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银川市残联启动“百户千羊滚动工程”,致力于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养殖业,给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带来了一线曙光。
“镇上有位残疾人名叫杨普吉,没想到,这羊普及了,他还真就发了财!”在驱车前往永宁县闽宁镇的路上,闽宁镇残疾人专干老高笑呵呵地说。
贫困残疾人发“羊”财
5年前,杨普吉是闽宁镇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一家六口人都靠救济生活。买不起米面,每年秋天,杨普吉就将家里收获的玉米低价卖出去,再添钱买回玉米面糊口,最困难的时候,连玉米面、高粱米都是从邻居家借的。“三个娃娃要上学,我和老母亲都残疾,就老婆一个人能干重活,太穷了。”杨普吉说。
2005年,市、县两级残联给杨普吉送来了5只基础母羊,到年底就繁殖出10只羊羔。一只羊羔三四百元,当年,杨普吉仅卖羊就挣了两三千元,抵上过去两三年的收入。尝到养羊的甜头,第二年,杨普吉便自己贷款又买了10只羊。“自从养了羊,再也不怕吃不饱了,戴了多年的‘穷’帽子终于脱掉了。”说话间,杨普吉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如今,杨普及的羊群已经发展到40多只,每年都有上万元的“羊”收入,而他也从贫困户变身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当上了闽宁镇武河村10组组长。
李国洋、刘贵喜……据统计,“百户千羊滚动工程”开展以来,市、县两级残联已投资60万元,为闽宁镇19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基础母羊985只,年经济收入达到28.15万元,211名贫困残疾人像杨普吉一样发了“羊”财。
不送钱送致富路
“给钱,一下子就花完了,人还是穷的,送基础母羊,就是让贫困残疾人实现滚动发展、实现致富。”银川市残联副理事长马德东说:“农村残疾人学历低,就业路子窄,所以搞养殖业更适合。”
2005年,银川市残联将闽宁镇作为试点地区,尝试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养殖业。在两年时间内,市县两级残联先后筹集资金4万元,向 23户贫困残疾人发放115只基础母羊,受到了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欢迎。“送钱解一时之困,送基础母羊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条致富路。”杨普吉说。
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7年,银川市残联结合乡镇、村、民族、地域、农业结构等特点,正式启动“百户千羊滚动工程”,整乡整村推进,闽宁镇有幸成为第一个受益镇。记者了解到,闽宁镇为移民吊庄镇,在2.25万的总人口中,回族人口有1.69万,登记在册的各类残疾人有415人,其中相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有294户,占总残疾人家庭的80%,多靠救济和低保为生。
“回族喜食羊肉,在养殖牛羊方面,知识和技术也更加成熟,闽宁镇自开发建设以来,养殖业较其他地区发展迅速,到2009年,全镇牛存栏量 4125头,羊存栏量12075只,占农业比重的39%。”银川市残联教育就业科科长徐彩霞说,闽宁镇秸秆、饲料资源丰富,年均种植苜蓿、高粱等优质饲草的面积达3500亩,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为其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强大支持,也促使闽宁镇成为“百户千羊滚动工程”的第一站,“发放的基础母羊多为滩羊,有着繁殖率高、耐寒、死亡率低、易饲养且肉质好的特点,发展潜力巨大,相对于养牛,投入小,见效快。”
腰包鼓了 腰杆硬了
在闽宁镇境内有两处农贸市场,每月各有10个集市,赶集人员众多,也成了残疾人养羊户主要的销售渠道,集市上的牛羊市场交易兴旺,每个集日的羊只交易量都超过100只。销售渠道的畅通,让残疾人家庭养羊没了后顾之忧,腰包也鼓了起来。
“百户千羊滚动工程”的目的,在于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在初期挑选帮扶家庭时,条件也格外严格:领取基础母羊的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需不足650元。三年过去,受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已基本脱贫,户均年增收1500多元。
闽宁镇作为试点,并非是唯一的受益者,目前,银川市已为全市885户贫困残疾人发放纯种滩羊3110只,投入资金240.53万元,现已发展到6920只。除经济效益外,“百户千羊滚动工程”的实施也调动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强、自立意识,使其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潜能得以挖掘。“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富了,腰杆也硬了。”杨普吉摸着前几天刚花5000元买的摩托车说,村里有片荒地,他想带着村民们一起开发,规模化发展养殖业,“既然当上组长,就要带领组员致富嘛。”
据了解,继闽宁镇之后,明年,兴庆区月牙湖乡将成为银川市残联“百户千羊滚动工程”整村推进的第二个试点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