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孙自连:点亮农民工的“致富灯”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4-06  互联网

 


孙自连与来自家乡的农民工交谈

 

 3月11日,淮阳至广东东莞运送农民工的168专线客车上。

  车上的农民工又说又笑,围绕孙自连,一个个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女青年说:“现在外出打工真方便,人没出家门呢,孙自连就在东莞把工作给找好啦。”一个壮年男子接过话茬说:“是啊,面包车接到家门口,大巴车送咱到厂门口,孙自连为咱想得真周到。”车后的一个年轻人站起来大声说道:“孙自连做的好事多得很,可以写一本书,编一部戏。”

  孙自连是谁?就是淮阳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在他的努力下,前前后后有10万乡亲走上了外出打工致富的道路,被农民工兄弟亲切地称为“致富路上的一盏灯”。

  “安置办主任”

  孙自连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弟兄5个,他是老大。由于家境不好,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为了翻盖家里的破房子,他托朋友、求亲戚帮忙摔砖坯子。砖坯子摔好、晒干,眼瞅着要盖新房子时,一场突降的大雨把5万块砖坯子浇成了烂泥巴。

  一夜之间,孙自连变了一个人,绝望、失望、郁闷、心酸,一齐涌向心头。这一遭遇,改变了孙自连的人生轨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和痛苦折磨以后,1990年7月,孙自连只身到广东东莞闯荡。“我既然走出来,不干出个人样儿不回去。不管有多苦多累多艰难,我也要走下去。”

  经过艰难寻找,他先后在东莞两家鞋厂打工。对于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他倍加珍惜,努力工作,还时常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深得老板的赏识。他也成为企业里的班长、组长、主管,在东莞的老乡中开始小有名气。

  “成名”后的孙自连在家乡也成了“名人”。先是亲戚朋友,后是乡里乡亲,再后是十里八村,都来托他把孩子带到东莞去打工。孙自连尽自己的力量,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家是一家,经常介绍一些老乡到东莞打工。位于淮阳、西华、太康三县交界处的齐老乡杨楼行政村,群众想出去打工却找不到地方。孙自连的一个朋友找到他,希望他把村里的闲散劳力介绍出去打工。孙自连就试着在这个村设了一个劳务输出联系点,为群众提供各类打工信息服务,先后介绍该村1000人次到东莞打工,经他安置的农民工年平均纯收入约7800元。从此,孙自连更是名声大振,连与淮阳相邻的太康、西华、鹿邑、沈丘、川汇区,甚至商丘、开封的农民也都纷纷找到他,愿意加入他的打工队伍。

  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向传统、本分的父亲对他泼了冷水:“你自己打工我不反对,可是你介绍别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万一有啥闪失你要负法律责任的呀。”孙自连觉得父亲的提醒是对的,1994年,他主动到县劳动部门咨询有关政策,得到县里的大力支持。为便于孙自连开展工作,县劳动部门为他办理了劳务业务员证。2000年,他又被聘为淮阳县劳动局驻东莞办事处主任。

  从此,他开始名正言顺地做介绍农民工的工作。孙自连说:“输出、安置是一份比较繁琐、艰辛、责任重大的工作,要细心、谨慎、凭良心、争口碑。我必须努力做好每一次的安置服务,同时做好上次安置的跟踪服务,免去他们父母的牵挂。”为签订一家好的企业,他苦心孤诣、费尽周折。每逢农民工外出高峰期,他常常几天几夜连续工作,尽早将他们安置进厂,尽早得到人身安全保障。每当新的一批农民工来到,他就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教育,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和求救方法,并且将每个农民工都亲自送到厂里,给他们每人送一张自己的名片。西华县农民工韩伟告诉记者:“孙自连的名片就是我们的‘护身符’,有困难只要一打他的电话,他就随时帮我们解决困难。”一位农民工还称赞孙自连是农民工就业的“安置办主任”。

  据统计,孙自连从事劳务输出这项工作以来,输出、安置农民工10万人次,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县、市、地区的劳务输出。这些农民工年收入均在一万元以上。

  特殊的“日记本”

  孙自连很欣赏这样一句谚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把名声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努力为农民工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

  孙自连有一个特殊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他帮助过的有名字和没名字的人,还有捐给处于困境的农民工的钱数。这些农民工有的是个人在东莞遇到困难,向孙自连求助;有的是家中急需用钱向孙自连张口。孙自连身边的人员介绍,他借出的钱从300元到1000元不等,这些年来总有30多万元。孙自连从来没让这些人还过,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不会遇到点难处呀。”

  孙自连的合作好友老吴说,从组织劳务输出开始,孙自连的每年春节是这样过的:初一一大早,到各个村的联系点询问外出农民工的情况。初二根据农民工人数,及时与铁路部门联系票务,为农民工预付车票定金;与汽车客运站联系车辆。把即将输送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然后进行逐一细化,将有文化的没文化的、有技术的没技术的、年龄大的年龄小的等,进行量化细分,实行合理有序安置。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六,他分批把农民工输送到东莞。2009年农历正月初六,孙自连组织了2800多名农民工,外出庞大的队伍集合在周口火车站广场。市领导前往周口火车站慰问农民工,对孙自连为农民工热情服务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淮阳县农民王海中介绍说,他以前也在外打工多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厂子也没有挣到钱。后来听说孙自连的事儿,很受感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东莞找到孙自连,孙自连就把他安置到一家电子加工企业,月收入可以拿到1800元。

  如今,孙自连成了打工者的一个品牌,很多农民工都是冲着孙自连的名字才登上去东莞的列车的。太康县大许寨乡吴敬西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赵永成就是被孙自连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主动加入他的劳务输出网络,组织村里的农民工到东莞“淘金”。

  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孙自连想到周口农民工在南方这块土地上应该有个依靠的地方,在他的提议、倡导下,他与其他人一起,于1998年8月1日成立了周口客运驻东莞办事处,形成劳务输出一条龙跟踪服务。孙自连特意为这个客运线路取名为168专线,他说:“就是让乡亲们在打工的征途上一路发。”

  168专线固定面包车把农民工从家中接到汽车站,还在全县及周边地域设有30个接送网点,要求车乘人员对老人、小孩上下车要搀扶,路途上下车要点人数。如今,孙自连和他的朋友开辟的周口、淮阳至东莞168专线共有16部豪华大巴在运营,每年客流量达10万余人。

  维权“代言人”

  “有困难,找自连,找到自连事能办。拖欠工资他追回,利益损害他维权。”这是一位太康县的农民工写的一首赞扬孙自连的打油诗,这首诗也是对孙自连为农民工维权的真实写照。

  1998年,淮阳县一青年找工作时不幸被东莞市某鞋厂的大门挤死,该厂拒绝赔偿一切损失。孙自连得知后,把这个青年的父亲安排好吃住,然后找到该厂老板,据理力争:“只要你伤害农民工的利益,我就坚决把这事儿管到底。”随后,孙自连帮助这个青年的父亲把该厂告上法庭,得到4万元赔付。这个青年的父亲从兜里掏出2000元作为酬谢。孙自连说:“帮助你是因为我同情家乡人的遭遇。收你一分钱,我就不叫孙自连。”事情尽管过去10多年,这个青年的父亲至今提起来仍难以忘记:“俺这辈子也经历了不少事,像孙自连这样的好人真少见。一没亲,二没故,他待俺像亲人一样。”

  孙自连就是这样,为农民工排忧解难是义务的,帮农民工维权是无偿的,有时甚至是要拿自己的钱为农民工办事的。为了维权,孙自连经常研究法律,从电视、报纸上了解一些案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律通”。许多农民工称赞他是“农民工维权的‘业余律师’”。

  2003年6月,东莞市某电机厂因货源不足,无故解雇经孙自连安置的200名农民工。孙自连闻讯,立即与当地劳动部门结合,为农民工争取劳动保障。经过艰难的交涉,该厂为这200名农民工补发了两个月的工资,共计40万元。

  据统计,这些年来,孙自连为农民工维权30多次,涉及80多人次,为他们赢得了应有的尊严。孙自连帮农民工维权的义举,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去年1月,他被周口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聘为驻东莞维权办事处主任。孙自连专门注册成立了集招收、培训、派遣、维权于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周口市大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形成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对接和互补,更好地为家乡外出务工人员提供高效、快捷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为父老乡亲办点事

  在他乡漂泊的日子里,孙自连一直怀揣着梦想,那就是一人富不算富,要让家乡的群众通过努力富裕起来。

  孙自连一直鼓励取得成功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办企业,吸收那些不能外出打工的乡亲在家门口做工挣钱。1996年,淮阳县农民尚玉宝经孙自连联系在东莞市一家鞋厂打工。得知尚玉宝已经掌握了制鞋技术后,孙自连鼓励他回乡创业。2004年,尚玉宝回到家乡,在县城办了一个小型制鞋厂,吸收了60多名工人。孙自连一边为他筹措资金,一边为他联系订单。如今,尚玉宝的制鞋厂办得红红火火。

  孙自连通过认真的调查了解到,周口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域足有70万人,从事行业多种多样,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带着资金、技术回到家乡投资办厂,很多农民会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想。

  李艳云曾在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其间厂里拖欠工资,孙自连帮助她维权,让她取得应有的报酬。然后,孙自连又帮她调剂新的工厂。后来,她毅然回到家乡办起了鸡场,年收入40多万元。

  为家乡做点事,为父老乡亲办点事,这是漂泊在外的孙自连最大的愿望。每当新的一批周口农民工到东莞的时候,他总是亲自迎接,帮他们拎包裹,为他们擦汗。“真是看见乡亲格外亲啊!” 孙自连动情地说:“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是属于外面的。真正牵挂的还是家乡啊!我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本报记者 张 靖 本报通讯员 孙 智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4-06/2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