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十二五”成就看陕西安康:特色农业打开致富门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2-03  互联网

 

“十二五”成就看陕西安康:特色农业打开致富门

发展林下经济让安康市农民人均增收四千多元。

  今年65岁的周先德,是安康市岚皋县大道河镇柑橘种植大户之一。“我一棵老橘树挂果300多斤,能卖1000多元。”老周指着门前几株枝繁叶茂的橘树说。“十二五”期间,安康市通过发展山林经济、富硒农产品、品牌农业等措施,让像老周这样的农民比“十一五”末人均增收4411元。

  就地取材 发展山林经济

  安康有着占有国土面积81.6%的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近65%。怎么用好这些山林,怎么让群众靠山林致富,安康选择了山林经济这条路子。

  2015年7月,岚皋县荣获“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除了像老周这样种果树的林下种植业,岚皋县的林下养殖业也发展的“欣欣向荣”。家住岚皋县滔河镇葵花村的大学生黄超,毕业后在上海务工攒了一些钱,在瞅准山林经济的商机后,回乡办起了土鸡养殖场。如今,成立了家庭农场和生态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牵线流转300亩林地,年出售土鸡5余万只,利润200余万元,带动周边20余户林下养鸡。

  对于发展山林经济,安康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斌介绍,安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意见》、《安康市山林经济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意见和规划,“十二五”末,安康市已经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710万亩,其中核桃130多万亩,培育岚皋县、宁陕县两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规模分别达到106万亩和1290万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2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初步形成了林药、林芋、林驯、林游等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安康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30多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000元。

种茶成为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茶成为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转土地 发展规模农业

  在安康提到种植业,肯定少不了茶树的身影。岚皋县大道河镇地广人稀,土壤含硒量较高。如何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该镇进行了长久探索和实践。2014年,该镇摇风店村一处六十年代种植的1000余亩野生茶,被纳入全镇产业规划范围。打造富硒野生茶的思路得到镇党委班子赞同。

  统一思想后,该镇立即鼓励农户种植茶树,通过镇政府无偿提供茶苗、安排农技干部讲解技术、免费发放专业读本等方式,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同时,该镇从四川引进中泰农业公司,采取公司+支部+农户的方式规模发展。

  这几天,岚皋县大道河镇茶农村余方秀分外高兴,她将14亩地流转给中泰农业公司,不仅领到3000余元流转费,公司还表态茶叶收益也归她所有。“这是在捡钱!”余方秀说。

  “我们采取谁的茶园谁务工的方式管理。”中泰公司总经理万华刚说,土地流转、茶农务工、卖茶,这是茶农的三大收入,预计一亩地收益5000余元。

  如今,大道河镇引进茶产业公司1家,建立富硒产业示范园1个,打造茶叶基地5个,栽植茶苗220万株,改造和栽植1700亩,“富硒野生茶”逐渐声名鹊起。

安康借助展会、推介会等形式创造农业名优品牌。

安康借助展会、推介会等形式创造农业名优品牌。

  创建品牌 走名优农业之路

  “十二五”期间,安康共建成茶叶标准化示范园52个,茶园面积发展到69.2万亩,较“十一五”增长82.1%,预计2015年底,安康市茶叶产量2.14万吨,较“十一五”增长2.7倍。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安康市也认识到,现代农业的关键不在量而在质上,严把质量关,创建品牌,是安康“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先后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岚皋魔芋、镇坪腊肉、白河木瓜、宁陕食用菌、镇坪黄连等一批富硒产品生产基地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识登记保护。

  通过发展山林经济,发展富硒产业及品牌,安康市农业发展成绩斐然。安康市农业局副局长郭达彦说表示,预计2015年安康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94.53亿元,较“十一五”末净增150.62亿元,增长204.67%。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2-03/25248.html