坊为依托,经过3年的拼搏创业,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1992年对于郭培正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柏兰历史性抉择的重大转折。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地理位置的制约,柏兰香油加工厂已经不适合长期在农村发展,应向城区较发达便利的地方搬迁转移。郭培正将这一想法提出来以后,立即遭到了家人和朋友们的强烈反对。他们都劝说郭培正,刚刚摆脱贫穷,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厂子,现在又要搬迁,这不是穷折腾吗?再说,城里就那么好闯,一个庄稼人,祖祖辈辈都要扎根农村,万一企业搞不好,不是让人家耻笑吗?

        家人和朋友的劝说,并没有改变和阻止他将厂子搬到胶州城里的决心和信心。他反复论证,先把厂搬迁,家还留在农村,于是他把经营了12年的香油作坊由偏僻的农村搬迁到了胶州城区,挂牌成立了胶州市柏兰香油加工厂。在搞好香油加工的基础上,老郭把目光又瞄向了国际市场。

        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柏兰”

        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郭培正自然已“蓄谋”已久,在他看来“品牌是自己企业价值的体现,是广大消费者钟爱的‘民牌’,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牌’”。基于这种认识,郭培正始终将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公司先后成立了研发中心,建起了国内一流的理化指标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各类产品化验室,购进了粉制仪、粘度仪、蛋白仪等多种现代化检测检验设备,还相继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新产品30多种;与日本、韩国食品专家合作,开展检测项目200多个,使公司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始终处在国内食品行业前沿,为生产一流产品提供了可靠保证。

        办好实业惠泽邻里乡亲

        一向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他现如今已瞄准了更广阔的市场,他常说,打造百年基业,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他人生追求的目标。2009年10月28 日,柏兰食品有限公司在新疆成立了分公司,当问及他下一步的目标时,他说他希望做中国食品的排头兵。他注册成立了青岛中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上千家辣椒种植专业户和辣椒收购、加工企业加入了该组织,并且设计制作了自己的网站。

        在办好实业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直在帮助邻里乡亲、回报社会。郭培正帮助邻村100多户困难村民搞起了香油加工,并且全都走上了致富道路。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他又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表达一位农民儿子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同年11月又捐助20万元人民币在胶州市胶北镇建起了柏兰光彩小学一处。他说:每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都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都会激励他更加勤奋地工作,带领员工办好实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奉献。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2-05/2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